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经常想,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偏偏是你做了我的儿子? 想来想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2.
王嘉 《传媒观察》2008,(1):20-21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对美国报业市场的调查统计,1992年以来,声称自己经常读报的人数下滑了20%多,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是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使然?抑或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必然结果?还是问题出在报纸自身环节,缘于其自身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多家报纸都在筹备重大的改版活动,有的已经推出。有的即将推出。那么,为什么要这样不断地推出改版举动、改进措施、改革动作呢?  相似文献   

4.
陆川一个人的思想混乱并不可怕,这个世界上本来各色人等、各不相同,问题在于,这样一部影片,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们愿意为它埋单?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多家报纸都在筹备重大的改版,有的已经推出,有的即将推出。那么,为什么要这样不断地推出改版举动和改革动作呢?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本土化是核心竞争力? 有专家认为,本土化、服务性、娱乐性,是当今报纸发展的三大趋势。那么,我们为什么选定本土化作为地市报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服务性、娱乐性或别的什么东西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闻工作,兰成长的死给刚刚到来的新年带来了抹不去的阴影。不管兰成长是“真记”还是“假记”,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都让我们的媒体和从业人员感到尴尬不安。拿着盖有新闻出版署印章的记证的就是真正的记吗?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那么多假记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记的行业自律道路有多远?[编按]  相似文献   

8.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马莉 《视听纵横》2010,(2):99-100
打开电视,为什么看到某个主持人就想多停留会看一看节目,有的看到就立马调台?为什么会因一个主持人而追看某个节目,而又因为换了主持人就再也不想看那个节目了?为什么有些主持人说的东西挺有道理却让人不待见?为什么有的主持人很养眼,却很难留住大家的心?  相似文献   

10.
侯斐 《记者摇篮》2010,(6):47-47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索频道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在众多观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让媒体界的专家学者们眼前一亮。同时,它的“纪录片故事化”及“纪录片娱乐化”的理念也启发着中国传媒界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者,成为他们学习和观摩的样片。那么探索频道节目究竟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呢?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56-56
“啥?你问电视上的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漂亮?这算是什么问题?!你说不漂亮的能当得上演员吗?不漂亮的不都在电视机前坐着嘛!”  相似文献   

12.
一个媒体,敢不敢搞舆论监督,是这个媒体有没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标志。中央电视台近些年为什么颇受观众好评?原因之一,就是它舆论监督搞得好,办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其实,舆论监督之重要性、必要性,没哪个总编辑、台长不懂。为什么明知道重要却又不那么起劲甚至很不起劲呢?除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是,舆论监督确实不好搞,稍有不慎,就会捅大漏子,吃不了兜着走。现在的问题是,舆论监督不是不想搞、不能搞,而是究竟如何搞,怎样才能搞得更好?以笔者体会,搞好舆论监督,学问其实挺多,不妨问上三问。一问:…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世界上最有名的图片社——玛格南(Magnym)风雨兼程,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为什么玛格南总是那么重要,总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玛格南是良心的代名词、关怀的同义字。  相似文献   

14.
“法轮功”已经被定为邪教了,大决人心。各地干部群众正在深入揭批“法轮功”,以认清其邪教本质,彻底消除其危害。“法轮功”的猖极活动及其在社会上造成的广泛流毒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李洪志在短短几年能将那么多人集聚在“法轮功”之内?为什么“法轮功”练习者中有不少搞技术的知识分子?李洪志对宗教和现代科学一窍不通,其借用宗教和现代科技的一些名词概念胡拼乱凑的“理论学说”为什么竟能广泛传播?原因很多,其中5私们折尔本本科林把满巾“讲血泊’”青们不强力度不够以及一些媒体宣传伪科学的木良氛围有很大关系。反…  相似文献   

15.
张大娜 《大观周刊》2012,(16):255-255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枯燥?为什么学生对数学课不兴趣?为什么学生的数学成绩低?学生为什么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不能应用?基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生活。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用传授和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教所讲内容的生活中的表现和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呢?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你们杂志里经常提到的那些‘三字经'是什么意思,ERP、CRM、SCM、BPR……”,刚开始还觉得别人少见多怪,可问的人多了,就感觉到其背后的隐忧.有那么多的IT期刊和网站在长篇累犊地宣传,很多人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了这些应用,可为什么这些概念还仅仅是在专业人群里传播呢?  相似文献   

17.
一、典型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常说,一个典型一面旗,典型代表着方向,体现着形象,那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律师热线》是邯郸电台经济文艺广播一档公益性服务节目。开办六年来,接听咨询热线9000多条,回复听众700多封来信。那么,一档开办六年之久的“老”节目,为什么会受到听众如此欢迎呢?作为一直主持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我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9.
安丸良夫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现实的天皇是这样一个权力有限的矮人.那么那作为巨大权威的天皇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能君临日本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在生身天皇与作为权威的天皇之间到底介入了什么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法新社就一篇涉华不实报道正式向中国有关部门道歉法新社在道歉中说.记者的报道有悖于法新社强调的“注明消息来源”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失实报道果真只是由于消息来源有问题那么简单吗?一向以“客观”报道自诩的西方媒体为什么总是犯类似的错误呢?标榜尊重事实的他们为什么总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呢?我们可以从新闻客观性入手来看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