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采取"明智的偷懒",其实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实现从"教"到"不教"的飞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倾听学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基质性要素.但在传统教学中,要么忽视"人"的存在,要么将学生作为"抽象的人".只有从"抽象学生"走向"具体个人",教师才有可能从具体的、有着丰富个性与体验的生命体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学生状态的分析,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真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问题导学"就像兴奋剂,活跃了学生,灵动了课堂.问题导学中,强调课前预习,让学生从"无准备"走向"有准备";强调自主合作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接受";强调高效课堂,时间分配从"教师为主"走向"学生为主"等.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繁"中求"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或答疑时,往往很"高明"地判断出:这个方法"很繁"或"行不通",然后信心十足地向学生展示巧妙或简捷的解法,轻而易举地将学生从"迷路"上"引导"出来.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在"数学学科教法"的教学中该"粗"的地方,"点拨"为主,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掌握、充实、提高;该"细"的地方,"讲、示、评、练"为主,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该"粗"、"细"交替的地方,通过"说课"、"微格教学"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8.
抓好"四入"环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是实现该课程育人目的的前提条件.为此,要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度,引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吸引学生"入座";加强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入耳";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身困惑为导入点,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吸引学生"入脑";丰富教学辅助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引导知行统一,吸引学生"入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因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不少数学教师教学时感到自己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就是数学教师关注知识的"教"多了点,而关注学生的"学"少了点.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为学生创设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呢?笔者做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谓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所以数学课堂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既要学会引导"到位",达到"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的效果,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探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之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性别和个性特征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学习成绩都对学生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实验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所需求的鼓励和提醒与教师常采用的赞扬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阻碍师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护师生心理健康,笔者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自编的大学生外语学习认识问卷对8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了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认识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外语学习认识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外语学习认识普遍强于男生.2)大学生外语学习认识在外语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已过级者强于未过级者.3)大学生外语学习认识存在年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四年级,三年级高于四年级,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美的境界,从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等基本特性的师生关系。审美型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并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立美——为学生创设一种审美环境和审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两方面构建审美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业失败归因的反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归因反应模式测验,以33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探讨中小学教师对不同类型学生考试失败的归因,所引发的不同生气反应、奖惩以及对学生未来失败可能性的预测。结果发现高能力、低努力、无学习困难三类学生的考试失败会引发中小学教师较强的生气反应、较低的奖励;教师认为高能力学生比低能力学生在未来考试失败的可能性更小。小学教师主要基于学生是否努力,对其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反应,而中学教师主要基于学生能力高低对其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反应。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初一至初三年级197名问题学生和136名普通学生为对象,对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除初三学生外一般比普通学生低,这与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初三显著降低有关;(2)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或年龄差异,而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和年龄效应;(3)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与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而问题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提示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变单一的量化评价要素为综合多样化的评价要素;变单一试卷考核形式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考核;变单一的百分制量化为等级制量化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家长、教师多方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以SOLO分类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京莉 《教育学报》2005,1(4):41-45
以SOLO分类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将教育目标表述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以测验的方式了解学生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认知发展水平。它不局限于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类型,而是重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质量。SOLO分类用结构特征解释学生对问题的五种结构反应,通过学生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帮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他们自身的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可以视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绪状态的基础,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学生良好自我感受的源泉,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适应不良。对学业适应不良的指导重在通过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对同伴关系适应不良的指导重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气氛,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而建立安全的校园环境则可以减少欺侮行为。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必须要研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策略。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习主体的自觉性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要讲求师生交往艺术 ,激活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不断增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的15条原则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与逐渐流行,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的科学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科学知识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应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视学生为科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承认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经验,在情境中建构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发问,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建构知识;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反省,学会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认知工具与策略;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