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REDD+引入到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中,使用世界技术变化混合模型(WITCH)探讨在不同排放情景下,REDD+对于世界和中国减排成本以及CO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识别出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中国应对REDD+的气候变化政策选择.研究表明,REDD+会促使中国可以更多地进口碳排放许可证替代国内工业减排,从而有效降低中国的减排成本.中国实施REDD+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到REDD+的制定和谈判中,提前布局以从中获取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成功努力补偿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变量"REDD+机制"政策评估方法,使之适用于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的国家。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初始森林面积、农产品出口价格和林木产品出口价格作为结构变量,对1990-2009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大国的森林减排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森林增长率与初始森林面积、人口密度负相关,而与人均GDP、农产品出口价格和林木产品出口价格正相关。中国和印度的个体固定效应更加显著,而时间固定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并对这五国前REDD+年代的森林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宰胜  陈钦 《资源科学》2016,38(3):485-492
林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缓慢,碳汇成本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考虑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和木制品的碳释放成本,构建了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模型,并对浙江省瑞安市20年期的湿地松碳汇造林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文中动态分析了轮伐期,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碳汇成本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伐期的增加,湿地松碳汇成本先下降再上升,若考虑木材收益,20年期的碳汇成本为21.86元/t,可获得碳汇收益;若不考虑木材收益,其碳汇成本则为670.33元/t,高于国际和国内市场高位碳汇价格,将不能获得收益;此外,碳汇成本还与木材价格负相关,与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正相关,文中还分别分析了其保本点的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  相似文献   

4.
加强管护是提高造林保存率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人工造林的跟踪调查,成活率≥70%的保存面积仅占治理面积的48.6%。其原因除气候干旱、鼠害及造林质量不高外,主要是管护工作没有跟上,放牧毁林现象严重。建议今后黄土高原造林应在提高造林质量的同时,建立管护体系,落实管护经费,从根本上解决林牧矛盾,对毁林现象予以坚决遏止。  相似文献   

5.
潘丹 《资源科学》2021,43(10):2026-2041
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孰能更有效地提升造林面积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这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这一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6年1372个县级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这两类环境规制对造林面积影响的因果效应及政策相对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①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造林面积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具有长期效果。表现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使造林面积提升了6.7%,但该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态转移支付政策使造林面积提升了8.2%,且该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强。②异质性分析发现,初始造林面积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表现出更高的造林面积提升效应。③进一步的成本收益估算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通过提高造林面积带来的环境健康效应分别为5926.11亿元和7256.14亿元,是其减少财政收入所产生的经济成本的2.19和1.92倍。本文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长期有效的森林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国家Ⅱ级保护树种,为世界知名巨树,是培育大径材、珍贵用材的理想树种,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但一直存在种子品质良莠不齐、立地选择不合理、造林密度过高、经营管理粗放、抚育间伐不及时或不到位等问题,生产出的木材以中、小径材为主,木材价值低,种植经营效益不高,且无法满  相似文献   

7.
从服务外包视角,考虑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知识共享时知识收益及溢出损失,构建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生成模型,分析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选择知识共享策略的理性条件,并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进行分配,探究有无契约、知识整合能力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知识整合能力较强时双向知识共享比单向知识共享时服务外包供应链的利润更大,知识共享的理性条件是知识共享收益大于知识共享成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下服务接包方与发包方收益共享份额与成本共担份额一致时服务外包供应链整体利润比无契约时的整体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8.
考虑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产生的碳排放成本和生产商投资碳减排,构建了一个生产商主导的双渠道低碳供应链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不同渠道结构下的最优解.结论表明:消费者对零售渠道的低忠诚度是生产商选择双渠道供应链的前提;传统零售渠道销售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成本决定双渠道供应链能否存在,碳排放成本越高,供应链总减排量和单位产品碳减排量越低;提出并检验了"成本共担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当成本共担因子和收益共享因子较高时容易实现供应链协调,具体则由双方的谈判力量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从企业角度出发,利用定量和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企业投入成本、成本收益率、技术能力互补性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期稳定性、演化博弈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投入成本的增加并不能使他们形成联盟的意愿增强;只有当企业投入成本的收益率或企业之间技术能力的互补性较大时,才能促使他们结成联盟。  相似文献   

