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平 《江苏教育》2007,(19):1-1
校长需要理想.是因为教育需要理想。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校长与广大教师一样,是人类实现这一理想的使者,校长应该是追梦者,也是理想的播种者。理想是一种竞争力,它可为人们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提供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一种发展力或牵引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厅长霍健康同志撰文《理想的中小学校长与学校管理》,提出“打造‘理想的校长’”这一响亮的口号。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方向盘,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事业的成败。要振兴贵州,要兴黔富民,教育是根本,校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使命,因而打造“理想的校长”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紧迫、特别适时。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校长     
第一,理想的校长要有很强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在心理学中研究很多,在教育学中用的很少。大家都讲校长的能力,讲校长的知识结构,但是,很少有人讲校长的成就动机,讲校长的理想追求。实际上,作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管理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我认为,这是最最重要的。宋代著名学问家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没有大的志向不可能做出大事业来。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校长,胸怀能非常的宽广,志向能非常高远呢?我觉得在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校长     
遇着一位好校长,是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们的共同期待;而当一位好校长,则是所有校长的永恒梦想和奋斗目标。那么,好校长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你理想中的好校长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以下文章便是一线教师心中的好校长的速写,相信您读完这些文章之后,会对您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校长     
理想的校长首先是理想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内行,是一个准教育家,在学校能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无事能思”。 理想的校长上任伊始,总是审视和思考学校的定位。不管学校基础如何,都能从实际出发,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学目标,而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为之奋斗。而不是动辄以自己所短比他人之长,陷入沮丧,或者以自己所长比他人之短,流于狂妄,甚至复制前入或自己原来学校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7.
《教师》2011,(1):14-18
校长办学的智慧来自于学习,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办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懂得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校长才会闪现思想的光芒。交流可以使大家分享智慧,增长见识,交流可以让彼此闻到智慧碰撞的芬芳。  相似文献   

8.
校长办学的智慧来自于学习、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办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懂得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校长才会闪现思想的光芒。交流可以使大家分享智慧、增长见识;交流可以让彼此闻到智慧碰撞的芬芳。为碰撞心灵、活跃校长办学思想,激发办学激情,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本刊特举行系列的校长沙龙活动。《校长沙龙》将致力于沙龙的规范化、系列化、品牌化,着力提高沙龙的水平和层次,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欢迎广大中小学校长积极参加。我们努力将其打造成培育校长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打造成校长喜爱的生命园地。  相似文献   

9.
心目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有独特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办学实践、能产生为社会公认的办学成果;他的思想、理念应该能影响一代又一代学人;他应该是学者、文化人、教育专家;他应该姓“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他应该有宏观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心目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懂管理、会协调、善组织,品质、素养、学识、才能堪称一流,即应该有学问、水平、能力、口才、思想、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10.
袁小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去年,本刊曾以《袁小明:当校长就是创业》为题与这位上海市首位公开招聘产生的“教授校长”对话。本刊今起开设“进才笔记”专栏,连续刊载袁小明的办学历程和治校随感。  相似文献   

11.
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灵魂有高尚卑污之分,自然,校长也免不了有好坏之别.有几种校长,是我理想中的"完美"校长.  相似文献   

12.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围绕一些有关校长的命题进行论战。陶行知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教育思想家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实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办学管校经验,而且针对校长工作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系统了解陶行知的校长学思想,不仅有助于重新思考校长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提升校长的思想境界,开阔其办学视野,增强其领导和管理能力,也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小明 《青年教师》2007,(11):59-63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人们理想中的校长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6,(10)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经常会围绕一些有关校长的命题进行论战。陶行知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教育思想家和具广泛影响的教育实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办学管校经验,而且针对校长工作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系统了解陶行知的校长学思想,不仅有助于重新思考校长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提升校长的思想境界,开阔其办学视野,增强其领导和管理能力,也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指导价值。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他必须有高尚的品行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科学下嫁”…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精通教学业务、具有高超管理艺术的校长,不仅可以管理好一所学校,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可以不断提高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我理想中的好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现实中许多校长忙于行政事务和社交活动“,烟酒味浓”“书卷气淡”,忽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其实,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重心在课堂、在教研。仅靠管理只能管住人管不住心,甚至管住了心也无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唯有引领,才能让教师理解教学、研究教学、爱上教学,才能让教师知道课堂如何上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精通教学业务、具有高超管理艺术的校长,不仅可以管理好一所学校,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可以不断提高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我理想中的好校长是: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的各中学校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了校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问卷设计是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献研究,归纳出教师应该具备的“敬业精神”等12项心理素质。问卷中列出这12项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校长补充他认为重要的其它心理素质,最后请他们对每一项心理素质(包括补充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校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心理素质按重要性顺序为“敬业精神”、“进取”、“创新精神”、“爱心”、“自信”、“成就感”、“公正”、“兴趣广”、“合群”、“耐心”、“乐观”和“幽默”;并且可以区分出五个层次,分别为第一层次的“敬业精神”和“进取心”,第二层次的“创新精神”和“爱心”,第三层次的“自信”、“成就”和“公正”,第四层次的“兴趣广”、“合群”、“耐心”和“乐观”,第五层次的“幽默”。  相似文献   

18.
"心态"这个词儿,方今用者几多,界说未明.我这篇文章里所谓"心态"者,系指同人们有效发挥校长角色作用有关的情绪心理特征.但因为将要讨论的这些"特征"表现在具体校长的"人"身上是有个性而各具情态的,实难以一一尽述.故如物理学演绎"气态方程"时引进"理想气体"的概念一样,假设有这么一个"理想校长",作为我们进行"心态分析"的观照对象,对他的理想心态可作如下的面面析.一、权威感没有自信心就没有心理平衡,这是显而易见的."权威感"不是一般的自信心,而是校长对于自身角色地位的信心.他懂得自己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授权任命的代表,是把握学校办学方向和监督日常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勤勉工作的合法  相似文献   

19.
连禄 《吉林教育》2006,(9):16-16
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对全世界的学校做过大规模的调查,最后评出十所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并非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非常强大或者综合实力超越一般的学校,而在于它们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这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支配他们的教育活动,促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所以,理想的校长应该具备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习海平 《湖北教育》2011,(11):44-4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学生;一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等,都有力地说明一个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人格魅力大的校长,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