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起始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植物营养繁殖的几种方式———根繁殖、叶繁殖、茎繁殖、地下茎繁殖。课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初步了解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而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第二部分:学生了解根、茎、叶繁殖的三种方法,初步认识扦插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繁殖方式,亲自动手栽种一株植物,并精心呵护,密切关注其生长情况。通过这样完整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2.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是五年级《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涉及的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帮助学生了解几种营养繁殖的类型;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选一种培植方式对植物进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4.
<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通过教学,学生很快就认识到植物的营养繁殖和进行营养繁殖的方法和要点。但要想真正了解,肯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也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植物营养繁殖"的活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变。第一次:自我陶醉,无人问津。在指导学生认识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以及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和要点后,我顺理成章地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植物的营养繁殖,准备参加一周后的"植物营养繁殖展"。课后的一周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八册《用根、茎繁殖植物》一课内涵十分丰富。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根、茎繁殖植物的基本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扦插栽培植物;三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材料,组织探究 在开始上课时,我先发给学生一  相似文献   

6.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开花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让学生学会几种用营养器官繁殖的技能。根繁殖。除书上介绍的蒲公英的根繁殖外,城市的学校可教学生用大葱根进行繁殖。即切去葱叶,留理2—3厘米连根的葱头,把根埋入土壤里,两周后葱头就能长出葱茎和叶。这个实验收效快,又能经常有葱吃,学生乐意做。  相似文献   

7.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P66—67。2 本课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角 ,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同时 ,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中、高年级继续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知识基础。3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①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直角 ,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事物是运动发展变…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根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根。在学校里利用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学生已经对校园  相似文献   

9.
《植物怎样繁殖(一)》(人教社1989年版自然第四册)是在学生已有动物繁殖的知识和种向日葵的经验,以及学习了植物花的外部结构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开花植物大多用种子繁殖,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初步培养儿童用归纳法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了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特别要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抓住重点。种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种子的形成是建筑在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和功能上的。因此,第一步先要观察和了解花蕊的构造。在观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这一节设计了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小报,第二部分是对初步制作好的小报进行美化,共需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利用Word编排文字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繁殖方式大多数是由种子进行的,但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繁殖新个体,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所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扦插是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另外还有压条、嫁接),植树造林,繁殖优良果木,加速培育绚丽多姿的花卉,常常采用扦插法繁殖(图1),而农作物如甘薯、番茄等,也常用扦插方法种植。这样的营养繁殖,有利于保持植物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怎样进行扦插呢?你可做下面的实验来探究。实验材料,用品的准备1!准备插床:一花盆(或其他容器)在底部排水孔处,垫上小石块,然后在底部放置中粒颗粒土(沙壤土)利于排水。然后,按小粒的沙壤土6成与…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根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根。在学校里利用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学生已经对校园植物的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研究,在教学楼后有学生自己开发的试验田,在试验田里有他们自己种植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3.
董少鸣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2-43
植物的营养繁殖是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内经历了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较明显的变化是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而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而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以大岩桐为材料,通过用其叶片进行营养繁殖的实验,不仅达到了增殖新个体的目的,而且使学生从中观察和理解了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也称无性繁殖。它是利用植物的某些营养器官繁殖出新的个体。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应用植物营养繁殖技术,对植物品种进行改良,或保存品种的优良特性等。目前在农、林、园艺和果树栽培等方面,人们常用的营养繁殖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1.扦插扦...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繁殖方式大多数是由种子进行的,但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繁殖新个体,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所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16.
提高种植技能的又一有效途径黄州市路口小学倪祥军(436821)“植物怎样繁殖”一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营养器官繁殖植物的技能。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一般是利用学校植物园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我上这一课时所采用的提高种植技能的又一有效方法。教学本...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思路本课是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探访生物王国》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身边入手,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动物和植物的亲身感受。为此,教材选择以校园为背景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讨论,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一个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呼级作用及其利用》是冀少版七年级上册内容。本节课注重探究实验的开展,抓住呼吸作用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力求有效、常态、真实这样一种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理解基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 《花开花落为哪般》是湘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生生不息》的第一课。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在学习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之后,探讨植物花开花落为哪般,让学生明确植物繁殖的奥秘。这一课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的有关知识作铺垫。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解读本课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年级上册。这一内容是科学过与方法显性化单元的重要内容一。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希望学生能对解释与模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识,并对“解释与模型”这一科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考虑到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况,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整。本课教学过程由以下环节组: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让学生识到,为了作出合理的解释,就要获得很多的事实;第二环节,导学生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解释;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图画出模型解释的基本方法;四环节,指导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