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牛俊峰 《军事记者》2011,(11):35-36
为摸清《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的宣传报道效果及读者喜好等情况,我们于4月19日至5月10日在"特刊"上连续刊登了5期读者问卷,先后收到有效问卷400余份。统计结果显示,较2005年所做的调查.“特刊”的读者群体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我们在办报(刊)思路及宣传手法上作出必要的调整改进。  相似文献   

2.
报纸如何吸引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 《新闻记者》2004,(6):52-53
美国报纸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日报的阅读率已从1970年的78%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55%。在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中,日读报率只有41%。读者群不断萎缩已成为困扰报业的一大难题。据近期《美国新闻评论》报道,为了探讨诸如怎样应付发行量下滑,吸引年轻读者等问题,由美国报纸协会和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发起并由前者资助的读者研究所披露了最新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位管理学者讲过: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对于走市场的《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以下称《军事特刊》)而言,明晰内容定位与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这其中.抓准一版头条的选题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军事特刊》的一版头条在报道上有了自己的特色,在读者心目中也形成了品牌效应。下面,笔者结合担任《军事特刊》主编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读者》品牌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读者心目中或是业内人士的评价中,《读者》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期刊。《读者》于2003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发行量突破八百万份,稳居全国九千多种期刊发行量的首位;据世界期刊联盟认定,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围绕《读者》已经发生了太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关心传媒业的人都试图解读它的曲折经历和成功经验。在此,笔者主要从品牌创立和经营的角度解析“《读者》现象”,侧重分析其在品牌形成和经营过程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0月8日,美国《读者文摘》总编辑利兹·瓦卡雷诺表示,该杂志已经展开了一场"数字转型",《读者文摘》希望借此通过平板电脑吸引更多读者。与其他大众读者相比,《读者文摘》近年来一直表现不佳,2009年的发行期数从12期减少到10期,保底发行量也从800万份减少到550万份,甚至申请了破产。但从2012年1月起,该公司又重新改回每月发行1期。《读者文摘》目前是亚马逊KindleStore中第二畅销的杂志,这源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法治类新闻成为许多媒体和读者最关注的热点和卖点。笔者担任《昭通日报·法治特刊》版编辑四年来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法治新闻标题制作的巧、鲜、美,让《法治特刊》成为读者特别喜爱的新闻版块。巧妙中不会弄巧成拙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关注的关键,只有标题做得巧夺天工,才能让新闻有美感,让读者有深入阅读全文的愿望。但是,现实却是,一些媒体的法治新闻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做得很暴力和血腥,弄巧成拙,读者很是反感。所以,巧妙地制作好法治新闻的标题,是考验一个编辑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试金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期刊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越来越大,文化生活类期刊的发行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江苏省妇联主管主办的一本男人杂志,《莫愁天下男人》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身为这本杂志的三审,根据这几年来工作的总结与思考,我以为,进一步吸引读者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在办刊灵魂上,坚持三个词:励志、成  相似文献   

8.
曲宏 《记者摇篮》2006,(7):48-48
华盛顿邮报说:“一张好的新闻图片有助于报纸的销售,而好的文章却没有这样的功能”。在以浏览为主要阅读方式的今天,新闻图片成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今天,纸质媒体无疑进入了厚报时报。就拿沈阳的报纸来说,辽沈晚报平日48版,而一旦有特刊,60多版、80多版是常事,有时甚至超过100版。读者阅读报纸的方式逐渐向速读转化。根据美国一家媒体的调查,读者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图片——标题——图表(包括插图)——文字。读者79%的信息来自视觉,大量使用图片的《今日美国》报,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重视图片成了以视觉思维为主的编采理念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巨大的发行量和先进的运作理念引起期刊界震动。目前,国内多家有实力和资金的品牌杂志纷纷利用自己成功的运作模式,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复制,发展系列刊物,但发行量、  相似文献   

