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面对市场,职业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安置就业工作,许多职业学校纷纷向家长及社会做出承诺,包毕业生的安置就业,以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从某种角度来讲,承诺包毕业生安置就业,也就是承诺了服务,承诺了为用工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推荐职高生就业也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办学动力与活力之一。职业学校学生经过二三年的专业学习,已获得了一技之长,然而在纷繁的职业世界里,对尚未步入社会的职高生来说,却是那么陌生,为使职高生把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专长与职业特点结合起来,就业时需要我们老师指导与推荐,另一方面,用工单位也希望招收有一定专长的年轻人,特别是职业学校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这样就业推荐工作作为联系用工单位与毕业生的纽带,就显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从事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3.
毛保元 《教师》2013,(29):92-92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短缺、会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笔者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就业不对口、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方式的落后等因素制约着财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考核上重点探讨了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这对于职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非常必要。对A大学三十年来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文本分析表明,其评审基本条件逐步严格、评审组织逐渐规范、评审程序日益完善、评审方式更加科学。其演变动力来自于政治体制变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其呈现出以下演变特征: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变为社会需求和以人为本相结合,评审标准由简单、宽松转向复杂、严格,评审权力由政府主导走向政府与高校相结合,评审方法由主观、单一变为客观、多元,评审过程由封闭、笼统走向开放、规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效果明显,但以下方面仍有待完善:处理好价值导向中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处理好评审标准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处理好评审主体中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处理好评审程序中规范与繁琐的关系、处理好评审制度中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部分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但薪酬水平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就业途径单一,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忽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热点问题。为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在规范用工制度、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的基础上,加强有效的职业指导,达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可以说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这也是近些年来办职业教育的人们共同得到的一个结论.《天津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反映的情况,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要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得到充分就业,是一个很大也很复杂的问题.从总的方面来看,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人材的供求关系.从宏观上看,如果国民经济不发展,就业门路狭窄,当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地区,如苏州等地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反之亦然.就微观而言,专业设置不当,供过于求也要影响就业.其次是就业渠道.渠道不通则两头落空,用人单位得不到专业技术人材,职业学校毕业生待业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用人用工机制需要一个逐步规范、逐步健全的发展过程,加上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长、发展经验不足、发展财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或者劳动者与社会经济合理的供需关系还有待于逐步地建构。在合理的供需关系逐步建构过程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一些障碍也在所难免。本着对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职业学校应当加大力度克服这些障碍。目前,农村职校应当克服以下几种就业障碍:  相似文献   

9.
八面来风     
辽宁省决定建立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准入制度。今后,该省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从具有本科学历,并在相关实践岗位上工作3至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录用,以保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职业学校选择教师时,对实践操作技能强、具备教师条件的专业人才,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同时,要求各职业学校对未达标的专业教师,要制定培训计划,使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要求,不合格者必须调离教学工作岗位。辽宁省同时决定,从2004年起,在职业学校开展教授级高级讲师和高级工程师评审工作;允许退休后仍然从事专业工作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或考试。辽宁省还在职…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学校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已显现很多弊端,急需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有效改进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文教资料》2007,(8):46-47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与质量,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切实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必须转变指导观念、改变指导方式、提高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从而增强指导实效。  相似文献   

12.
常玉娥 《考试周刊》2012,(53):156-157
职称评审制度是稳定和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职称评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选拔优秀的人才,是对人的职称评审,其本质是一种人才的评价和发现机制。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套稳定、规范、公开、透明的职称评审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其中的运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保障教师的权利,改革和完善教师动员机制,保证教师有政治上的参与感、主人翁感,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成为职称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与思考覃家柏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毋庸置疑,对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衡量一所职业学校社会、经济、人才效益的主要标志。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就业...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中职教师在获得高级职称后,专业发展就停滞下来,其影响的因素有制度设计层面、学校内部管理、教师个体认知,也有心理学、社会学原因。对此可通过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体系、实施多元化校本管理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愿,进行多方面干预。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就业渠道是否畅通,毕业生就业能否让家长和学生基本满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配置齐全的就业服务机构和专职人员、不断完善就业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是当前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转轨加速,社会转型加剧,加之毕业生总量的增加、劳动用工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及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缺乏独立的评审标准,教学业绩在评审中的作用被轻视,评审标准“论文至上、核心崇拜”,误导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建议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增加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规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程序。  相似文献   

18.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职称制度改革要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落实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并非降低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评价标准,也不是践踏职称制度的公平性,而是政府鉴于人才成长受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的公共政策。科学评价各地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有助于总结和推广地方经验,完善我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更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22年河南省部分高校毕业生(包括应、往届毕业生)灵活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其灵活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研究发现,职业指导、政策支持、服务体系、社保健全和用工机制对于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均影响显著,提出要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提升个人能力,扩大社交圈;高校应当尊重大学生就业自主权,打通信息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立法制度建设,强化社会保障;企业应当改进用工制度和实习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情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即就业困难原因,教师的自我培养,以及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原因主要包括就业渠道不畅通,毕业生素质不符合就业要求和毕业生不愿选择海外就业。从教师培养方面,主张将语言学知识与对外汉语实践相结合;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尽早对自身发展方向进行定位;加强个人独立能力。在就业渠道拓展方面,应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多方面的联系,具体包括高校、民营对外汉语机构、汉办、海外学校和中介机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