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中试图比较系统地论述怎样把欧氏直线、欧氏平面拓广为射影直线、射影平面的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射影空间(一、二维)与欧氏空间(一、二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讨论了无穷远点与有穷远点的异同,最后利用中心投影法证明了某些几何题,体现了中心投影的基本思想——化有限为无限,化交点为平行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上肢手指屈指运动诱发的大脑运动皮质区的运动相关电位(movement-related cortical potentials, MRCPs)的形态以及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以13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让其右手手指执行100次30%MVC的间断性地握力收缩,同时测量受试者连续的脑电信号和肌力信号。以肌电激活触发点为事件相关点,利用平均叠加法提取出运动事件相关电位。结果:MRCPs电位呈现缓慢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负性电位,主要分布在运动皮质区(辅助运动区、初级运动区),左右大脑半球非对称分布,运动对侧大脑半球的电位幅值显著高于运动同侧大脑半球(P < 0.01)。MRCPs峰值电位出现在大脑中线辅助运动区的FCz和Cz位置。结论:指屈肌次最大随意等长收缩诱发的MRCPs电位呈现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其空间分布样式更加靠近大脑运动对侧半球的内侧。另外,MRCPs电位主要反映运动前准备和运动触发时的中枢命令,但无法反映动作持续阶段的中枢命令。  相似文献   

3.
研究关于Bonnet曲面的两个问题。第一,通过研究Bonnet曲面的平均曲率所满足的常微分方程证明Gauss曲率不恒为零的Bonnet曲面一定存在。第二,证明若两张Bonnet曲面之间存在一个保主曲率且保定向的共形映射,则有以下两种情形:如果两曲面的Gauss曲率零点孤立,则该共形映射必为等距;如果两曲面的Gauss曲率恒为零,则该共形映射为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4.
溶液体系中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及精密pH电位法中玻璃电极校正的研究,对配位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配合物的基本常数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及分析化学和萃取科学领域,发展和验证着化学中的某些规律和原理。  相似文献   

5.
在交、直流电气测量中“桥路”应用非常广泛。测量时调节电阻满足一定比例,使桥的两端电位相等,因而桥中电流为零,电桥达到平衡。线路特点是灵敏、精确,使用方便。但是在不同场合,应选择不同的电桥线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这里介绍两种电桥线路,适用于海船上寻找电缆故障。  相似文献   

6.
1.概念界定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同导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在45 min持续电刺激前后的变化,以及针刺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骨骼肌劳损的机理。方法:取雄性蟾蜍半腱肌,分离出两束肌细胞,每束骨骼肌细胞数量在20个左右,随机分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实验组在刺激结束后即刻给予针刺。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电刺激(强度2~4V,波宽50 ms,时间45 min,频率2 Hz)前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45 min持续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降低,向去极化方向发展;针刺能促进持续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在本实验条件下,这一作用没有传递到与之临近的另一束肌细胞膜上。结论:针刺确有促进持续电刺激诱发的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油轮在惰性化的过程中,由于惰性气体发生器也会产生带电的烟尘,因而将在载油舱的上部空间积聚静电电荷。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带电烟尘的扩散形式和烟气空间电场的分布情况,并且根据实船试验的情况确定,当惰性气体系统发生故障或有空气进入载油舱时,积聚于油舱顶部空间的静电电荷是否已经达到危险值,即是否具有引燃上部油气的能力。试验证明,尽管其静电电位已经限制到诱发刷形放电所需的电位值以下,但是,如果有孤立导体存在,则足以产生危险的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9.
商标零翻译天然具备保留商标源语的形式及内涵这一特质,迎合化妆品消费者的心理。以读者反应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已有化妆品英文商标的零翻译译名在读者中引起的不同接受和反应情况,探讨商标零翻译译名选择的规律及合理性,以期为化妆类商标零翻译译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金属针与非金属针针刺对长时间电刺激诱发的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蟾蜍半腱肌,分离出两束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束骨骼肌细胞数量在20个左右。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长时间电刺激对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实验组在刺激结束后即刻给予不锈钢针或竹针斜刺。结果:长时间电刺激导致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向去极化方向发展;不锈钢针和竹针针刺均具有促进长时间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的作用,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对骨骼肌损伤的疗效与针的材质无关,只要取"阿是穴"斜刺,则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