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5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另外,我国18—70周岁网民中有66.3%表示上网从事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除网上阅读新闻外,还有15.4%的网民上网搜索图书信息。巨大的网民基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的传播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早年的互联网上的这句名言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中国互联网网民中飞速发展.也许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人肉搜索"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的飞快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道德"的日渐下降,也是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之一。网络中的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宣泄不满,发表言论,其中也不乏一些人使用过激的语句和行为。自"人肉搜索"出现至今,引发了很多"网络暴力"行为。本文通过"人肉搜索"的利弊分析,网民心理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控制"网络暴力"的方法和措施。从网站和社会对"人肉搜索"的引导和利用,到网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给"网络暴力"问题带来新的出路。使"人肉搜索"在一个健康的态势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1,(5):20-20
过去十多年当中,搜索技术本身已陷于停滞,搜索核心产品的性能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在此期间,网民结构和上网习惯却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用户的耐心不如以前,用于搜索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搜索引擎仍要求用户自己去打开一大堆网络链接,然后从中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此外,越来越多的网民是通过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这就需要搜索引擎向这些用户提供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搜索体验。  相似文献   

5.
早年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网民中飞速发展,这句名言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人肉搜索”是一种深层的、真实的、高效率的搜索方式,“网络天下之力,穷尽天下之事,探寻事实真相”是今后“人肉搜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意义]近年来,移动搜索行为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用户在移动搜索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后续行为,对移动搜索后续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移动搜索意图、挖掘移动搜索行为特征。[方法 /过程]基于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视角,通过一次真实场景下的用户实验,结合用户手机交互日志数据与结构化日志数据,分析用户在移动搜索会话中的后续行为特征。[结果 /结论 ]在移动搜索中,移动搜索引发的后续行为主要包括持续搜索、信息分享、网络购物、通话服务、出行导航,其中以持续搜索、信息分享为主;移动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与不同类型后续行为之间的关联存在差异;在APP使用路径方面,用户在后续行为中的APP使用路径较为复杂,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性。  相似文献   

7.
进入法律视野内的"人肉搜索"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 《新闻窗》2010,(4):86-87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一般是指将Google、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与人工引擎相结合,通过充分动员广大网民的力量,集中网民注意力.在网络上搜索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的信息和资料,确定被搜索对象的真实身份,并将其暴露于互联网世界之中的一种超强的搜索手段。  相似文献   

8.
Google给图书馆带来的十大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彦 《图书馆杂志》2005,24(10):62-63
在近两年中,Google兼并了从事博客软件研制等一批高新技术公司,同时还向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投资。这些变动给图书馆发出了某种警示,甚至可以看到Google对图书馆和图书馆职业造成的威胁。Google在信息搜索用户心目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广告商,Google是发布和传播广告的理想场所,消费群体的购买习惯正在逐步改变,他们正在逐步适应网络购物和交付方式。网络用户有使用BBS、网志以及社会性软件的偏好,Google就提供给用户相当先进的社会网络工具,如Blogger Google Groups和the new Orkut beta。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对于人肉搜索应该不断进行规范和引导,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加强网络立法,依法治网,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从而使人肉搜索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建青 《中国出版》2012,(11):46-49
影视产业的发展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影视内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网络视频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呈上扬态势,提升至63.4%,其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占22.5%。网络视频节目来源主要有原创和集成两条渠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2,(24):77
微博聚集大量用户,凭借用户发表、评论、分享的优势,已经成为互联网主要的信息源之一。8月6日上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微博用户在微博上搜索过信息。其中,有28%的微博搜索用户每天都在微博上搜索。在微博搜索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网民中网络购物行为已经非常普及,但不同性别、学历、职业、收入水平的人群在网络购物上的参与度、消费结构存在诸多差异。研究着重从网络购物的个人主体--网民出发,基于大规模在线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参与网络购物的网民特征、网民网络购物的结构以及网民所认为的网络购物的优势与隐患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很多人把它误会成单纯的“寻人”机制,而实际上“人肉”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更多时候代表着依托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要寻找的目标。它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间人、人碰人、人挤人、  相似文献   

