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I0010-I0010
书名:《学校体育教育与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研究》作者:张雷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ISBN:978-7-5170-6041-3出版时间:2018年9月定价:44元新时期体育教育领域对高校体育教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传统训练与管理模式难以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所以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与管理需要进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建强 《今日科苑》2009,(16):260-260
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3.
在老年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老年体育旅游中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定期举办老年体育旅游比赛,加强老年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产业体系、管理人才的培养来促进老年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庆华  赵文凯  巩磊 《内江科技》2008,29(4):160-161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了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以求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剑  梁若雯 《内江科技》2014,35(10):84-85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总结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本研究在对"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内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教体结合"的因素,以期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体结合"模式的推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育心理学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竹丽 《科教文汇》2007,(2):207-208
本文利用体育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对运动员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为促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体育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对运动员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为促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郑超  朱玲 《内江科技》2011,32(2):80-81
本文对逆商的含义、逆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基本的阐述.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商教育的优势,并对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逆商教育的原则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推行逆商教育一些途径。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理解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教育这三种教育思想的关系非常重要。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成功体育功能可以涵盖快乐体育与挫折体育的所有要素,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是实现成功体育的重要手段,快乐体育与挫折体育是实现成功体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胡凤兰 《科教文汇》2012,(1):157-159
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和快速发展的体育健康事业,体育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突出自身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本文围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游戏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学生教学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忠梁  尤惠惠 《内江科技》2011,32(7):70-70,98
体育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交往中所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规范。通过对延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礼仪情况的调查,对当前延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礼仪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提高非体育专业体育课堂中师生体育参与与交流的氛围,使校园体育赛事顺利进行,减少在比赛中发生的冲突,为体育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生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发展时期,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生”锻炼的方向转变。体育教学是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质;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可以使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能够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有理由更有责任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提高对素质教育认识。为此,本文对当前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析,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也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全纳教育思想融入学校体育实践,是全纳教育在这一领域的尝试,也是重构当前教育体制新的尝试。本课题从全纳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全纳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实践的融合。得出结论:全纳教育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是一脉相承的;全纳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不主张将学生分类,在校体育活动中亦如此,所有学生虽有不同个性,但在参与上必须平等;全纳教育思想的融入对传统的体育观念、体制和实践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它是基于社会人权和教育民主思想的,因此它必将是未来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4.
崔海涛 《科教文汇》2008,(32):182-182
本文通过对奥运精神的本质及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进行论述,认为北京奥运的理念可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在高校体育中开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体育专业是体育学类的学科专业之一,目前我国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于体育复合型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也有必要加强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1)课堂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能力;保护与帮助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2)课外体育工作能力;比赛组织能力;教练能力;裁判能力。建议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强化专业技能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明确人生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6.
向青松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206-206,348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而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应该说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仅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结合高校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静 《科教文汇》2009,(7):224-225
结合旅游资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重大比赛体育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强化对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莲 《大众科技》2011,(9):162-16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不仅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内容和活力。而且对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实验与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论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作用,适合大学生体育锻炼多元化的需...  相似文献   

19.
朱冀 《内江科技》2014,(4):149-150
<正>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上实行的是体育系统自己办教育的体制。由于体育系统自身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不高,极大地限制了运动员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发展空间。而随着社会对运动员的文化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尖锐地表现出来。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教练员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体制进行探讨,以期为高顺平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史文杰  卢红梅 《科教文汇》2008,(27):288-288
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出发,说明研究主客场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竞技体育中球类比赛中主、客场对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来反应主客场之间的差距,并从观众、裁判、环境、运动员的体能和表现欲望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在主场中所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