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水三阳川的卦台山是伏羲"仰观俯察"观察天象画卦和创造原始易学的历史缩影。由于后人的不断附会,卦台山被人格化,河水被赋予了生命,三阳川卦台山下的二十四个村庄也被喻为二十四节气,从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原始天象(文)图。《周易》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在天水时空上的重合,表明《易·系辞下》记载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画八卦的描述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历史因子和口传史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伏羲"始作八卦"是中国文明史上意义重大的一件事,它以神话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后来又有历史文献的记载.从渭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能够证明伏羲作八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信的.八卦是符号系统,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整体思维. "始作八卦"同时是文字创造的开端.源远流长的周易文化来源于伏羲八卦,而伏羲八卦又意味着中国文字的创造,伏羲作为中国的"人文始祖".其地位应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黄河文化的生殖崇拜现象是中华原始文明出现的前兆。"原始阴阳观"出现于普遍"生殖崇拜"的原始社会,是易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伏羲易思想源于"原始生殖崇拜";所以,伏羲有"春神"和"一画开天"之誉。  相似文献   

4.
周,朝代名;《易》书名。《易》本是卜筮之书。这里,简约叙述一下《周易》的来源及其基本内容,好说明《周易》与数学这个《易》学的一个侧面。 传说伏羲氏观鸟兽文章与“河图、洛书”。取而象之,乃作八卦。八卦是文字之始,八种符号,即(?)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这八种符号  相似文献   

5.
《周易》所体现的哲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精神。《周易》六十四卦中有许多卦或明显或含蓄或全面或从某一爻体现了一种积极的“退”的哲学精神,比如用九、遁卦、谦卦,以及《需》卦、《讼》卦、《师》卦、《否》卦等卦中的某一爻。周易中一些卦的卦序安排也体现了一种“退”的思想。“退”的涵义丰富,《周易》阐述得详细而全面。  相似文献   

6.
<周易>象数学是研究八卦、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用以占筮天象吉凶,人事休咎之学.历来被人们视为象数中暗藏玄机,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问.当代尚秉和先生,精研易象,摈斥用易象卜筮吉凶之虚伪,深掘易象内涵唯物辩证法, "假象喻义"之精义,援"天地间公例、公理",举出义理、哲言,对人示警、劝戒,使人们能"居易俟命" (遵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 "与时偕行" (跟随自然、社会发展变化而行动).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要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特征,必须研究《周易》。历代学者都为《周易》作注释、解读,五四后特别是近年注译和硏究著作形成热潮。除算卦和应用、演绎之类以外,这些著作都属注译类,力求还原《周易》原貌,讲出其真思想、真精神。但要进一步推进《周易》的研究,需要对注译类的范型做一剖析、检讨,评论其得失,并提出新的研究和注译方法。《周易》许多卦是有主旨或中心的,必须把握卦的主旨和义理,才能对卦、爻辞有恰当的了解;而在揭示卦的主旨和精神方面,《大象》是最值得重视的。研究和注释《周易》,应以《大象》为启示,将卦、爻辞的义理意象注解出来,既扬弃王弼的方法,也扬弃高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论证"龟甲九宫"与"八卦图"组成"九宫八卦图",进而揭示出"八卦相重(八乘八)成六十四卦"的生成原理,纠正了《易》学界流传至今的宋代邵雍、朱熹所谓"八卦变十六卦变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证"龟甲九宫"与"八卦图"组成"九宫八卦图",进而揭示出"八卦相重(八乘八)成六十四卦"的生成原理,纠正了《易》学界流传至今的宋代邵雍、朱熹所谓"八卦变十六卦变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10.
《桃花扇》的构思受到《周易》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从孔尚任特意写成的《桃花扇纲领》的表白中就可以看出。但鲜有论者对此给予充分重视,甚至不以为然。从《周易》的假象见义、"中正"思想、名小旨大、审微思想、阴阳对举等五个方面分别考察《桃花扇》的人物设置、道德评价、不奇而奇的构思、强烈的忧患意识、独创的天然对待法的影响,可揭示孔尚任借阐发《周易》之义理达到"有益于经济,有益于人心"的用世苦心。  相似文献   

11.
《周易》较早提出了"一阳一阴谓之道"的著名论题,这是对《周易》这本古经中包含的阴阳哲学的高度概括,而《周易》中的婚姻思想,即是以乾坤交泰,阴阳二气相感为基础,但又参考了许多因素,比如说年龄等因素,并非止于身体本能之欲望,本文以《周易》中说阐述阴阳相辅相成思想为切入点和基础,简要分析了《周易》中体现的求婚、订亲、迎亲等场景,此外还分析了对偶婚、抢夺婚和姊妹共夫等婚姻风俗现象。  相似文献   

12.
春节前在岐城街上一个卖春联摊上见到这样一副春联:“松竹梅三阳开泰,天地人四海皆春”。看来这副春联的作者对三阳开泰这个词组的含意可能有所误解。笔者由此想到《周易》的12辟卦,进而联想到12辟卦的科学性。下面试详述之。不确之处,望能得到方家的指正。 历法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转为依据制定的。阳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古今人类一直期盼的美好社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伏羲八卦符号是在“卦爻象”的基础上构筑的感性时空系统,它的包容性有着“弥纶天地之道”的生命力,是“合天人、通物我”的“生生”之象,它立足于“人于天地相参”,以效法天地变化规律为准绳,推天道明人事,奉天人同构为最高追求,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源头。太极图体现了“中华和谐第一图”的美学效果和现实社会价值。伏羲文明是和谐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周易》古经有两个难解之谜:一个是《周易》古经的卦序(今本卦序)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它要表达什么思想?另一个是《周易》古经卦爻辞是如何编纂出来的,六十四卦卦爻辞究竟在讲些什么?可以说.这两个问题最少困扰了人们两千余年.因为至少从汉代起人们对这两个问题就已不甚了了。汉代易学家尽管坚持了以象解《易》的思路,但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仍然非常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之根,中华传统武术是由伏羲始画八卦等发明创造演化而来的。伏羲处在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传统武术也应诞生此时。伏羲出生和活动是个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中华传统武术的诞生和传播也当是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伏羲文化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拓宽了伏羲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周易》作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有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要坚持"损益之道",追求阴阳平衡,一方面要"惩忿窒欲",另一方面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具体来讲,一是要养身,即"慎言语,节饮食";二是要养心,即"惩忿窒欲",心平气和;三是要养德,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仁者寿".这些思想对今天的人们养生或对建设健康中国来讲,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门棒喝》说:"是以《易》之言,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的圭臬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诸如饮食养生、补益养生、时间养生和预防养生等。《颐》卦提出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养正则吉,要节制饮食。《周易》提出同气相求的道理,启示我们可以取同一类的卦象事物(如饮食、运动等)来补益我们的身体。时间养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预防养生要做到谨慎小心,要防微杜渐。学习和实践这些思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周易》卦辞“元亨利贞”有四字分读与两两合读的注疏与理解。两两合读以朱熹的发难为代表,是一种符合《周易》卦、爻辞用词实际的读解  相似文献   

19.
《周易》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的语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献语言,它是用来解释处在特定位置所形成的象的意义和作用的。从64卦的《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着眼,可见词存古义、形象诡谲,言简意赅是其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鄙人读的有关《周易》的这本书是周振甫译注的《周易译注》。关于《周易》名称的含义,周振甫先生研究,赞同"《周易》之周是代名"之说,即西周朝代。赞同"易的取名本于变易"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