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意义] 当前科研人员的姓名问题十分复杂,重名、别名等情况屡见不鲜,为信息检索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图情领域学协会或机构开展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研究项目,并建立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项目和系统的梳理分析,归纳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引起相关学者对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问题的关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以网站调研为主,从项目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标识符构成以及主要实现技术等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调研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官方网站,以获取关于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准确信息。以文献调研为辅,从侧面辅助了解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及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结果/结论] 定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概念,指出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特点:唯一性、永久性和通用性。总结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支撑技术等;得出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一致性问题、诚信及隐私问题、可推广性问题和信息更新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贤信  曾建勋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13-119
[目的/意义] 从科研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出发,构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关联元数据框架,分析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的运行及应用机制,为我国开展科研实体唯一标识项目提供建议。[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现有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项目概况及其发展历程,通过网站调研分析各类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元数据结构以及唯一标识符系统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各大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实践验证该系统科研实体的关联方式与效果。[结果/结论] 构建以实体唯一标识符为节点的关联元数据框架,形成以“ID”为中心的科研实体网络格局。指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系统应完善页面功能和后台功能、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加强应用机制建设;我国相关个人与机构应提高自觉标识的意识,加强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间的关联,强化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符的应用与共享,实现科研实体的一体化标识标注。  相似文献   

3.
唯一标识符体系是实现数字资源统一编号、规范管理、精确定位和透明利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文章重点对唯一标识符体系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唯一标识符系统架构、建设模型、服务模型,并对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cIDf不同于仅仅为数字作品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的DOI、mEDRA和CDOI,它是基于数字作品内容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对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网络监管、信息资源的长期利用与保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通过借鉴日本cIDf的实践,从注册用户的视角构建我国自己的基于内容的中文唯一标识符系统:CCId(China Conten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5.
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技术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数字信息环境中, 唯一标识符承担着唯一地和永久地确认数字对象、并将它们与其它数字对象或服务系统连接起来的功能。本文简要介绍唯一标识符的功能、要求和基本框架, 以及主要的唯一标识符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DOIs)在原文获取、引文链接与数字版权管理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ChDOIs)的建立与发展迫在眉睫.从参考文献著录与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理清DOI多重解析的原理和具体应用模式,以及中文信息资源面对DOI多重解析在实际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调研部分电子资源平台上DOI在参考文献中的标引情况后,详细分析了中文DOI发展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并提出ChDOIs的发展建议,即自主建立系统、文后著录DOI、分割标引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其有序的管理需要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辅助与配合。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DOIs和日本的cIDF已经发展多年,规模日益扩大,并各有特点。台湾地区的LIPS DOI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中文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国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与应用也受到关注,多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走出三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网络出版现状、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比三条道路的优缺点后,倡议我国自主研发唯一标识符体系,并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规范。
  相似文献   

8.
魏大威 《图书馆》2014,(3):102-104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构建方案,拟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标准规范、技术平台、服务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公共图书馆分散、异构的海量数字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各地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研究者唯一标识符是解决机构知识库(IR)作者名称歧义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型研究者唯一标识符ORCID在IR中的整合应用,构建基于iAuthor的IR整合方案,以期对国内IR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ORCID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践案例分析,为IR解决名称歧义问题、构建作品认领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与管理找到新的途径。[结果/结论]ORCID在各种IR系统的整合案例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为IR有效管理研究者及其学术资源、帮助科研机构进行学术绩效评估、实现成果自动推送、与更多的数据系统关联等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结合国内实际,基于iAuthor构建IR与ORCID的技术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国际化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面向国内科学家国际化学术交流需求的步步逼近,研究建立中国科学家国际化识别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 分析人名唯一标识符的发展特征和研究者识别国际规范的发展趋势,基于ORCID研究提出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化标识服务方案。[结果/结论] 创建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提供中国科学家"全球学术身份证"标识服务,并嵌入科研工作流的投稿、文章发布、存储等环节。iAuthor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5 000人。大数据时代下不同系统的信息精确识别和互操作,将依赖于更多重要中间组件,例如国际唯一标识符。iAuthor建立的中国科学家国际标识符服务,将可能支持更多来源的信息资源在研究型图书馆实现融汇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