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彪西作品《月光》开拓了音乐中光和色彩的音乐风格,是最为大众化的一首,因而也是流传、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是德彪西早期最具其风格特点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对德彪西乐曲《月光》的特点及其演奏进行初浅探讨,从中得出演奏此曲乃至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叶法善是我国唐代著名道教法师和杰出的道教音乐代表,其宫廷道教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和地位。本文通过对叶法善及其道教音乐在唐代宫廷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宫廷道教音乐遗音《月宫调》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宫廷道教音乐的鉴别认识,对民间流传的一些道教音乐遗音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叶法善宫廷道教音乐远不止《月宫调》一首,《观眇》《开场曲》《论德》等多支曲调与宫廷道教音乐风格类似,可能也是其宫廷道教音乐的遗音。  相似文献   

3.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以怪异繁杂的风格,具体呈现了俄国音乐从古典、浪漫走向现代的变化过程。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写有百余首各种题材的钢琴作品,其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d小调第二钢琴曲奏鸣曲》(作品第14号)是一首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奏鸣曲,作者独特的个性化风格开始在这部作品中萌芽。文章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风格三个部分入手,分析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境内彝族的音乐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多姿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差异大,各具特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点。通过考察发现,六盘水市彝族音乐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彝族民间音乐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彝族民间音乐正逐渐衰退,传承方式的脆弱,使得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花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流程中的形象语言。它直接影响到编排的构思与风格,是表演中的运动信息向观众传递另一方法。音乐风格的突破将决定编排和表演风格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歌剧"是由外国传入国内的一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经过中国舞台音乐艺术多年来的反复雕琢,中国歌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感染表现风格。本文根据中国民族歌剧音乐风格创作发展的沿袭与演变情况,就多个民族歌剧音乐题材、风格创造材料的选择、歌剧表演方式等角度来浅析当代民族歌剧音乐风格的具体构成。  相似文献   

7.
杨云惠 《职大学报》2012,(3):42-43,25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是《风》之始也,风是乐调,《诗经》里的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全诗用文学语言加强了音乐语言的音乐美,从全诗的曲式结构、韵律发声、字句组合以及重章叠句四个方面可看出它的诗歌与音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赏析,全面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协奏曲的演奏技巧,表明了他在音乐中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东方佳美兰音乐的许多特点对<塔>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可以说,东方的佳美兰音乐为德彪西带来了创作灵感,提供了创作素材,开启了一扇独特的音乐之门,产生了东方音乐风格的印象派音乐,从而为印象派音乐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追溯现代音乐的根源,纵观现代音乐的历史长河,诞生于美国的布鲁斯(Blues)音乐不仅是现代音乐的鼻祖之一,它的音乐风格也贯穿各类音乐的始终.从20世纪初到现在,放眼整个流行音乐史,布鲁斯音乐的历史地位和对音乐发展的贡献都不可或缺.本文对布鲁斯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生活背景进行探索,研究他们音乐风格的形成,解析他们的吉他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1.
辽宁、河北和山东等地出土的铜器,铭文中所作“晃侯”之“囊”与箕子之“箕”虽然在字体上极为相似,但垂侯为姜姓,箕子为子姓,两者并非同一人。关于箕国地望,说法较多,但大抵超不出北京、辽西一带。周初燕国被封后向东北拓地,箕氏朝鲜逐渐迁移,最终进入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宫廷音乐根据应用场合可分为祭祀乐、朝贺乐和宴享乐,这些音乐依附于繁杂的宫廷仪式,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它们的制作、规模与更定是考察明代宫廷音乐体制的重要因素。明代宫廷音乐较之历代宫廷音乐又体现出一些特点,包括道教音乐对祭祀乐的影响和民间俗乐对朝贺、宴享乐的影响。另外,雅乐制作中的种种困难,音律考定的一波三折,充分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旧、僵化的艺术形式终将被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崖山战败,南宋亡国,中华文明惨遭蒙古铁骑的蹂躏,汉族整体被奴役,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受到质疑,然而,文明并未中断,少数民族统治下的中国也创造出许多优秀文化,文人气节一直流传并延续至今.“崖山战后岂无中华”!  相似文献   

14.
舞曲的升华     
体裁是历史的产物与见证。舞曲从为舞蹈伴奏初始,到脱胎于舞蹈而独立成形,跨过了漫长而多变的历史过程。许多大师为之注入了神来之笔,使其既保留了原乐曲的精华,又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经过历代大师的加工,舞曲成为器乐体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这些舞曲带有通俗性、大众化的特点,但是它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沐浴和文化的震撼。  相似文献   

15.
音乐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于音乐史学研究者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音乐史料的真伪、客观与否、全面与否,对音乐历史人物的研究的真实性和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从事音乐历史人物研究的学者们应掌握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给音乐历史人物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着严谨的治学精神,还音乐历史人物以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云南洞经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始终与地方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两者的联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相互的融会。此外,洞经音乐和民间宗教音乐在相互融会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这是主体适应性与客体需求性所决定的。可以说,正是由于两者的相互融会,使得包括洞经音乐在内的民间宗教音乐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尔雅·释器》中生产器具类词语分为三类,分别是农具、渔具和猎具,其中猎具分为网具和弓箭两类,如斪斸、定、斫、鐯、(虏斗)、疀在类别和功能上有细微差别.《尔雅·释器》生产器具类词语的命名理据主要有形象理据、材质理据和功用理据,形象理据是从形象特征等外在因素出发进行命名的,材质理据是根据器物的材质、原料的区别来命名的,功用理据是从功用的角度出发的.《尔雅·释器》中的生产器具类词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情况和渔猎发展情况,如金属质地的农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渔猎发展日益专门化等.  相似文献   

18.
玉溪有着丰厚的民间音乐,但有老龄化的倾向;要发展玉溪的音乐教育,就要注重音乐教育的大众性、地方性,要与音乐的鉴赏教育溶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结合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审美、美育、社会功能、实践、文化的观点,突出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用综合、辩证的思维对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分析,主张将音乐创造深入到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和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想象力,兼容外界新事物、新元素,将创造为核心的哲学观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娅创新的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后空翻转体180°接屈体前空翻转体180°下,即"李娅空翻下"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完善该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