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均田制从北魏到唐朝历时近三百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均田制的研究持续不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最近二十多年来均田制的产生、发展、施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存在着封建土地国有制(以下简称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以下简称大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唐代前期,继北魏、北齐、北周和隋朝之后,仍然推行均田制,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但对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和性质,即诸如均田制的范围是否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社会耕地;均田制是否否定了社会上私有土地的存在;国家各类受田的性质;均田制下  相似文献   

3.
经济环境与均田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田制是古代一项名制度。史界对它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均田制所包括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办法、均田制和租调、徭役制的关系等方面,至于其管理功能前后的变化谈论甚少。实际上,经济环境的变化才是均田制产生和变化的决定性条件,把均田制置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基点上,通过对其管理功能的动态性考察,才能揭示其制度实质,弥补史界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北魏中叶到唐代中叶的二百六、七十年之间,作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的均田制的推行,应当说是我国中世纪史上的一件大事了。对于这件大事,二十多年前,国内史学界已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还仅仅是开始,许多问题,有待继续思考,继续探讨,继续深化。比如均田制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什么?是村社所有制?还是平均授田制?产生了,又为什么几次瓦解,几次恢复?到了开元天宝之际,又为什么彻底瓦解?这些问题,不但和均田制的实质,均田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北魏的均田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北魏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均田制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部分讨论了北魏均田制的实施情况。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北魏均田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它是对前朝田制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的田制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赋役制度。三者的实施在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同时三者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着继承性,因此在命题上有深度可挖。下面,本文拟从产生、内容、意义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对三者略做简要的叙述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有所帮助。两税法,是唐代后期的赋役制度。唐初所行制度基本上沿用隋制。在土地与赋役制度上,唐初继承了北魏开始至隋朝的均田制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庸调制。后来,武则天至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
经济冷战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术界,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档案解密以来,在宏观及微观研究中都取得了丰盛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其起源问题及其他问题两方面来分析。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成果相对有限,主要是对经济冷战宏观性地描述及对具体事件的勾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建工作进行了20多年依然步履艰难。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几个前提必须明确:要把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放在首位;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要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与时代课题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楚语,是楚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和楚声、楚地、楚物共同形成了“楚辞属楚”的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研究楚辞中的楚语,是楚辞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楚辞中的楚语研究是四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东汉王逸及宋代洪兴祖为后代的“楚语”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楚语”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楚辞》中之“楚语”的专著。姜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他深厚的学术根基两方面相结合,为20世纪楚语研究做出了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 "唐宋诗之争"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在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中,宋诗研究在逐步推向深入,但宋诗的命运却是走向冷落的。这就说明:宋诗研究自有其价值,但不必过分推崇宋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期我国中学世界史教育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纵向梳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世界史教育的发展状况,可以为我国当前的世界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明代小说研究取得很大成就,特别是小说作者研究。但是百年后的今天,作者研究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金瓶梅》作者研究更为混乱,混乱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通过六个方面原因的分析,可以确定《金瓶梅》的作者为一"绍兴老儒",一个在大官僚西门庆身边工作的贴身秘书。  相似文献   

16.
冯镇峦是清代以评点<聊斋志异>而闻名的小说评点家.随着最近二十余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聊斋>评点的价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与肯定,有关成果呈逐年递增之势.但是,作为重要研究基础的冯氏本人的籍贯家世、行迹交游等基本情况,却以其沉沦下僚时名不显、材料零散钩稽繁难迄今无人问津,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致偶有牵连一二者,则往往不甚了了,甚或存在误区.本文即以全面清理民国初期著名史家张森楷先生主修<合川县志>之有关记载入手,对其族戚子嗣和交游师友加以考索,以期对<聊斋>评点研究略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学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程。在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积累了许多学术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来说,其构建还不成熟。本文综合论述了我国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构建我国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先秦兵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家,历代对兵家多有研究,尤其是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的近百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方式新颖,研究视角多元,成果形式多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清以前。在先秦兵家的学术论争方面,主要集中在先秦兵家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先秦兵家的家世与故里、先秦兵家的版本与流传、先秦兵家的军事思想体系等方面。先秦兵家研究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清初儒臣张伯行不仅以学术与事功之双美彪炳史册,更以“天下清官第一”而饮誉其时。他一生为官政声显赫,经世事功颇可称述。撮其要者厥在如下诸端:治理水患、赈济灾民,以救民于水火;惩治贪污、革除弊政,汲汲于政治新风之营建;兴办书院、刊刻儒书,以兴起教化,移风易俗。对于清初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甚至“康乾盛世”的到来,可谓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