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和学校教育强化了茅盾童年时期思维功能优先发展的倾向;青年后期七八年间的从政经历,使他形成了浓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它们依托于理论思维,无形中造成了对主体情感功能的压抑,导致了作家艺术心理与政治心理的冲突;对社会政治求“大”与“全”的视角,在“时效性”的驱赶下变文学的“时代性”为“时事性”,社会运动方面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人物阶级性的高度注意等原因,导致了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斜。  相似文献   

2.
鲁迅杂文的独特风貌,鲁迅杂文对于艺术本质的独特体现,以及所谓的“鲁迅笔法”,都与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都以后者为深层原因。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是异常清醒、异常自觉的革命家,又是通晓多种艺术形式,具备多方面艺术天才的作家。这种情况,使他审美心理诸要素:——感知、情感、想象、理解、意志之间产生了复杂微妙的关系,出现了在高层次和整体水平上的相互同化和顺应。杂文创作所表现的鲁迅审美心理,其中心点和基点是理性的深刻和强大。鲁迅的审美心理结构,以理性思考(即“理解”)为根基和导引,感知、想象、情感和意志等要素被它有力地改造和渗透。  相似文献   

3.
柳青研究过心理学,他在《创业史》中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归纳起来,有“全视点”心理叙述法,单视点心理描写法,多视点心理透视法;有对人物的深层心理揭示法等。它在继承我国古典小说民族传统和借鉴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如果称赞柳青是“陕西农民心理学家”,并不过誉。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被称为“活教育学” ,在教师管理上运用民主平等、用人育人的情感管理艺术 ;在学生管理上运用了解尊重、关怀善诱的情感管理艺术 ;在环境管理上运用外近自然、内融情感的环境管理艺术。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管理艺术 ,可为今天的学校管理者一参省。  相似文献   

5.
情感与歌唱在时间过程中是极为相似的心理图式和心理行为,形成“同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情感既是歌唱的起点,又是歌唱的终点。“起点”即歌唱前要有充分的情感前准备,“终点”即歌唱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的传达、表现歌曲情感。歌唱不是为了炫技,歌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前提,为正确表达歌曲思想情感服务。  相似文献   

6.
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与《天堂与地狱的婚礼》这两部诗歌的跨媒介叙事主要以文字与图像作为其想象力的载体,反映了人的心理与图像意识,而他诗人/画家的双重身份对读者/观者的艺术欣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他的图画式重复原则通过“感官字母”与“斜体书法”等手法对诗歌进行视觉空间化处理,揭示了这两部诗歌中文字与图像所叙述的内部对立与融合等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7.
对形式美,西方艺术强调的是与客观自然的相似,中国艺术则强调艺术家情感的真诚以及艺术描写对象与人的情感相符。在对待自然上,中西方都有“以自然为师”说,但西方人持科学态度,冷静观察,强调如实摹仿再现;中国人则讲体认,妙悟自然,主客同一,物我一体,形似退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下半叶,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丰富传统,把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他的音乐充满着戏剧性,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反映深刻的社会现象。他个性鲜明的艺术创作风格,对歌剧演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始终坚持着音乐要为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进而为表现戏剧内容服务的艺术观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给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上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给美声唱法的演唱注入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自然诗人,是英国浪漫诗歌理论的奠基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主张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创作是“平静中回忆起的情感”;“沉思”是诗歌创作有理性的控制;“合情合理”是诗的最高标准。本文通过其人其诗,来阐述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金庸是当代武侠小说的艺术大师。他的武侠小说背叛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男女授亲不亲”,继承了“侠义”;以平常的笔触描写民族战争;以民为本;用“帮派”之争映照社会。具有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谈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主体(观众、读者)对欣赏对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由浅入深,情理结合,得到审美愉悦和陶冶。如果说艺术创造是由“面”到“点”、由“多”到“一”,把无穷之意概括在有尽之言中,那么艺术欣赏则通过欣赏者“再创造”和“再评价”,做到由“一”见“多”,由“点”及“面”,由有尽之言领悟无穷之意,并且使艺术创造不断发展和完成。艺术欣赏既有愉耳、悦目的美的感受,又有陶情养志的情感的感动和意志的激发,还有赏心、怡神的理智的满足。艺术欣赏既是共鸣又是观赏,在共鸣中,更多的是情感活动;在观赏中,更多的是理智活动。艺术欣赏必须达到共鸣与观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多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评价、创作心理、欣赏习惯及文学史观的角度来看 ,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其艺术魅力的生成中起着动力和源泉作用的是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3.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及作用“情感”在《词海》中注释为: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为转移的.情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司汤达笔下的于连是“心理力学”的典型。于连内心存在雄心和野心两种力量的冲突。事业上 ,野心促使他不择手段向上爬 ,而雄心最终将他的精神升华为英雄。情感上 ,雄心和野心吸引了两位杰出的女性。他性格力的强大 ,受到所有人的“关注” ,达到整体力量的平衡 ,而《红与黑》为达到力的效果 ,采取了纵向单轨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成仿吾是现代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与他艺术派的立场相一致,他主张文学是“表现”而非“再现”,提出文学批评应有“同情”与“超越”。从具体的批评实践看,他的“同情”显然更在他的同志一边,而他的“超越”一方面凸显他的独特,但又时显偏激与片面,造成某种倾斜。这一切又与他峻急的性格和“超越”的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边塞诗写得好,而且送别诗也写得非常出色。选取恰当的意象抒发情感,是他送别诗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他诗歌中的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继承,但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善于把多种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还善于创设出许多新的意象,并在这些意象中附着了自己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用比喻抒怀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发离情别绪,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作为边塞诗人,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豪迈、旷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李娟 《职大学报》2013,(2):58-60
这首歌词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反映出浓烈的寻根心理。结构、内容、情感和曲调都离不开"三",使文学和艺术元素整齐而又有变化;修辞与故事性结合,充满逻辑性。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遇唐明皇”事,史料来源欠真实,发生的地点欠真实,同时也不符合孟浩然的思想性格,因此是不可信的。说孟浩然“好乐忘名”,也是不符合孟浩然的思想实际的,孟浩然之所以不赴韩朝宗约,主要是因为他对韩朝宗之荐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9.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  相似文献   

20.
理解好、处理好“情感”与“技巧”的关系是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为艺术为爱情》这首咏叹调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扎实的演唱技巧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情感抒发,真实的情感表达可以促使技巧更好地发挥从而打动欣赏者。二者结合,才能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