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动态能力和吸收能力理论,以我国2010—2013年发生并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技术并购、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并购相对非技术并购提升了并购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的感知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但没有提升技术创新的内化能力;此外,吸收能力能发挥调节作用,吸收能力越强的公司技术并购后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更强。因此,企业在并购前需锻炼好内功、并购后在整合目标公司技术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才有利于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更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战略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中战略导向包括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并以资源基础观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研究动态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及调节作用.以193家分别来自广州、北京、厦门的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层级回归结果揭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创业导向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组织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基于静态视角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践的需要。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整合模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继而运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与转化能力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及成长性越好,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
陈铁军 《科研管理》2004,25(Z1):37-44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源泉和动力,但随着技术和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工作的风险加大,技术创新失败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而技术创新管理首先需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技术创新,整合技术创新的资源,探索技术创新发展的轨迹.动态能力恰好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战略框架,这种战略框架能适应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依靠独特的流程、企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发展路径决定,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技术能力,从而使能力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流程、路径和地位为分析对象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能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适应外部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使企业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15,(5):42-49
资源和能力是决定企业利润的两大要素,作为现代企业重要资源的"智力资本"和企业应对竞争的重要能力的"动态能力"分别是学者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但很少有研究将二者联结起来。实际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对智力资本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提出动态能力与智力资本的三类主要关系:首先,智力资本与动态能力在概念和功能上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其次,动态能力在智力资本创造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动态的智力资本概念,即讨论智力资本在不同的外部情境下的适应能力。目的在于突破智力资本的研究领域,将另一种主流理论"动态能力"和智力资本连结起来,深化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动态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应具有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才能更好的增强企业竞争力。知识内化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手段,企业应建立树立创新观念、加大研发投入、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实现知识内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化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路径,为此企业可以采取激励员工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产学研融合的措施,政府可以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论述了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发展脉络,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企业研发管理的发展实际上表现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态能力逐渐提高的特征。设计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评价体系,从战略评价、组织过程评价、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来考察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8.
整合的资源能力观--资源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基于资源观、能力观的述评和比较分析,辨析了资源管理这一新概念的发展脉络.通过理论综述和概念阐释,指出资源管理是整合基于资源和基于能力的观点,研究动态环境下资源创造价值的不同阶段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有赖于提高RD经费投入、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其中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最为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的作用不显著;科教事业政策抑制了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培育,即政府的"政策红利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动态能力是组织为适应市场变革而创造性地使用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过程性能力,在三阶段演化过程中表现为顺序依赖的三个维度,前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后一阶段成功进行的基础.创新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的影响路径有显著差别.搜寻识别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筛选评估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但对管理创新影响不显著,转化整合正向影响管理创新,但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支持四大系统;简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在湖南54家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谢伟 《科研管理》1999,20(4):1-7
本提出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指出了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时,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别,从生产进化到创新能力是分析过程的核心,最后,本给出分析从生产能力进化到高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将企业能力双元性区分为组合维度和相对技术维度,并引入突破式和渐进式2种技术创新模式,建立分维度双元能力对2种技术创新模式影响的研究模型。来自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03套双份调研问卷的实证检验肯定了分维度能力双元性对于2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组合维度同时促进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强;相对技术维度以倒U型方式影响突破式创新,却与渐进式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玉  董秋玲 《软科学》2006,20(2):119-124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技术创新绩效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科技园区制度建设、政府的优惠政策、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和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建洪  贺昌政 《软科学》2012,26(8):113-117
根据文献分析的结果将技术能力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并从文献分析中提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型绩效形成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了257份样本数据对各种影响路径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利用式创新比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则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农业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构建农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2008-2017年间农业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静态评价方法和基于信息集结角度的多时间段跨省区变化速度的多维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多数地区,其整体变化趋势有下降趋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使其变化速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高于东部地区;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变化速度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时代,中国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单纯地只体现在技术能力层面上了,还表现在企业要打破组织边界,通过各组织间的合作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当企业绩效日益受企业网络能力影响的状况下,怎样去系统培养企业网络能力则成为探讨的焦点。在文献分析和对制药企业的定性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对于网络能力的构建、维护和利用,发现企业的商业战略和内部技术能力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与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扬德 《软科学》2007,21(3):122-126
在介绍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以及自主创新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技术链上的技术合作视角阐释了企业自主创新机理,最后,从创新生态角度审视了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以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为例,分析得出技术创新是落后地区企业出口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出口能力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样具有积极效应,二者协同发展,为实现赶超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