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图书馆人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对图书馆而言, 就是要以服务至上,读者第一为宗旨, 一切工作都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如果失去了读者,那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图书馆的中心工作说到底就是读者工作。所谓读者工作就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与图书馆员角色及服务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其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提出了定位图书馆员角色要以馆员为本.建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要以读者为本,最后强调了图书馆工作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与图书馆服务及管理创新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图书馆活动中的“人”,提出了图书馆服务要以读者为本和图书馆管理要以馆员为本的观点,最后强调了用以人为本创新服务与管理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读图书馆"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喜保 《图书馆》2007,(4):43-45
“以人为本”内涵是爱护人,属于价值理性。它来源于马克思实践的人本主义理论。图书馆的人文资源、“读者为本”的工作宗旨、服务读者的时代伦理要求,代表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5.
也谈图书馆建设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为了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在服务方面要以读者为本、在管理方面要以工作人员为本。结论:坚持以人为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一定能使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类图书馆的认可,首先是其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的工作是以读者为轴心,一旦失去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现代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实施这些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馆员。  相似文献   

7.
提升图书馆形象,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为读者着想,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和环境上,其次体现在管理规章制度上,更重要体现在提高服务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方面要以读者为中心,实施个性化服务;在管理方面应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管理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文章简述了图书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从“以读者为本”和“以图书馆员为本”两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方面要以读者为中心,实施个性化服务;在管理方面应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黎洁华  刘彦 《图书馆论坛》2006,26(2):56-58,77
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去,是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就是要培养人、善用人、造福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以人为本"误解举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图书馆界还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甚至误读.主要表现在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人与管理、人与书的关系的误解.以人为本不是图书馆的核心理念,也不能把以人为本看作最高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以"读者满意"为目标构建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读者满意"是图书馆服务的目标,图书馆要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运行机制。遵循服务运行机制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包括需要表达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协调与监督机制、绩效测评与补救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的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图书馆职能的实现,只能通过读者来体现,失去了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如何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落实到图书馆日常服务的行动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图书馆中,存在着各种社会公共关系,其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最经常、最活跃、最为重要的。一旦失去了读者,馆员便成了盲人的蜡烛,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因此,图书馆工作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了解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要素,正确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其它方面的关系,无论是图书馆内部之间,或与社区、与新闻界之间的关系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争取读者、吸引读者和建立良好的读者关系而服务的。那么,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服务性,决定了馆员是为读者服务的。在商业系统“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同样,“读者至上”就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一切工作都要体现读者第一,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读者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要明确“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宗旨,要以人格的魅力,满意的服务来影响读者。同时要有计划地帮助教育者理解支持图书馆的工作,提高大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以便促进图书馆和大学生读者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以人为本"内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白君礼  鞠建伟 《图书馆》2006,(2):19-21,25
“以人为本”中的“人”分别是读者、馆员和一切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机构,是当代人和未来人的总体,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在图书馆管理中,应以个体馆员为主体。在图书馆宏观规划和读者服务中,应以群体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加强以使用、具体界定。  相似文献   

18.
"为读者服务"这一图书馆的永恒主题,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传统图书馆服务将如何向纵深发展,形成崭新的"为读者服务"理念,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思考。除了原有的"以人为本""充分服务"的原则外,概述了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并以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为核心,将"为读者服务"这一理念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运用于图书馆领域,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那就是确立人力资源为第一位资源的观念,调动馆员和读者的积极性,满足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一切需求以及事业的发展,旨在惠及读者和馆员。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服务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不仅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也是图书馆工作中应当切实贯彻的重要原则。对于图书馆管理而言,首先要做到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次要做到以作者为本,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最后要以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本,在制度上实现对管理人员的关怀、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