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我为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有控性、自我性和社会性五个特点。自我教育有助于完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自我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德育机制,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调控为主要手段;外部教育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受环境的制约。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已基本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及自我提高的迫切要求,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少大学生思想迷惘而混乱。因此,帮助大学生们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当前高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然而,当前高校存在着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管理模式。为此,需要逐步探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路子,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着重从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意志品质、思维品质,主体能动性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模式和方法都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最终要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内省来实现的。道德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形成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和自我发展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涵及其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及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人翁情感,让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教育手段,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成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那么,大学生自我教育有何作用呢?1.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他们强烈希望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受到…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实效化的本质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满足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使其能自觉地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客观地认识自我,进行正确地自我设计、自我激励与自我完善,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大学生完善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现从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并结合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具体阐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对个体自我的疏离,造成大学生道德自我意识的混乱,影响了他们的道德成长。要提高大学生道德自我意识水平,大学德育应该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培养他们道德自我教育的习惯,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介绍学界部分学者对德育范畴自我教育的界定,强调了德育领域中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从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和智育范畴自我教育的区别出发,提出了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践履、教育过程的自我调控、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等五个具体特征;从道德的本质、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追求等角度论证自我教育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中让大学生走向自我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面对社会环境多元变化,教育理念“人本化”发展趋向,在校学生个性特征愈加明显等新情况、新变化,公安院校现行教育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单向低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等缺陷.培养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探索新知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使学生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境界,这是警察大学生毕业后立足社会、立足岗位的必备素质.公安院校应以国内外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基础,以促进警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胆突破和纠正当前管理教育模式的局限和缺陷,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学生的自我认知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定位,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心理和就业心理。认知结构理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基本特点,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合理的知结构,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调动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强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实际水平,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坚持自我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提高个性修养、提高自我调适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关于"道"和"德"的含义与关系的论述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用丰厚的道德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睿智的道德思维以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实效;要运用元认知理论,扩充道德知识以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强化道德体验以升华高尚道德情感,加强道德监控以铸就成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为切入点,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及自我教育的内涵和特性进行分析,找出两者的契合点,提出了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三自”理论模型及基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中,进行自我教育“明理”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重要环节。在“明理”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道德需求出发,利用学生的道德经验,使学生意识到道德问题的解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此时,学生的需求就会转化为对道德问题探讨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因素中的品德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是进行道德认识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少高职生思想迷惘而混乱。因此,帮助高职生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着重从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意志品质、思维品质、主体能动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应该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问题,通过强调自尊、自我效能感、复原力及自我教育能力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重点着眼于启发和发展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集体建设,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自我教育的参照物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性认知,自我与规范、"为我"与"为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4个维度探讨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容易高估自身道德水平,道德自我与道德规范有一定程度的疏离,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较为明显,道德自我同一性危机逐渐趋重.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个体自身、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自我的理想与信念,道德自省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欠强:高校道德教育以工具性价值为取向,以传授道德知识为核心;社会转型带来价值观念的变迁,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道德认知紊乱责任感消退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且为大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搭建了有效平台。本文主要以广东亚运会、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当前各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压制式"、"包办式"、"片面式"管理的情况和现象,不利于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出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