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正确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极目的,从频率、力度、时机、方式等方面把握教育惩罚的尺度,同时将必要的惩罚与赏识、鼓励等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林英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86-186,107
惩罚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良思想和行为得以及时纠正的辅助手段。教育者在执行惩罚教育时要做好奠定情感基础、控制惩罚量度等方面的公正。惩罚中应坚持慎罚、指向过错、及时与坚定、一视同仁、保持关爱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从奖惩制度、尺度把握等方面谈了如何使用惩罚.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从奖惩制度、尺度把握等方面谈了如何使用惩罚。  相似文献   

5.
曾庆芳 《科教文汇》2009,(23):77-78
在倡导正面教育、赏识教育的今天,教育惩罚由于其积极的教育价值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教育惩罚不当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规范教育惩罚以实现其教育价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雷虹 《科教文汇》2009,(21):67-67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手段之一的惩罚教育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最直接的行为感受。众所周知,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德育的视角转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进行剖析,探求惩罚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手段之一的惩罚教育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最直接的行为感受。众所周知,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德育的视角转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进行剖析,探求惩罚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教育惩罚的目的入笔,就惩罚如何更好地实施进行了探斩.文章区别了惩罚与体罚的区别,要求教育者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认识学生的错误,此外还提出要在惩罚中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要有爱心等.  相似文献   

9.
李娜 《科教文汇》2008,(12):65-65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教育原则不灵验的时候,惩罚成为学校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事情。惩罚教育首先要清楚三点:为什么要惩罚?何为惩罚?怎样惩罚?惩罚要以爱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宽容与惩罚,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宽容的方法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惩罚的方法是抓好时机、慎之又慎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对于学生,最好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惩罚,因为,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11.
赵文娟 《科教文汇》2009,(11):85-85
新课程改革以来,"惩罚"已成为众矢之的,基础教育中教师一味迁让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无法无天的现象。实际上对惩罚教育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只有把奖励与惩罚、欣赏与批评结合起来,教育的意义才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12.
不管"惩罚教育"还是"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只要教师心中有爱,无论"赏识"和"惩罚"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爱心"是"赏识"和"惩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认识到教育惩罚在德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通过明确教育惩罚的适用范围和主体,以及“适度”惩罚来确保这种手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避免社会或家长对该手段的过度使用的担心,学校还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惩罚后救济制度以维护学生的正当申诉权。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他们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教育需要激励,也需要适当的惩罚。在当前中小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倡导激励教育的同时,如何对学生实施适当的惩罚,实施一种"绿色惩罚",则是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小议“惩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玖菊 《科教文汇》2009,(7):100-100
“惩罚教育”与“体罚”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常被混为一谈,不仅普通学生教师对此不能分辨,而且一些教育家也混淆是非。体罚是对人身体的一种攻击性伤害,是一种野蛮落后、不道德的虐待行为。惩罚是一种合法教育方式,对违纪学生来讲,施以适当惩罚可遏制欲望的膨胀和我行我素的行为,能触及学生的内心,调动他们内在情绪,使其从内心区分对错,从教训中学会社会法则并改正错误。但惩罚不当或重复使用,会产生多种不良后果,在实施惩罚时方法必须得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社会上关于教学领域中惩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争论,从人性的理解角度、教育自身的需要角度进行论述,指出惩罚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贺玉兰 《科教文汇》2010,(11):52-53
本文针对社会上关于教学领域中"惩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争论,从人性的理解角度、教育自身的需要角度进行论述,指出惩罚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惩罚不同于体罚   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9.
企业员工越轨行为惩罚机制的数学模型——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行为博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适时惩罚"与"适度惩罚"的企业员工越轨行为惩罚机制的一般数学模型,涉及到惩罚时点、惩罚强度和惩罚成本等多个变量指标的测度与优化,为企业员工越轨行为惩罚机制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框架,能够为企业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定量分析与统计观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爱军 《科教文汇》2012,(21):29-31
惩罚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约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错了要承担什么后果。本文从学生的个性特点、预防学生犯错的有关策略分析了叛逆学生破坏性犯错的原因以及教育中必须施行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