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意义] 数字包容是减小数字鸿沟的重要路径,研究英国政府数字包容战略的内容、实施和结果,为我国实施数字包容战略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英国数字包容战略内容、实施结果及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及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可以将数字包容上升到国家战略,深入调研数字排斥原因、创新数字包容方法路径、分层次分步骤实施、科学评价实施效果5个方面来实现我国的数字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的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总结其经验,为促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群体均等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国外8个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调查法,对其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我国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建议。[结果/结论]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主要从建设规划、可访问性、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以及项目服务这5个方面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包容性。立足于实际,我国应找准特殊群体项目建设路线、确立特殊群体可访问性标准、加强特殊群体文化资源建设、创新特殊群体活动形式内容、扩展特殊群体项目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信息治理框架的提出背景、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我国政府信息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以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官网获得的公开政策、工作指南等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从责任体系、落实机制和价值鉴定等方面分析总结澳大利亚政府信息治理框架的特点。[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澳大利亚政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责任体系,而且极为重视风险管控能力、信息资产识别和执行结果核查。对我国而言,在政府信息管理上,应当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构建全面的背景框架、制定精细的评估工具和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袁一帆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3):108-117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的调研,为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管理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 采取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32所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为样本,从其所属部门、课程设置、教育对象、课程内容、教育形式、培养目标等情况分析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并归纳出其特色。[结果/结论] 借鉴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应该立足本土、树立技术思维和人文理念的教学观念,数字人文教育跨界融合,优化数字人文课程体系,强化以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为主的多种灵活教学形式互补,重视数字人文个性化能力、项目实践等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部分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支持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研究美国部分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支持现状,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支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美国14所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支持情况进行考察,分析数字学术的概念、数字学术支持机构设置、数字学术支持的内容与形式等。[结果/结论] 美国大学图书馆在明确数字学术概念基础上,设立数字学术支持机构,以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项目建设及研究、数据策展、数字出版、数字人文项目研究等为数字学术支持核心内容,提供形式多样的数字学术支持。我国大学图书馆应设立数字学术支持机构,重视数字学术支持团队建设,重视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建设,创新以数字学术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随着数字出版物利用率的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加剧。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补偿,使信息资源公共供给合法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 采用比较研究和文本分析法,对英国的电子书公共借阅权相关法案进行分析,总结电子书公共借阅权以及补偿金的特点等。[结果/结论] 英国电子书公共借阅权具有准版权模式和版权模式并行,以版权模式为主、率先将电子书纳入权利客体以及给予权利主体较大权限的特点;补偿金具有来源为政府财政拨款、计算以借阅次数为依据等特点。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电子书公共借阅权和补偿金的细则等来实行数字出版物公共借阅权补偿金。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是科研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地方政府关于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导向,对档案部门制定科学数据管理与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选取13份我国地方政府发布的科学数据管理实施细则,运用政策工具对其进行量化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现状,从档案管理的视角出发提出有利于档案部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发展的启示。[结果/结论] 档案部门作为守护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要发挥其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推动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促进科学数据归档政策制定,加强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对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20年数字人文年会会议征集的51个汉语语境下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析,总结汉语世界关于中华文化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概况,为国内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51个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类研究,根据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设施类型和项目成果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与讨论以获取有价值的特征。就"数字人文与人文学科""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与问题解决"四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 51个项目的总结显示出五大特点:在历史学、文学领域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与数字人文深度结合,数字资源建设至关重要,综合性数字人文平台的时代已经到来,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家的合作性项目开始显现。本文也针对当前数字人文项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机构间合作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大数据交叉思维和人文素养培养,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继续提升学科服务能力和基础资源建设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的分析梳理,总结其对我国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启示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数字素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结论]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受到各国政府和行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已形成体系并获得一定的成果。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支持数字素养教育的开展;我国高校在数字素养教育中应当构建数字素养标准框架以指导数字素养教育的开展;以高校图书馆为主要教育阵地,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教育模式;丰富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用户数字成瘾或设备过度使用等社会问题,数字脱瘾作为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开始受到关注。探究高校在读学生群体数字脱瘾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参考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取高校在读学生群体的数字设备使用情况、数字脱瘾的原因、途径和效果评价等数据,对数字脱瘾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讨论。[结果/结论]研究总结高校在读学生群体对于数字设备的依赖原因,发现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效果评价等影响因素,并揭示其对数字脱瘾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以利益相关者——科学共同体为视角,分析S计划的政策演变,及对我国开放获取实践发展的启示。[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追踪S计划的演进历程,对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时间节点、内容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梳理S计划的最新动态,包括S计划对科学共同体影响的监控框架、权利保留政策及钻石开放获取的新模式。[结果/结论] 聚焦政策的深层解读并挖掘内在动因,包括S计划被科学共同体的采纳受到资历、国别、学科的影响;科学共同体难以进行绿色开放获取存储;难以识别“掠夺性期刊”;影响学术出版自由选择。最后提出设置开放获取专员、制定APC相关政策、强化期刊出版机构质量管理、推进机构知识库的常态化建设等措施,以期对我国开放获取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分析《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指令提案》中著作权例外条款,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学术建议及启示。[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法理剖析及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解读《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指令提案》中著作权例外条款,评析该类条款对我国图书馆界实践工作的影响及借鉴。[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界应当在立法、政策以及实践层面有理有节地推动图书馆永久馆藏的数字保存、争取文献传递基于非商业性目的的合理使用以及引领文本与数据挖掘在参考咨询以及检索查新等实践工作中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全面支持用户参与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以用户参与为视角的服务研究能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带来新发现,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查,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用户多元角色参与的分析框架,揭示其支持用户参与的服务现状;选择服务平台并制定用户参与任务,采用用户测试和半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记录和分析用户完成参与任务的过程,最后进行各类问题的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结论]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支持用户参与的服务功能不完善,存在较多易用性和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可从顶层设计、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3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探究不同环境下,美国不同服务范围的公共图书馆应对不同种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从中获得相应启示,继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对公共图书馆面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将其分为自身业务工作和对外社会服务两大类。其中,针对社会服务类工作,将案例以突发事件来源归类,并探讨在不同类型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实与网络两种环境下,美国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模式内容。[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从突发事件的来源看,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下的社会服务都具有对损失的补偿性,但社会问题下的社会服务在短期应急响应方面还具有对灾后不良后果的遏制性;而从提供服务的环境看,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公共图书馆逐渐呈现出将工作重心从现实转移到网络的趋势;此外,从公共图书馆的类型看,大型公共图书馆更具宏观调度的特点,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则更具针对性服务本地民众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分析近年英国知识产权改革与立法修订情况,以期为我国维护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实践工作提供学术建议及启示。[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综述、法理分析及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针对英国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相关的学术建议、政策改革和修法举措在我国图书馆界的适用性进行考证。[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维护可以通过正确理解著作权立法宗旨、借鉴国外例证、细化合理使用实践举措、联合学术团队推进立法及司法改革的方式进行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研究英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经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服务需求、服务内容、运作模式、服务保障4个方面调查与分析英国23所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发展现状及特征。[结果/结论] 总结英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并从科研服务政策、服务体系、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简称“人图”)“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信息资源建设及知识服务相关内容介绍,分享人图在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知识服务能力的推动与支持方面的做法。[方法/过程] 概括“十三五”期间信息资源建设成果;分析图书馆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探究“十四五”信息资源建设重点;介绍人图“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有关信息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相关内容。[结果/结论] “十四五”期间,要持续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它是提升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助力与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