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设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邯郸市紧固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紧固件行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智能制造产业及人才需求现状,提出了"专业+机器人"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队伍等措施,旨在实现先进制造装备技术类专业群协同升级,以适应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易烨  戎笑  丁明军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65-68
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行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然后指出了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从确立"双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课证融通,建设高标准、多主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等四个方面构建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南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构建服务南阳智能制造产业专业集群的设想,指出了建设服务南阳智能制造产业专业集群的必要性,对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的目的和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项目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疫情和内外环境的影响,南充及周边不少制造类企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通过数字化转型开展智能制造纾困时,却遇到人才短缺等问题。对此,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专业集聚优势资源,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通过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等举措培养人才。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反映好,人才培养质量高,有助于缓解智能制造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大类招生,实现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方向区分、模块化课程支撑、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统筹,兼顾共性和个性化培养,更好的对接产业和学生发展;分析装备制造职业岗位群能力结构和要求、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及发展需求,按照“平台+模块+拓展”的模式,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服务装备制造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深圳技师学院珠宝学院的教学资源,提出新开设珠宝首饰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案.专业面向首饰数字化研发、首饰智能制造、首饰生产管理岗位群,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全链条校企合作共建完成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以现代制造专业群为主体,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专业集群平台。该创新基地使学生在完成现代制造专业群"课、证、赛"等实训教学环节同时,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为企业培养"无缝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节约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是职业院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职制造类专业群的一门共享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对培养智能制造类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必要性。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精准定位、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四个维度就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双高"建设背景下推进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专业群以培养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目前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包括:搭建产教融合高端实训基地,打造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双师素养"的教学团队,建设数字化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实施混合式教学,进行"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聚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技术领域,重点围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如何优化传统专业结构、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等三个难题,打造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产教贯通、供需畅通、校企融通,实现了专业体系吻合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多元需求、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成果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磨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自治区特色示范专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所面对的新型技能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失衡的问题,人才培养要以满足产业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学生为中心,以落实“三全育人”为主线,对接区域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产业定向与技术定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两统一”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施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群内协同”以及专业群与外部企业和行业之间的“群外协同”,通过立德树人与技术技能培养相融合、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课程建设的关键一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聚焦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思政赋能智能制造课程群建设目标设计、实施要点、实践举措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课程思政赋能智能制造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高本一体化贯通设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版)充分体现了中高本层次纵向贯通、专业体系纵向衔接的要求。很多职业院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中高本一体化贯通的人才培养改革,本文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对该领域多层次岗位群进行聚类分析生成能力需求清单并融合专家交互优化,设计了层次衔接的核心课程清单与实训实践体系,本文提出的基于岗位大数据分析的中高本一体化设计方法,对于中高本一体化建设并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是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现状,结合珠海市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需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对接,创建了"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智能制造时代人才需求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级人才立方体模型,指出智能制造系统级人才需要掌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并熟悉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单元或系统。实例阐述了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级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建设方案,以国家智能制造系统标准架构为参考,包含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数字孪生两部分,由网络层、设备层、控制层、运营管理层以及智能应用层组成。实践表明,该实训平台可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能够用于各类智能制造相关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18.
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是新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为满足未来制造领域的高端复合人才需求而应运而生。建设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必须形成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强调数理基础,基于传统机械学科知识体系,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新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特色课程。需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有限的学制内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领域要求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建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课外实践环境和平台,需要联合智能制造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实践基地、校内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环境以支撑本专业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探索将促使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教育进一步适应未来制造领域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核心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驱动、智能化升级改造对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结合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自动化相关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体系进行优化,提出创新能力实践体系建设目标,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采用多种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建设智能交通专业群的必要性,提出了生态性、以学生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性四项建设原则。智能交通专业群基本框架由交通核心专业、辅助专业以及支撑专业构成,并通过产教融合循环、科教融合以及教学内部循环三个生态子系统来保障其运行。并提出了智能交通专业群的建设路径,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师资队伍以及学科专业一体化。最后,从组织领导、制度以及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智能交通专业群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