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对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现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现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现和教学现各维度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观、媒体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人们如何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知识观决定着媒体观与教学观;反之,教师如何使用与设计媒体,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则集中体现了教师所秉持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观、媒体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人们如何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知识观决定着媒体观与教学观;反之,教师如何使用与设计媒体,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则集中体现了教师所秉持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家视野中知识观与教学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教学观,知识观是影响教学观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家视野中知识观演变历程的考察可以洞见我国教学观的历史发展,梳理知识观与教学观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深化与拓展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看法、观念,它包括知识本质观、知识价值观、知识获得观。知识观与学习观密切相关,为学习观念之基础。知识观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对学生学习活动有重要影响。国内外中学生知识观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传授系统而完备的知识、介绍知识研究的前沿进展、科学地进行知识教学及其评价、改善知识学习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7.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8.
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现象描述分析学立足于所谓第二层次的视角来研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现象,通过研究人们对某一现象的描述概括出一些具有本质判别的观念,以此认识现象以及经历这一现象的人,研究表明,学习观基本上可归结表层式和深层工两类。我国教师的教学观可归纳为两类取向(注入取向、发展取向)、五种观念(传授观、应试观、能力观、态度观、育人观)。研究表明,注入式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的影响,发展式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从内部结构看,教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包括知识的本质观、知识的价值观、知识的获得观等.从外部结构看,知识观与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乃至教师观、学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观具有潜隐性、反思性、时代性、联动性等特征.对于教学活动而言,知识观具有先导、定向、选择、激励、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象描述分析学立足于所谓第二层次的视角来研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现象。通过研究人们对某一现象的描述概括出一些具有本质差别的观念。以此认识现象以及经历这一现象的人.研究表明。学习观基本上可归结为表层式和深层式两类.我国教师的教学观可归纳为两类取向(注入取向、发展取向)、五种观念(传授观、应试观、能力观、态度观、育人观).研究表明。注入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的影响。发展式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学生,面对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价值选择。通过对北京市中学生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矛盾与多元。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恰当定位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生命形式 ,推进学校教育发展与演进的最深层的动力是文化结构中居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 ,教育变革的关键是主体的文化自觉和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相对独立的学校教育可以超越社会机体 ,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力量。开放、多元、民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学校文化理念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主要视角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新问题。同时对邯郸学院如何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转变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观是课程观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观的变革。与现代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知识的生成性、知识的个体性、知识的境域性和知识的非良构性。与此相对应,形成了以对话课程观、自主课程观、本土课程观和实践课程观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观念。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日本华侨学校发展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华侨社会内部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新华侨华人逐渐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为日本华侨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使历来以民族教育为中心的华侨学校在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升学状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华侨学校也面临着需要逐步解决经费、规模、师资等束缚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黑暗传》是汉民族创世史诗,在中国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改写了黑格尔所说“汉民族无史诗”的历史,也填补了汉民族的一项化空白。这部伟大作品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化对于“史诗”的生成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现;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人本性,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三要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环境。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文化形上学,其主流的本体论形态是精神一元论,也有经济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占‘;第二是中国文化观,在不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侧重弘扬其优越性;第三是西方文化观,在肯定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合理性的同时,批判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强调了要用科学观统领新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