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8年,我布置学生写话题作文“感悟亲情”。我先把自己的一篇“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这是我追忆已故父亲的纪念文章。然后我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4,(23):160-160
《卫报》日前刊登了对村上春树的长篇专访,村上春树在采访中透露,他明年将动笔写一本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对于自己在日本文学界的处境,他说,自己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他形容自己是丑小鸭,“永远是鸭子,不可能变成天鹅”。村上春树几乎不读当代日本文学作品。“这是一个招惹人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相似文献   

3.
“讨论” ,在语文课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什么陌生的实践。所以以往教学中 ,我往往是提醒学生课外自己阅读了解一下教材要求即可 ,并不作为重点进行训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上好这节“讨论”课呢 ?我不想让学生感到是老生常谈 ,从而失掉训练兴趣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有一节语文自习辅导课 ,无意中我忽然发现有个学生正埋头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卡通书。我轻轻拍了他一下 ,顺手拿起这本书翻看起来 ,是日本卡通画。我一下联想到女儿对此类作品爱不释手 ,甚至背着…  相似文献   

4.
校园幽默     
心理学教授心理学教授在课上对学生们说:“今天我准备给大家讲‘什么是谎言’。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已经在我的一本学术著作《论谎言》中作了详尽的介绍。在你们当中读过我的这本书的请举起手来。”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很好,”教授接着说,“对于‘什么是谎言’我们大家都有了切身的体会。因为我的这本著作尚未出版。”哲学教授牛津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正在给高年级学生讲“不论对什么事情,聪明的人都会思考再三,只有笨蛋才会急于下结论”。“您确信是这样吗?”学生问。“我确信如此。”教授肯定地回答道。历史教授父亲跟教授谈论自…  相似文献   

5.
班会课上,同学们在讨论“如何走向高三”这个话题的时候,遇到了两个他们解决不了的“拦路虎”:一是青春期对于异性的向往,二是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因为两个话题都很大,靠这样一堂非专题性探讨的班会课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在班会总结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以后找个时间我们分别来处理这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想到,性急的同学们根本等不得,非逼着本次班会的主持人马跃把他正在准备的“假如我是父母”的方案废掉,换成“秘密”这个话题,于是就有了这堂令我意想不到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素质”养成与个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1月,笔者与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时特意请教在日本接近于我国素质教育的用语是什么?藤田教授认为,“可能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因为现在日本教育界基本上不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术语,在有权威的教育词典里也没有“素质教育”词条。但是,对“素质”却有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与往年试题相比,此题的材料和话题不仅提升了一正一反的理性思辩高度,而且,也圈定了“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这一“外”…  相似文献   

8.
有幸拜读了徐江教授的《躁动于“话题作文”的运作里》(《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很受启发,尤其感触于其思想的新锐和大胆剖露作文教学联系.特别是概念之中的那个‘引’字所具有的规定性”.“它的必要性在于引出中心‘话题’。是源头”。“‘话料现状的精神。徐教授就话题与话料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话料'与'话题'之间有一种紧密’的背景的内涵对‘话题’的内涵具有比附性解释作用.这是一种例释性的规定作用”。对于这些观点。笔者不敢赞同,在此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9.
话题与问题———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些新课改背景下的示范课,感觉有必要阐述一下“话题”与“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联系。因为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体系中,“问题”与“话题”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且任何教学手段的更新都取决于教学理念的转变,而教学理念的转变又无不需从基本概念的澄清着手。一、传统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问题1.“问题式”课堂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所谓“问题式”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问题”作为链条进行推进扩展的。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师问生答,以此来凸现…  相似文献   

10.
儒者风范     
《神州学人》2001,(9):25-25
美国康奈尔大学华裔学者吴瑞教授的儒者风范,留给任何人的印象都是难忘的。 吴先生今年72岁,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因为此前并没有见过吴先生、我以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多会显出反应迟缓、动作拖沓甚至耳背…其实不然。 长城饭店,教育部“长江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评审正在紧张进行,吴先生是“长江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为距离下午3点钟的全体会议还有一段时间,我对吴先生的采访,被安排在两点至两点半。 18层的一间套房,吴先生亲自为我打开房门,带我在沙发上坐定。我环视了一下房间,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旁…  相似文献   

11.
朱建 《师道》2012,(1):42-42
我在读一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案例时,留意到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我认为这是典型的由于“价值认同”缺失而导致的。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话题中出现的场景。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本刊成功预测到北京卷高考作文试题的事实,主编赵学文在与北大教授曹文轩、著名诗歌评论家孙绍振关于高考话题作文的对话中谈道:“这从一定方面说明了我们研究的成功,但它更反映了这几年话题作文命题方式的停滞不前,说句不恰当的话,我们的确拉开了口袋,但却是命题人主动钻了进来。对于《新作文》这样的‘收获’,我不知道应该是高兴还是悲哀。”“不知道应该是高兴还是悲哀”,这非常真切地  相似文献   

13.
“教授,教授,起床了。”这是20年后我新发明的一个电脑控制机器人在叫我。我提了提神,连忙坐起来。我按了一下机器人身上的记忆按钮,机器人马上向我报告了今天的日程安排: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亲爱的编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拿起了笔。今天我是第一次看到《全国优秀作文选》,真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我仔细看了所有的版面,觉得这本杂志真的很实惠,也很有用,真后悔我以前没有订。其中,我对“互动空间”中的“编读往来”甚是喜爱,对于“抄袭片段算不算抄袭”这一话题,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薄之见:我查过字典,“抄袭”一词的释义为“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下来当作自己的”。抄袭片段应该算抄袭,“片段”是作品整体中的一部分,既然“抄袭”一词的最底线是“语句”,我想片段的范围更大于语句的范围吧?还有对于黄悦颖读者的言辞有点让人…  相似文献   

15.
天使的声音     
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  相似文献   

16.
友情泡泡     
很快,进入高中忙碌的学习生活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既怀念过去快乐的每一天,也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对于我过去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不平凡的。因为,我有一群抛不掉的“铁哥儿们”,下面就让我把他们介绍给你认识一下吧!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有一个小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说有一名学生,上课喜欢讲话,老师很生气,下课后把他带回办公室,准备批评、教育他一番。想不到,老师还没有讲话,学生倒抢先讲起来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我们在感叹这名学生“无礼”的同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好成绩是不是教出来的?笔者认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出来的。同理,对于德…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是“超级女声”,很多人在网络媒体上看到我支持张靓颖。其实作为公众人物,在这样一个热点事件上公开个人立场,是有一定风险的,那意味着得罪其他“超女”的FANS,甚至连我妹妹也骂我“脑子坏了”。不过没办法,我就是这样一个人。首先我认为她的唱功最好,而且,特别喜欢她演唱的那些曲目以及她唱歌的风格。其实,我在音乐方面的评论不算数,因为我是圈外人,是外行。正因为如此,我可以随便表达自己的喜好。如果是评论一下足球界或者体育界的人物,我说话就要小心一些了,因为有人会把我当做所谓的“权威”。此外,要说渊源,…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对于抽象理论的教授,实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在教授“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书上的两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温度的改变,相信他们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印象必然印象深刻。再比如教授质量守恒定律时,与其引章摘句地说  相似文献   

20.
没做过的事     
小亮:“妈妈,今天在学校,我因为一件我没有做过的事受到了批评。”妈妈:“这简直太不公平了吧!我要和你的老师谈一谈……哦,那我问一下,你没做的那件事是什么事?”小亮:“我的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