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及传统实验体系的特点及弊端,指出传统能动类实验实践课程种类少、综合性差、可拓展性不强。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开放共享性、自主创新性、综合设计性”的理念为主导,提出了能动类虚拟综合实验实践平台的构建框架,平台横向覆盖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三大基础课程模块及新能源模块,纵向采用通关式、层层递进的操作模式,使学生通过“基础实验—拓展实践—项目设计”各个实践环节的操作,由浅入深地实现基本实验能力的加强、自主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将多课程知识交叉运用的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结合地方高校对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组构模式。实践表明,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应校企合作开发"层次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应用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积极开展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平台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为了探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平台的有效管理模式,根据普通本科院校教学特点,将重点实验平台管理与大学生科技制作、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及本科论文设计相结合,探索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结果显示:利用重点实验平台,通过指导学生系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科研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同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考研成功率和就业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8):150-151
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科研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进行探索。在立体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够强,实验方向和实验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依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将竞赛题目教学化、实验化,以激发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学科竞赛为导向,建立以课程实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三个层次的光电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经过近四年的运行和实施,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矿业工程学科按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训练层次构建了"一横一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一横"是指实验内容涵盖矿山开采、矿山安全、矿山机电、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四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一纵"是指从基本训练层次逐步上升到高层次训练.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实践探索,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形成了自身特色与创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新工科材料工程科学类人才质量培养要求,构建高分子材料工艺模拟实验平台,针对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不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能力待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待完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建设“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以虚证实”类教学资源库,打造“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多方开发、资源多样化、考核多维度”教学平台。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有益于材料类本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为其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设计了一个符合新时代海洋科学专业培养要求的综合实验项目—珠江入海口微塑料污染调查与分析。该实验涵盖了监测位点布设、水样及底泥的采集与保存、微塑料分离与检测等内容,综合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所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点,可让学生了解科研全流程,激发科研热情和提升研究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自主设计试验方案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与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意识到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海洋强国的建设紧密关联,特别适用作为培养创新素质的海洋科学专业综合实验。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搭建物理理论与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这是工科专业普通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科学研究新成果,建立学习小组,利用线下线上资源进行科学问题搜索,夯实学生的物理理论基础;借助新建国家大科学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物理理论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基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线下实验资源,开展创新实验。多措并举地构建学生的物理理论体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如何吸引学生热爱实验课、热爱科技创新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入手,科学系统推进课程群建设,促进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实训基本技能、提升理论知识应用、培养综合与创新型能力进阶式需求,构建一个多层次、模块化电子电路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一个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可以进行多层次、多向性的实验教学。研发了EDA实验项目、虚拟仪器实验项目和测控操作平台。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成果导向,让学生接受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思想,分享到教师在科研、工程实践方面的创新经验,同时在时间、空间、内容、仪器设备方面实现了全面开放,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机能学实验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对人体生理及病理机能的综合理解,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合理地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虚拟仿真和实操的优势互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实践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校最大限度地突破单一验证、简单综合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利用现代模拟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构建虚拟仿真实践实训校局合作新模式等多种手段,将有助于实现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设计及其在实践实验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实践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有助于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有助于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有助于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实训实战教学中的难题,同时,也将为当前的实践实验教学技术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冶金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是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工程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将BOPPPS模式应用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线下实验操作平台和雨课堂等平台,以铁矿石还原性实验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实践证明,此教学设计的实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教学效能、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对工科实验类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113-116
为提高学生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实践技能,利用Solid Works和Robot Studio构建了21个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工作站。通过对工业机器人认知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单项实训、工业机器人综合技能实训、工业机器人创新设计等4个模块的层次化案例设计,构建出与职业能力层级标准匹配的进阶式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工业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活动、综合训练、毕业论文与新品种选育课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课堂教学与“潜在课程”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学科交叉前沿认清理工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大意义,打破跨学科融合的壁垒,将阶梯式教学模式与"观、描、量、析"实践教学法合理运用于教学培养之中,为高年级本科生搭建科研学习与实践的"教学—项目—研究—交流"互动平台,并引入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多元评价体系,发掘学生的学术科研潜能,构建了学科交叉视域下高年级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完善了基于多学科融合的学生科研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创造力的多学科交叉复合人才来满足国家未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构建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实验开放平台、传热传质仿真模拟实验平台、校内材料合成中试实验平台以及校外产学研共建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为提高学生对材料工程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材料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如何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基于OBE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使之用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之中。通过化工虚拟仿真4个环节(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及仿真大赛)可使学生获得OBE实践教学体系中各项综合素质能力锻炼。与此同时,化工虚拟仿真技术营造的虚实结合多层次一体化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心的教学特色。以辅助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为主体,构建了多层次、递进式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和三梯度、"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实验平台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将虚拟仿真与实体机器人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技术与教学方法。首先研制适用于课程教学的移动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具有接口通用、易于上手、配置灵活、界面直观等特点,能够进行机器人建模、运动避障、轨迹跟踪、决策控制及导航规划等方面的仿真实验,故而特别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实践。通过通信接口的适配,该虚拟仿真平台具有操控实体机器人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技术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依托该平台,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智能机器人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项目经验以及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