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力  张磊 《今日教育》2014,(2):20-20
刘圣萍坚持“为学生兴趣而教,为学生习惯而教,为学生思维而教”的教学信念,千方百计让学生乐学、会学、活学。  相似文献   

2.
在《萤窗异草》中,以“至情”为基点,以狐鬼精魅为外壳,长白浩歌子为我们勾勒出的一系列为爱所困、为情所苦的各色女子形象尤其引人注目。根据这些女子用情深浅及其主导性格,我们可将她们分为痴情而贤德、多情而貌美、至情而聪慧、妖冶而无情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第一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有近百年历史 ,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母校。多年来 ,该校本着为发展而教育的宗旨 ,在为社会的发展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育、为教师的发展而教育等方面全面探索 ,取得了成效 ,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高中生在想什么,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一个偶然的机会窥得一斑。前不久,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罢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后,随堂布置了一篇课后练笔,题目亦为“我为什么而活着”,并强调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学生答案的丰富多彩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些答案分别有为自己、为父母、为爱、为祖国、为金钱、为友情、为明天、为生活、为理想、为别人、追求知识、同情苦难、为事业、为爱情、为世界、为自由等等。其中,答案较为集中地表现为自己而活占33.7%;为父母而活占42.5%。而追求知识只占12.5%,为祖国占6.25%…  相似文献   

5.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念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指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生活实践、学业需要、个性特点等,自主选择内容、自由采取方式而广泛吸收与积累学校课程之外的信息资源。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它是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的,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  相似文献   

6.
大约从1950年之后,中国就开始批判为学术而学术.再延伸一点,就有对为教书而教书、为技术而技术、为艺术而艺术的批判.与此同时是对知识分子的洗脑运动,批判为学术而学术成为洗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冯卫东先生说:“我钟爱微型课题,至少有四点理南,即微型课题以自己为对象,为自己而研究;微型课题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微型课题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微型课题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提炼其中的关键词,也有四个:自己、行动、经历、表达。我想,这四个词语代表着微型课题四个不同的侧面: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成为民办教育发达的省份之一 ,固然得益于诸多省情特点 ,但相关政策和措施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为促进民间投资办学而制定激励性政策、为引导办学重点而设置导向性政策、为规范办学行为而采取制约性政策、为体制创新而形成开放性政策 ,是浙江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屈原忧患意识源于其前代社会各阶层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它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等。“忧国”体现在为国君昏庸而“忧”、为党人误国而“忧”;“忧民”寓于作品所表现的民本思想当中;“忧己”体现在:为得不到国君信任而“忧”、为志同道合者变节而“忧”、为自己孤立无援而“忧”。忧患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忧患意识、忧患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表现、宣泄。  相似文献   

10.
课堂观察主要存在三种价值取向:为评价教学而观察、为改进教学而观察、为促进教师发展而观察。为评价教学而观察的评估取向,以对照判断为报告要点,要关注进步的目标达成,进行延迟判断,并配套相关的程序说明。为改进教学而观察的实践取向,以反思重构为报告要点,解决问题前先发现问题,在理论分析和认知重构的基础上,进行一课三研式的连环跟进。为促进教师发展而观察的研讨取向,以归因反馈为报告要点。从目的看,交流比行动更重要;从内容看,要呈现意义的多样性;从反馈看,宜放下评判而采用事实讨论。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充满了贵柔的生命哲学智慧:上善若水、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在生活中发挥柔性智慧的效用,修身、养性,柔而顺,顺而活,活而韧,韧而刚,以柔为用,以柔为刚,以柔为强,可使生命富有弹性空间,长久保持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读了况老师的检讨书,我哭了。我为况老师这位耿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而哭,我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而哭,我为那些大胆探索教学改革之路、苦心为我国教育纠偏的中小学教师而哭。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而小组讨论晗好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个平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了自己的认识,还将学会参与、倾听、笔录、尊重他人。但是与这种美好愿望伴随而来的却常常是小组合作讨论运用得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为讨论而讨论、为做课而讨论、为课改而讨论。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学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和机械训练,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的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是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应该强调为理解而教、为思想而教、为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林碧航 《教师》2013,(29):42-4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并不是单靠教师的讲授就能够完成,而必须由学生自个儿反复诵读、有创意地阅读基础上进行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由读而悟.由想而悟,由感而悟。体验为根本,感悟为核心,探究为动力,如此才能深入文本,达到把握文本意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77):108-109
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运思三宝指事态、情态、理态。它们从顺向方面看,可以依次分解为常事态、常情态、常理态;从逆向方面看,可分解为反常事态、反常情态、反常理态。从写作者着眼的态势看,写作构思通常有两种思维倾向:一种是顺向运思,一种是逆向运思。前者俗称"顺向法",表现为顺常事态而记之,顺常情态而抒之,顺常理态而喻之;后者俗称"逆向法",表现为逆常事态而记之,逆常情态而抒之,逆常理态而喻之。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已全面进入数学课堂,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为"公开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误区。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论》2007,(2):76-78
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教师,是后天训练与教育的结果。“教不等于会教”,为了教的更好,应有效实现知识提取与教艺迁移的相融与相合,生成并发展教师实践智慧,真正实现学生是为乐知而知,为乐学而学,为乐做而做;教师是为会教而能,为善教而强,为从教而荣。一、实践智慧:知识提取和  相似文献   

20.
高效的教学,应当"深入浅出",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深度备课。高中英语教学的备课环节,教师应当从课标、教材、单元到课时,从目标细化、课型分析、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到教学反思,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避免课堂教学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为轰动而轰动、为赏识而赏识,使活动设计增加实效、教学评价拥有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