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IEC61850是电力系统变电站走向数字化的基础.为了实现对智能电子设备IED的自我描述与配置管理,本文首先研究了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SCL文件类型、SCL配置文件的分层结构、SCL对象模型,然后从IED配置、变电站结构配置以及变电站通信系统配置三个方面来阐述SCL对象模型,配置管理从IED配置管理工具和系统配置管理工具两方面来讨论配置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配置机制、政府配置机制、产权配置机制以及其他一些新机制等几方面,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拥塞程度的敏感性,设计了网购快递企业提供差异化快递服务水平下服务资源专用配置和共用配置两种策略,建立了快递企业服务资源配置策略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两种快递服务资源配置策略的最优条件。结果发现,当共用配置所需最低资源量多于专用配置所需最低资源总量时,专用配置策略优于共用配置策略,当共用配置服务资源达到规模效应的阈值时,共用配置策略优于专用配置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两种快递服务资源配置策略的最优决策结果与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指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源于其效用上的有用性和需求上的稀缺性,它的基本类型包括时间配置、空间配置、数量配置与政府主导的配置、市场主导的配置,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内涵及效率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研究改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草坪与地被植物的配置原则,草坪作主景、作基调及草坪与其它植物材料的配置、地被植物的配置等方面简要阐述草坪与地被植物的配置艺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的作用机理,在对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与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特性是综合复杂性、突变性和不可逆转性。深入剖析风险源、风险传导载体、风险阈值、风险传导路径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4个关键因素,分析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在创新过程中传导的作用机理,并绘制风险传导作用机理图,提出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控制机制,包括创新过程3个阶段的资金配置风险源控制机制和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阈值柔性控制机制。研究结果对企业根据风险传导作用机理实施有效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玲玲  牛文娟  唐凡 《资源科学》2014,36(10):2029-2037
根据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特点,跨界流域经常被看作是由具有自利性和异质性的相互联系的各用水区主体构成。实践表明以流域管理机构行政配置为基础的水资源集中优化配置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问题。分散优化方法考虑各用水区主体的自利性和异质性,是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的可行水资源配置方法。本文以漳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为实例,基于分散优化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配置结果与集中优化配置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分散优化配置模式通过多轮博弈,使系统内各主体的自利因子值相等。系统最终平衡在较小的自利因子值上,形成较优的配置方案。这种配置模式对于地方保护色彩浓郁、跨界水资源冲突不断的漳河流域,比集中优化配置模式更加符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最大化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文章在对成都武侯祠植物资源、群落艺术特点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植物配置的特色、不同植物景物的配置分析、植物配置方式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成都武侯祠植物配置改进方案。通过对成都武侯祠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旨在对其植物应用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都存在明显的时间与空间的不均匀性.为解决这种不均匀性,实现工程的供水目标,将图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东线工程中,界定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网络系统.提出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时间配置与空间配置相结合的网络配置新思路,阐述了东线水资源的网络配置内涵;在分析空间配置与时间配置内容与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的网络配置框架,从而为东线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布局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时间上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文献信息资源的价值对时间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即实效性强,因此在时间上的配置对其效益的发挥影响很大。文献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其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即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文献信息资源数量上的配置包括存量配置和增量配置,也就是对已有信息资源的配置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分布。文献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相互结合后配置的结果,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结构,结构的合理与否取决于配置是否合理,而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资源集合无处不在,建立其元数据标准,是提供资源集合网上服务和数据交换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源集合的概念、现有的资源集合元数据标准及资源集合与资源对象的关系,认为资源集合也是一种资源对象,从而提出可以采用适用于资源对象元数据标准的方法——元数据深度来分析资源集合,从而使资源集合元数据标准的建立更为简单化。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全新概念。因此,探索各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框架与方法、界定并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对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经济学本质出发,结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产生的前提、途径以及界定依据,阐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可再生资源数量变化、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变化和自然资源质量变化三个方面对因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而产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进行界定;最后,以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可持续利用阈值和国家政策红线两个方面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思路,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界定及其核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资源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协奏揭示了管理者通过结构化企业资源、将资源捆绑形成能力以及利用能力为企业创造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首先,梳理了资源主动管理视角下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资源协奏涵盖了资源拼凑和资源编排的主要内容,可以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情境。其次,全方位探析了企业资源在水平、垂直、生命周期的异质情境下资源协奏作用机制的研究发展,厘清了企业资源通过资源协奏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具体机理。最后,总结了资源协奏在异质情境下作用机制的整体关系,并提出了资源协奏作用机制未来研究的方向。对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有助于资源协奏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对促进企业管理者重视资源主动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之一,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资产负债表对于加强森林资源资产监督管理,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考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有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借鉴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中心框架和前人研究成果,从森林资源实体、具有经营权的森林资源和具有使用权益的森林资源三个层面,结合森林资源管理实际出发,提出了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负债的概念内涵,对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核算框架进行了探讨分析,设计提出了森林资源存量及变动表、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等表式,构建了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三层的核算框架。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以若干城市的实践为案例,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和指导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创业资源入手,对新创企业关键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在总结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新创企业资源识别、资源获取和资源开发过程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的动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森林“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飞  姚顺波  刘越 《资源科学》2015,37(2):379-390
利用我国27个省区1985-2012年面板数据,在考虑各地区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SEM模型分别对区域森林资源丰裕度以及森林资源依赖度是否存在资源诅咒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11985-2012年间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而林业政策的转变使得1998年前后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生了改变;2森林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3进一步分析可知,森林资源丰裕度与森林资源依赖度并不具有必然联系,依托森林资源比较优势及在森林资源不丰裕情况下都可形成高资源诅咒区;4在缓解高资源诅咒的过程中,前者应在提升林业产业效率,将森林资源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等方面做出努力;而后者则应该转变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走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强调从整体出发,研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这对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讨论了旅游资源群的概念,分析了旅游资源群的基本特征和空间结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认为展开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开发的基础,是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进而设计出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和开发潜力的表征指标体系,最后以全国佛教寺院旅游资源群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