10.
应用序贯博弈理论,建立完全信息下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合作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及项目特点和成本结构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的绩效水平和节能效益分享比例由项目特征和成本结构决定;低能耗或低能源价格的用户选择较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而高能耗或高能源价格的客户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节能服务公司根据项目基准能耗及用户给予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进行绩效水平选择,对于基准能耗较高的客户,即使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较低,也会选择较高的绩效水平;若提升绩效水平的成本增加大于其增长带来的收益,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在项目决策会选择较低的分享比例和较低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减排绩效与减排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SML指数方法和DEA方法分别测算了1995-2009年我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和减排成本,然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探讨了工业减排绩效和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先升后降,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工业减排成本呈波动式增长趋势,低排放强度行业较高;绿色生产率促进工业减排绩效增长,低排放强度行业中绿色技术进步的减排作用较大,高排放强度行业中绿色技术效率的减排作用更明显;绿色生产率对工业减排成本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优化能源结构会降低高排放强度行业减排成本,人力对资本的替代有利于低排放强度行业减排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减少砍伐和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碳减排量的准确监测与度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而不确定性问题的普遍存在以及森林碳密度的变化将可能对中国森林碳减排量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碳密度变化情景以及适用于碳密度增加国家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国1990—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采用仿真方法讨论了不同情景下,不确定性和碳密度变化对中国森林减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估计误差超过5%时,中国的碳密度变化所致减排量将为负值。而当存在误差情况下,碳密度变化区域所占比例越大,中国的碳减排量被低估的程度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经典的Hotelling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盗版时信息产品厂商的竞争定价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定价及最优收益的解析解。然后进行数值分析,讨论盗版获取成本、网络效应、盗版产品效用折扣与正版厂商定价、收益以及市场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并探讨了市场中一方盗版获取成本变动对竞争对手经营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厂商最优定价和收益随着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网络效应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盗版获取成本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提高会降低产品的市场需求,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网络效应的存在会扩大厂商的市场需求;市场中两方厂商共同提高消费者盗版获取成本是实现两者最大收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朱珍 《情报科学》2005,23(9):1360-1363
本文应用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矩阵和图表分析模型,对图书馆的电子与纸本两种载体文献资源的馆藏建设和馆藏服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馆藏与服务的成本得到了测度,收益大小得到估算。结论表明,数字电子资源与纸本印刷资源相比有着显著的低成本和高收益。  相似文献   

15.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林业资源较少,森林覆盖面积由于经济的粗放式发展的影响正在逐年减少,而规划造林则是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和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但是在造林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造林规划水平有待提高,造林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造林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造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林纸一体化的产业与生态共生发展及其价值增值,构建林纸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相关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存量流量图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证明造林是林纸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关键环节,而营林主体收入是其关键影响变量,营林主体收入决定森林培育投入的多少,森林培育环节投入多寡影响造林面积的增减,而造林面积影响工业原料的供应量,从而影响林纸绿色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的流动性及其价值的增值;而提高原材料价格和营林主体分配新增收益都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营林主体收入以及增加造林面积和共同受益等.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扶持营林主体、加大森林培育投入,合理调整原材料价格和营林企业的新增收益,以及制定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等对策建议,以保障林纸绿色供应链良性发展及其整体和个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潘常虹  李振福  孙冬石 《资源科学》2020,42(11):2106-2118
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北极航道的利用对中国对外贸易重新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俄共同开发北极航道的问题,研究中国如何利用资本优势投资沿线港口开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了中俄双方独立的博弈模型和有其他投资国参与时的混合博弈模型,选择代表性港口、利用DEA进行评价,并整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①港口运营成本是影响最终收益的关键要素,在投资时应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平台等降低运行成本。当有多国参与投资时,中国应争取先手优势,或选择组建投资联盟,不能通过压缩收益的方式进行价格战;②投资的港口要保证港口建设水平与港口发展潜力保持匹配,港口的建设水平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投资收益,通过DEA有效性评评价,可以找到现有建设水平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调整。对于受政治等因素无法进行设施调整的港口,不作为优先投资对象;③投资额在较低的水平增长时,反而会带来收益的下降,进行联合投资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投资的港口的总规模影响收益,需要平衡港口升级难度和港口总规模,优先选择升级难度较低的大规模港口群,而不是选择升级难度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单独港口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8.
对于技术标准化活动这一异质性主体之间复杂利益关系动态演变过程,随着标准组织在其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必要将标准组织作为博弈主体,深入探讨企业、标准组织和政府三者利益互动关系的影响,研究推进技术标准化的有效策略。为此构建三方策略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别从企业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成本、收益,标准组织意愿的高、低,政府不同激励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对系统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标准组织及政府在技术标准化系统中达到演化稳定点的策略组合为{投入,高意愿,不激励},企业与标准组织的策略选择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企业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收益、成本和不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收益、损失均显著影响企业和政府的演化结果,但对标准组织策略影响相对较小;政府补贴在技术标准化初期的作用效果最佳,企业积极投入更能促使标准组织参与技术标准化活动,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速率。据此,提出应多措并举提高企业对技术标准的投入意愿,并通过给予技术标准相关的开发项目调动标准组织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9.
方玲  仲伟俊  梅姝娥 《科研管理》2017,38(12):165-172
以IDSs和人工调查技术组合为例,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偏好对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选择与配置的影响,认为组织风险偏好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策略也将影响对方的策略。研究结论显示风险厌恶型组织配置IDS数量并不总是高于风险中立型组织,组织风险偏好对其部署单IDS还是多IDSs甚至无直接影响。同时组织在黑客期望收益很低时对风险厌恶型黑客的人工调查率更高,而在黑客期望收益很高时其对风险中立型黑客的调查率更高。此外,黑客在组织人工调查成本较低时更倾向于入侵风险中立型组织,在人工调查成本很高时更愿意入侵风险厌恶型组织。  相似文献   

20.
以IDSs和人工调查技术组合为例,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基于风险偏好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选择与配置策略,认为组织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选择与配置不仅受其自身风险偏好影响,同时还受黑客风险偏好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组织在黑客期望收益很低时对风险厌恶型黑客的人工调查率更高,而在黑客期望收益很高时对风险中立型黑客的调查率更高;黑客在组织人工调查成本较低时更倾向于入侵风险中立型组织,在人工调查成本很高时更愿意入侵风险厌恶型组织;多IDSs的防护效率并非总是优于单IDS,组织在两者之间选择时取防护效率高者,而不受风险偏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