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分配制度体现社会的公平程度。近年来,我国在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贯彻国家“改善民生’’政策方面的成效,并全面审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为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和山东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在 2000 至 2009 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总量的差异。山东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指的是实现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共同基础上的双倍增长,这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研究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情况,探讨实现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的具体路径.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需要劳动者收入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与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一致;还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共同发展.广西要想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还面临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调整分配关系入手,使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繁荣和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也有分配体制改革不完善扣管理上的漏洞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有针性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突破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1978-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快。因此,政府应建立增加居民收入的长期机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以扩大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支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数量角度观察和分析,我国居民收支水平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分析1.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从表1中的数据可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在改革开放后都有较明显的提高。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量、发展速度分析从表2中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量和发展速度的计算可见,1985—2001年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量较大的是1993—1996年,最高的1994年达到918.8…  相似文献   

8.
分配制度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配制度的变化是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通过透视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分配制度创新、制度缺陷和政府调控能力等方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努力探索新的分配形式和政策调控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选取代表性城市研究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域发展关系,发现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区发展水平并无显著关系。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受收入的影响作用,发现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及居住等的消费基础较好,但近年发展缓慢;衣着、食品消费在近年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最后对居民不同收入等级的消费结构分析发现,收入等级与消费结构特征有显著关系,并依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是苏州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居民富裕程度提升最快的时期。为了实现"百姓富"事业迈上新台阶,"十三五"苏州市农村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需分别实现7.5%、7.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从苏州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没有挑战。基于居民收入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苏州市还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稳定工资性收入增长;需抢抓市场机遇与发挥政策优势,支持大众创业增加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需主动适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工业化、农业服务业化发展趋势,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此外,还需继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补齐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短板,维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优势动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两个关键"时期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二是经济走向发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开是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积极动因.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呈全面扩大的态势.如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居民的财产收入等等都存在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调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起到了缩小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是效果相对较小。通过对我国转移支付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对如何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优化完善转移支付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进程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这一问题,长三角地区做了大量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今后应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注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巩固和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二是降低居民的预期储蓄,减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四是调整商品结构,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参与并引导商品流通,合理调整城乡销售商品的品种结构,保证市场繁荣。五是加强消费观念引导,稳步推进消费信贷。六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4.
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质量的改善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为了研究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首先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其次运用ELES模型给出了八大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价格弹性.研究表明:21年以来,随着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比重超过了居民的储蓄和非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呈现了饮食社会化、教育需求多元化、交通服务和文化娱乐迅速增长等特点;同时呈现出饮食消费外向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旅游休闲成为服务消费热点等趋势。促使小城镇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等。因此,促进小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服务消费预期,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从业群体素质和有效增加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服务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是增强高校教育水平,保持各项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只有对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创新,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手段,才能保证高校平稳、高效和健康的发展。完善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体制,对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极其解决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一是马克思分配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初步结合阶段;二是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阶段;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实践阶段;四是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百年历史进程的演进逻辑可以从理论根基、主体力量、逻辑主线、动力机制和表现形式、价值旨归等五个层面进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的经验启示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增长与共享并重,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小康体育的社会背景探析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从农村居民收入来看,1979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0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8年河南省18个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预测,发现各地区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较合理。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河南省不但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要改善消费结构,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提高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居民幸福感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幸福感低于女性;年龄对收入和幸福感的影响都非常显著,都是U型的关系;受教育程度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已婚的人幸福感更高;信任能同时显著地增加幸福感;小城市居民却有更高的幸福感;跟自己过去相比的人比跟别人或自己期望值相比的人更容易满足.结论说明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建设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才能增加居民的幸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