10.
莫娟 《当代传播》2000,(5):60-62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吸引读者,赢得市场,成为各家报纸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的经常性主题。 1997年 7月 1日,《广州日报》推出 97个版的《香港回归特刊》, 1998年 5月 4日又出版 80个版的《五四 80周年专辑》。国庆 50周年,《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都推出大篇幅、大版面的庆典特刊。《南方都市报》 2000年 1月 1日推出 200个版面的《新千年纪念特刊》,向读者解读 1000年历史,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就近年来几次重要庆典、重大事件推出的特刊、专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策划在先…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千万,成为中国甚至亚洲发行量最高的杂志。这表明,进入新世纪,已经创刊二十余年的文摘类杂志《读者》仍然非常流行。而2009年,美国《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由于发行量缩水、经营不善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有报道指出,《读者文摘》发行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兴起后,  相似文献   

12.
李青 《出版参考》2009,(20):38-38
美国的绝大多数杂志都是靠广告维生的,而杂志出售广告位的价格又是依据发行量来决定的发行量越大,广告的要价会越高,因此杂志社都想方设法地吸引更多的读者,宁可第一年不赚钱,也要尽量以低价订阅费争取到读者,从而提高发行量。除了少数杂志比如《时尚》(Cosmopolitan)走零售路线外(占到总发行量的65%),大多数杂志依靠读者订阅。像生活类杂志《好管家》(GoodHousekeeping)的订阅数为400多万份,约占总发行量的88%;生活健康类杂志《悦己》(Self)的订阅数为110多万份,占总发行量的78%;时尚杂志《Vogue》的订阅数为78万份,占总发行量的64%。  相似文献   

13.
第26届奥运会结束了。在那难忘的17个日日夜夜,亚特兰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样,也吸引了新闻媒介的关注和投入。《淮海晚报》在此期间创办的《奥运特刊》,以其及时、全面、准确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回顾创办《奥运特刊》的实践过程,我们从中体会到新闻策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抓住机遇 参与竞争 今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适逢奥运百年盛典,增  相似文献   

14.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6,(2X):19-19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中国国防报是两种发行方式:一是面向省军区系统的公费订阅,二是面向全国城市报亭的市场零售——每周1期8个版的《军事特刊》(特刊周二上市,周一点印。周一下午要将8个版的标题电传给全国11个一级发行商,由他们视标题有无卖点,确定各自发行量,而后我们综合出当期总印数)。2001年我到后备部任职后,由于主要分管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所以不得不与市场打交道,不得不学习研究一些新的问题。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办市场化报纸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郑瑜 《当代传播》2003,(1):52-53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文摘杂志:1981年4月创刊,初期发行量5万册。2002年10月,其发行已达到606.8万册。经世界期刊联盟(FIPP)确认,《读者》发行量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4位,在中国则稳坐期刊头把交椅。2002年,在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名列“读者最喜爱的杂志”的首位。  相似文献   

17.
《洋葱》(the onion),有人称它为通俗小报,有人称之为讽刺文学周刊,还有人说它是讽刺性新闻周刊。其实它就是一份能以新闻逗读者一笑的免费周报。它以独特的嘻笑怒骂方式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洋葱》报在美国10个城市发行,发行量达69万份,读者400多万。而且《洋葱》的读者样本让同行羡慕:64%的人年  相似文献   

18.
张大伟 《新闻界》2007,(4):112-113,109
《读者》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其富有创造性的发行策略息息相关。这些发行策略包括充分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低价策略、在合作上与邮局的伙伴关系、市场反馈与监督机制、把质量作为发行量增长前提的质量意识。所有这些策略,都体现出《读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发行量增长的观念与意识,其改版的成功,可以看作是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9,(11):I0001-I0001
第十一届全运会精彩纷呈,《解放军报》的全运会报道,尤其是《十一运特刊》更是吸引读者眼球,赢得广泛好评。这得益于军报派出的一支强有力的报道队伍。他们敢抢敢拼,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采写出一篇篇生动的稿件,拍摄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美国 美国发行量审计局(ABC)宣布,2005年4月~9月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2.6%。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降幅。在这6个月中,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现,789家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下滑。其中,周报发行量下降3.1%。据(《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上网浏览新闻(包括报纸网站)或阅读免费发放的出版物。1984年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最大值。当时1688家报纸的订阅人数为6330万。根据2005年9月的统计资料,1457家报纸的总发行量降至4530万(仅一半报纸向发行量审计局提供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