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信息互联网     
北京市表彰幼儿园优秀教研组 去年10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召开了“北京市第三届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表彰会”。会上,崇文区第二幼儿园、延庆县幼儿园、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和中国工运学院幼儿园做了教研工作经验交流。被表彰的优秀教研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从本园保教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调动每个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注重研究过程,在“研”上下功大。通过教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保教质量  相似文献   

2.
吉琴 《早期教育》2004,(4):12-13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幼儿园,教研工作有弱化的趋势。目前幼儿园教研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开展教研工作?请听以下读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是幼儿园开展保教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很多教研组的上述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不少教研组工作无计划,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研活动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如何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改善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健全教研组的管理网络目前,我市对教研组的管理已基本形成了由市教研室→区教研室→中心教研组(即区里建立的若干骨干教研组)的三级管理网络,以此带动各基层幼儿园教研组。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依照教研活动任务和参与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全园性业务学习、年级教研组备课、学科(或课题)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和骨干教师的分层培训等几种。 一、全园性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是全园教师和保育员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主要任务是帮助保教人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组织他们为本园保教工作出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幼儿园教研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幼儿园,教研工作有弱化的趋势.目前幼儿园教研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开展教研工作?请听以下读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长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灵魂”誊在幼儿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研组民主、和谐的氛围,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协作共事:教研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未雨绸缪”“思而行进”:教研组“组本研究”的顺畅推进,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而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还要靠教研组来支撑,这无疑要求教研组长在幼儿园教研工作开展中要担当起“协作”“反思”“启智”三种职责。以“小我”的蜕变带动幼儿园教师整体队伍的美丽成长。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研组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摇篮。它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构筑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证幼儿园教研工作有效开展的主渠道。那么。如何构建高品质的教研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8.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全体教师为主体,以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教师素质为目的,以对保教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内容,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途径的各种园本教研活动的总称。近年来,我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园本教研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是评价的主要功能。幼儿园教研管理评价是幼儿园教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引导幼儿园教研管理工作方向,了解幼儿园教研工作管理的适宜性、有效性,改进和完善幼儿园教研工作,激励和促进幼儿园保教人员专业成长,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本教研被认为是当前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园本教研与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园所保教活动质量相脱节;园本教研活动没有针对全体教师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开展园本教研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园本教研制度亟需完善和落实等。真正有效的园本教研应该以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及保教活动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应构建分层研修的园本教研共同体,完善开展园本教研的评价机制,提高领导和教师对园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和落实园本教研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教研组是教师实施园务计划、落实教养工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它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保教业务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否重视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关系到幼儿园能否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过得硬的师资队伍。所以,幼教改革要深入,要出成果,搞好教研组建设是个实实在在的环节。那么,怎样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作用呢?今年三月,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的经验交流、实践展示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信息、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研究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形态、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教研组存在的教研与科研分离、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以及教研组功能的行政化与事务化不利于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以教研组为载体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建立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教研与科研统一、以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研究共同体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促进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课改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研活动,因此,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是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几年前,我们曾对全区小学数学教研组作过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存在着诸如活动无序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使教研活动成为摆设,更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选择了本区西部一所小学作为对象,研究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改变薄弱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园本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教研活动难以真正解决教师一线工作中的问题,教师对教研的理解受到固化思维的局限,教研成果应用性不强。2019 年底,幼儿园经历了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提下,我园重新规划园本教研的理念和方法,从制度保障、理论提升、点面结合和实践创新等四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力争建立一支学习型和研究型的师资队伍,促进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实现的,而学习型教研组又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一直以来,教研组存在着“教而不研”“教而少研”与教研群体建设不够等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与教研群体的发展,制约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增强教研本位意识、回归教研本职,“聚集课堂”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并成为教研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程冰 《学前教育》2010,(6):18-20
在教改不断深化的今天,将园本教研视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视为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更视为扶助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随着“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逐渐感到:争先恐后地立项课题、满腔热情地撰写论文和报告,并没有带来我们期待的质变,特别是片面地将论文获奖视为判断幼儿园教研能力、水平的指标,使教研陷入盲从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教研的一种新理念与新范式,正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在课改浪潮中,我所在的福建省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蓬勃展开。通过园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无论是幼儿园保教质量,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均获得了质的飞跃。与教育实践紧密相随的  相似文献   

18.
陈立 《学前教育》2006,(7):40-42
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在幼儿园中主要是教研。那么,究竟以什么形式开展教研,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解决他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她们得到专业化发展,提高日常保教工作的质量呢?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其中,健全的制度、新颖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内容、高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保证。我们提出以教研组为依托,以“一、二、三、四、五、六”为目标,着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学校各个教研组在规范有序中得到了提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研究中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20.
黄芳 《教师》2011,(28):17-19
教师的备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保教指南》明确指出,要"使备课成为一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性工作"。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梳理了几年来对改进教师备课工作的实践研究,赋予教师备课新的灵性。积极探索在教研组支持下的教师个人发展型备课新架构,进一步提升了星级备课、共享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备课先导小组的引领,开展轮流式备课沙龙、专题研讨式备课研讨、经典式备课分享等研讨活动;大力推进星级备课制度,关注不同层级教师的备课成长;鼓励教师个体在教研组的支持下开展四栏式"导学备课""一个内容,三次备课",加强备课后的反思,努力从备教材走向备幼儿,从入门走向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