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规格必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地方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调整方向与职业教育特色,把握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培养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中高职教育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当前中高职教育的现状出发,开展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本文拟对中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以京郊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培养适用性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其培养的人才规格必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要。高职教育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地方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为导向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调整方向与职业教育特色,把握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培养适用性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赵莉 《考试周刊》2013,(3):159-160
苏州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我国前列,当地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然而随着苏州步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的转型和优化,对地区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当地的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回顾了苏州地区经济和高职教育相互促进的历史,提出了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深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背景下,深圳的高职教育面临重大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深圳产业转型发展与高职教育规模质量提升、就业结构变化与高职教育体系调整、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流动职业变迁与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前提,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主动调整高职教育结构,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一、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①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顺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了浙江省高职教育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主动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时期,地方的高职教育只有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文章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桂娟  李静 《家教世界》2013,(2):112-113
高职院校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而地方经济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唐山市高职教育为例,从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需求的迫切性入手,从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及加强产学研的进一步协调等层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章内容深入浅出能够为实际的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的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产一线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经济趋向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21世纪,高职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主阵地之一的职成教育,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论总量还是质量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大发展.在西部大力发展职成教育时,要充分挖掘现有职成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类别上做出战略重点选择,一是要紧紧围绕区域内优势产业经济、特色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根据西部地区劳务经济有待快速增长的需要,培养大批能够转移出去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从而促进西部地区主流经济成分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主渠道.但由于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实现优势互补,办学模式单一,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不够,缺乏全新的高职办学理念,从而限制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发挥人才和条件优势,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库和孵化器;重视科技成果的研究、吸收与转化,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双模式高考制度的探索对于发展高职教育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双模式高考对高职院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才观念的转变、生源素质的竞争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教育宣传,转变国人传统观念,做好高考框架设计,确保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应对双模式高考制度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树立"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构建"通专结合"的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通专"相互渗透,在工作过程和顶岗实习中推进"通专结合"。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在概念上并不等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在类型与层次上还应包含应用本科教育以及专业硕士教育。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共同目标下,发展本科层次以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高专层次向高位延伸,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也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延伸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有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还没有在业界达成一致。教育部《2003—2004年教育搌兴行动计划》提出高职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这和以往人们的认识有所区别,将培养目标仅定位为高技能人才可能会带采一些负面影响:将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不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对教育衔接造成困难;造成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冲突。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诚信教育对从事经济类应用型人才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关乎的到行业的良性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和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作为培养经济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其培养的学生将主要从业于经济领域的一线工作。因此,高职教育中的诚信教育更应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就加强经济类高职学院的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人才培养定位和实施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区域办学实际,从课程体系、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做好二者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类型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类型,要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必须聚焦学生的职业能力定位和培养。目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模糊,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法,对此,高职院校应树立能力本位育人观,构建高质量高职人才能力模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立体化思政教育体系和结构化“双师”队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应明确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全方位审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目标与方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