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一、创作新闻精品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  相似文献   

2.
琥兴旺 《记者摇篮》2004,(10):11-11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3.
贾刚为 《新闻实践》2005,(12):54-54
新闻竞争,核心是内容竞争。内容竞争,就是要有好作品,要有新闻精品。不同的新闻体裁都可能出精品,其中传统分类中的通讯,更能够出传世之作。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通讯的精品之作呢? 一、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采访本领 精品之作往往是时代造就的。记者如果没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素质,就不可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也就不可能写出新闻精品来。  相似文献   

4.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博 《记者摇篮》2010,(8):27-28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6.
政治敏感出精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军事记者》2001,(10):34-3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先进,新闻产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各新闻媒体通过策划、实施精品战略以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培养队伍。然而一个精品的产生不仅需要记有较深的新闻业务根底,需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执追求,更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敏感。  相似文献   

7.
刘保全 《新闻爱好者》2010,(11):120-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更加剧了竞争。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多出精品、快出人才"成为各家媒体的最高诉求。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8.
精品、名牌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名牌与运作孙佑天,吴殿彬,孙德旗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精品和名牌热。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机关到新闻单位,从总编辑到一般编辑记者,新闻精品和名牌意识大大增强。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出精品、创名牌已经成为明比暗赛的竞争。可以预见,这种竞争必将给...  相似文献   

9.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实施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重大典型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点、媒体竞争的焦点,因而也是最适合打造新闻精品的矿床。在当今传播手段日益发达、受众阅读习惯日趋多元的时代,积极探索重大典型报道精品的实现路径,对于增强党报权威性、提升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意义。部队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当好新闻精品的探矿人、采矿人、炼矿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更加剧了竞争。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多出精品、快出人才”成为各家媒体的最高诉求。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目前已出版的几本新闻学辞典中,都找不到答案。笔者参考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关于新闻精品的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1.
广播影视精品是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视部门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西方文化竞争的需要,与其它媒体竞争的需要,也是西方文化竞争的需要,与其它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生产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者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2.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主题,对于新闻精品写作来说,实在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精品与人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闻媒体的急速增加,新闻竞争形势日益激烈,读者、受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出新闻精品既是客观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创名牌、出精品”已成为我国新闻界同仁的共识.新闻要多出精品,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要求更高.在诸多方面的素质中,新闻工作者的人品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作文先进人”、“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为人气质的表现”,正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新闻精品谈     
新闻单位希望自己的报纸,多出精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至在本省和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在好新闻评选中获大奖。要采写出新闻“精品”,首先要有强烈地精品意识,才能不轻易放过一个优秀新闻作品的题材,创造新闻精品。树立精品意识当前,众多新闻媒体竞争,每家新闻单位都在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读者,争取观众。所以,争名牌、出精品成为媒体参与竞争的王牌。而10多年  相似文献   

15.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9)
“出精品”首先要“正人品”文/湖北·吕道宁近几年,新闻界提出的“新闻出精品”这一概念,是新闻紧跟市场变化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给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它成为我国新闻界同仁的共识。人们知道,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叫不响,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同样,一...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10)
新闻精品主题提炼探技文/北京·劲崧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精心提炼主题则更重要。因为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是衡量文稿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写作环节的轴心。所以,下功夫提炼好...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而将其随意“粗制”,许多新闻稿件也因为是“粗制品”而成为“易碎品”。而事实上,作为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不能以其受众关注度的易移而抹去对“精品”的追求。新闻精品所产生的新闻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能穿透历史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社会的走向,成为历史的标记和刻痕。军事新闻呼唤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9.
就新闻而言,精品是指那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台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创作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的立足之本。而创作精品,离不开创新拼搏,离不开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20.
增强创优意识,多出新闻精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1996年度陕西新闻奖揭晓布世之际,总结陕西企业报系统参评作品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我省各企业报努力办好报纸,多出新闻精品,培养新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经济新闻唱主角,体现了新闻舆论为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走向市场服务的价值观。抓经济新闻,是摆在中国新闻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政方针后,抓经济报道成为新闻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但几年来,企业报送评的作品,不只是经济新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