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青是战国时期闻名的歌唱大师,他收留了许多弟子。其中有个叫薛谭的弟子,聪明好学,进步很快。一天晚上,秦青正要入睡,忽然薛谭敲门后走了进来。他说:“老师,我考虑很久,我想我已掌握了您唱歌的全部技巧,所以明日想告辞回乡了。现在深夜打扰,是特来拜谢恩师的。”秦青听到后,非常惊讶。自己并没有把所有的本领都传授给他呀,而且唱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薛谭学唱的时间这么短,怎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呢?秦青沉思片刻,并未挽留,只是说:“你既然已决放低自己才能定回乡,那么明日我来为你送行吧!”第二天,秦青果然在城外的大道旁摆下酒宴,做出为薛…  相似文献   

2.
薛谭学唱歌     
《红领巾》2007,(11):18-18
古时候,有个叫薛谭的人非常喜欢唱歌。他的老师是当时有名的歌唱家秦青。秦青很耐心地教他,告诉他应该怎样发声,怎样唱出节拍,怎样投  相似文献   

3.
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并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了。  相似文献   

4.
先秦的时候,薛谭在当时著名的音乐家秦青那里学唱歌。他自以为得到老师真传,准备谢师而归。秦青也不留他,只是高歌了一曲,使得薛谭马上转身回来,再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3,(25)
有个小青年,名叫薛谭.一心想做歌星的他不远千里,跑去跟随当时十分著名的歌唱家秦青学习演唱技巧.秦青经过考察,发现薛谭是棵好苗子,其音乐资质是自己众多弟子中最高的,于是悉心传授.经过他的点拨,薛谭的演唱技巧突飞猛进,简直是一日千里.他每次跟着老师"走穴",都能博得满堂彩.  相似文献   

6.
《薛谭学讴》是《列子》上的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文中说薛谭向秦青学唱歌,“未穷青之技”而欲辞师回家。秦青为他饯行时“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大惭,“求返,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学讴,浅尝辄止,自以为足矣,几乎半途而废。在秦青“悲歌”之后,他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3,(9):25-25
要说师旷、伊尹的故事带有过多神话色彩,那再来听听秦青的故事。相信下面这个比较还原现实的故事,同样能够吸引你!有个小青年,名叫薛谭。一心想做歌星的他不远千里,跑去跟随当时十分著名的歌唱家秦青学习演唱技巧。秦青经过考察,发现薛谭是棵好苗子,其音乐资质是自己众多弟子中最高的,于是悉心传授。经过他的点拨,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学生应该“晓之以理”,并把“说服法”列在教育方法的首位。然而,秦青的教育却完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列子·汤问》记载了“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学完)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费止,饯(摆宴送别)于郊衢(郊外大路),抚节(轻轻地打着节拍)悲歌(慷慨激昂地唱歌),声振林木,响(回声)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致谢,道歉)求反(同“返”),终身不敢言归。”   这个故事记叙的内容是薛谭学讴的过程,而故事表现的中心则是赞扬秦青高超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音乐寓言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深刻的哲理至今仍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薛谭学讴[选自《列子·汤问》]:薛谭向名歌手秦青学习歌唱,还没把秦青的技艺学  相似文献   

10.
《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的故事,虽仅寥寥五十一字,读来却颇能发人深思。好在其文不长,今录于后: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故事中的薛谭,是一个心浮气躁、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肯继续深造的青年。你看他,跟着老师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老师的本领全部学到手,就自  相似文献   

11.
古时有个名叫薛谭的人,他向秦青学唱,结果没有学精就要走,后秦青以自己精湛的唱技打动了他,薛谭复学,终生不敢言归。读了这则故事很多人都称赞薛谭终生求学的学习态度,而我却认为,知识学到一定程度就要走进社会,学以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间歌唱艺术源远流长,蕴藉深厚,早在春秋时期即已群星灿烂,争辉斗艳。如《列子·汤问》中的秦青与韩娥,便是当时两位技艺超群的民间歌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教化弟子之法是否妥当另当别论,单凭他这种悲歌慷慨、“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男高音  相似文献   

13.
高晓岗 《陕西教育》2010,(12):26-26
如何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是素质教育着力探讨的一个要义,我国第一部教学论著《学记》说的“导而弗牵,强而弗达.”则给我们指出一条明确的途径。“薛谭学讴”的故事就是运用此法启示主动学习的一个范例,薛谭随秦青学唱歌.经过半年的学习.薛谭自认为长进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14.
《列子》上有一则薛谭学艺的记载: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相似文献   

15.
文言趣读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相似文献   

16.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相似文献   

17.
读过《列子》一书的读者,大概都不会忘书中“薛谭学沤”这则胜炙人口的故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突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行。秦青弗止,钱于郊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虽只寥寥五十余言,读来却意味隽永。尤其对负有教书育人之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则更有着不尽的启示。我们在赞叹秦青“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演唱技艺的同时,更为他那种欲“擒”故纵,以“技”服人的教育方法所深深折服。关键时刻“露一手”,远胜过道理万干。薛谭闻之而“乃谢求反”,乃至于“终身不敢言归”,应该说正是…  相似文献   

18.
薛谭学讴     
魏永霞 《阅读与鉴赏》2006,(11):37-37,71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于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相似文献   

19.
为人师者,大概总希望能给所教学生留下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无所不精的印象,以赢得信赖与崇拜。而如何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进而赢得他们的"芳心",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列子》一书记载的一则"薛谭学讴"的故事写道:"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相似文献   

20.
分解·开掘·鉴别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梅广存何咸钧供料作文中,对于给定的材料而言,如何迅速而又准确地进行多角度立意呢?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而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