14.
吴丹琦 《视听纵横》2010,(5):99-101
“人肉搜索”是近几年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新型搜索方式,主要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及网民大规模参与等手段来搜索和共享特定信息的网络活动。“人肉搜索”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网民在网络时代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和信息传播权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在网络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用户移动搜索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搜索日趋普遍,搜索策略成为用户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用户搜索策略研究包含查询式和搜索会话的统计分析,以及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搜索情境来分析原因。本研究通过非受控实验的方式,对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查询式构造、搜索会话中的查询式及搜索会话的其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移动环境下大学生用户习惯使用多种语言组配进行搜索;搜索信息的主题类型存在聚焦现象;移动搜索更加便捷,大学生用户通过更短的查询式、搜索会话便可满足其信息需求;大学生用户会通过多种策略,在手机上执行较为复杂的搜索任务;其搜索活动会引发其他后续活动。研究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搜索策略,可了解其搜索行为特征,有助于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更符合其搜索习惯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提高搜索效率。图11。表5。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6.
网络"人肉搜索"的发起,源于网民对道德的捍卫、对真相的追求。但目前在互联网上它更多的演变为一种非理性"惩恶"式的网络暴力,引发全社会的忧虑和争议。如何规避网络"人肉搜索"向网络暴力的演变,除了加强法律监管,更重要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自我净化功能,同时用权变思维发挥"人肉搜索"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调查健康焦虑人群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水平与特征,探讨健康焦虑对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方法/过程]2021年1月30日至2月12日,通过方便抽样向长沙市居民发放788份匿名问卷,使用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量表(OHIB)、无法容忍不确定性量表(IUS)和健康焦虑量表(SHAI)等收集用户信息,最终获得有效问卷699份,回收率为88.7%。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结果/结论]本研究中(1)健康焦虑用户的SHAI得分为22.94±6.99分,搜索行为得分为3.25±0.80分。(2)健康焦虑用户OHIB得分与HA总得分及患病可能性、负面结果维度得分(r=0.117-0.184,P<0.05)存在正相关关系。(3)健康焦虑在搜索行为(搜索情景、动机、频率、搜索信息类型、搜索疾病类型、搜索平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IU在健康焦虑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1)不同健康焦虑水平的搜索行为偏好不同,健康焦虑水平越高的用户,...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文献中的原始内容进行编码分析,探讨多设备环境下网络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用户搜索活动跨越不同类型的设备成为一种趋势;用户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受搜索内容、时间、地点、设备种类等因素交叉影响;用户搜索数据的共享能够支持用户的搜索活动在不同设备间转移。针对现有研究的一些问题,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深化理论研究,构建相关的搜索行为模型;选择更多的设备类型;收集更多类型的用户数据;在数据描述基础上,探讨深层原因,分析用户行为的个性化差异;开发多设备环境下支持跨设备搜索的系统、应用等。图3。表15。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搜索日趋普遍和手机应用(APP)数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用户移动搜索行为与APP交互之间的关联,可以掌握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搜索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搜索服务。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15天的手机日志挖掘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移动搜索会话、查询式与APP交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搜索时间、搜索主题与APP类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移动搜索会话中,会较多地发生与其他APP的交互,其搜索途径更加丰富,查询式提交过程中的跨应用特征较为明显;大学生使用不同APP以及搜索不同主题信息时,搜索持续时长存在差异;大学生搜索参考类、购物类等信息时会偏向使用垂直类搜索引擎,而使用浏览与搜索类APP和社交类APP时,搜索主题十分广泛;大学生对同一主题类型信息的搜索,搜索时间不同也会影响APP的使用类型。图7。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20.
梁春艳 《新闻世界》2013,(4):159-16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数量成倍的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暴力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解决好网络暴力问题,既关系到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稳定。陈凯歌为观众奉上了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搜索》,讲述被查出癌症晚期的都市白领叶蓝秋,因情绪低落在公车上没有为一位老人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命运,这场“蝴蝶风暴”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暴力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