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陇东南地区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范围包括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四地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我省意义重大。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南经济社807301073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陇东南发展论坛”首次会议于年月日在我院举行,会议期间,省内外专家、学20011130者和四地市领导通过对话、交流,针对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少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现将部分专家和领导的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甘肃陇东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要做好以下工作: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制定和完善课改方案,使其适应陇东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完善农村校舍及教学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东南毗邻陕西,四川等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陇东南应充分运用其经济发展的边缘效应,按照市场动作的规律,将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安排到关中经济圈和陕甘川毗邻经济圈之内,摒弃行政区域的限制,以经济区域的协作与分工来组织和规划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陇东南是甘肃省人口相对稠密,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陇东南广大的区域内,目前只星状分布着天水、西峰、平凉等少数城市。城市的稀少和城市结构体系的不完整,累积、激化了社会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许多固有矛盾,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实际来看,该地区部分县域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一些县、市已具备了发展小城市或向中等城市升级的条件,因而应积极争取设市和升级以推动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陇东南文化投资环境的改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投资环境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掘利用陇东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陇东南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进一步修复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线路;让投资者和旅游者充分了解陇东南丰富珍贵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文化投资环境,吸引大批投资者、旅游者前来投资和旅游。  相似文献   

6.
天水是陇东南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然而与省内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天水经济发展的步伐却显得滞后,从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还只相当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陇东南地区位于世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分界线的秦岭西端,属我国华北、华中、蒙新、青藏四大动物地理分布区的交汇地带,鱼类资源比较丰富。有鱼类82种,隶属于56属12科6目。其中野生鱼类72种。渭河水系有19种,嘉陵江水系有44种,两大水系鱼类相似性指数为30.51%,区系构成非常复杂。通过对陇东南地区鱼类的地理分布及有关分布情况的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了陇东南地区鱼类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农副产品经济是陇东南地区的优势产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陇东南地区的农民最先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对市场价格引起的经济机会作出了灵敏反应.他们通过对农副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副产品的供给能力,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同时,在更深层次上看,农户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对开拓农民视野,培育市场经济意识,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进二元经济的转型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陇东南地区农副产品经济的增长趋势明显减缓.特别是中药材类、果品类、大路蔬菜类农副产品相继出现的市场滞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地区经济的活力和发展进程.本文主要讨论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恢复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因能源和环境问题,发展生物质洁净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陇东南地区植物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利用植物生物质能的物质基础。尽管陇东南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市场化还面临着一些障碍,但开发引进、推广应用植物生物质能转化技术还是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经典区位理论出发分析影响陇东南投资环境的区位优势和劣势,认真审视陇东南的独特区位,从整体上改善陇东南的投资环境,从引进内资起步,使市场具有集散优势,构成集聚经济;进一步提升区域投资引力,在陇东南四地市之间建立非核心式合作。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能源将农业、绿色、环保观念充分融合,也因为低成本、低污染以及碳平衡等原因成为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以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草谷比法、折标煤总量法、能源潜力法分析出2014年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资源量达3752.47万吨;15年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且主要分布在伊犁、喀什、阿克苏等地区,各地、州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总体呈现出"北疆丰富,向南递减"的阶段分布特征,且类型具地区集中性,这有利于重点布局产业化生物质能资源转化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陇南书院是道立书院,由巩秦阶道兵备道董文涣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创建。光绪三十年书院废止,改设学堂。陇南书院以治经与治事并举的实学为宗旨,加上有"陇南文宗"之称的秦州鸿儒任其昌主持,使之成为甘肃著名学府,对以秦州为中心的陇东南地区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以书院为导源形成了不少地方名校;二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三是倡导了一种经世致用的学风。  相似文献   

13.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区较为落后,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交通设施不完善。甘肃在抗战之前只有一条西兰公路能够与兰州相通。抗战时期为了能够促进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抗日战争运输需求,政府对甘肃的交通进行了开发与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抗争时期甘肃交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铁路、公路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甘肃交通建设对抗战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生物学重点学科是在动檀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陇东南地区各种生物资源为主耍研究对象,研究方向主要有资源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和资源动物学。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学科已逐步形成一个以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互为补充,学术结构较为合理,研究特色较为鲜明,在陇东南乃至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基础应用性学科。  相似文献   

16.
陇东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其它众多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可谓"璀璨夺目,类型多样";又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东接关中,西通兰州,敦煌,南连四川,北达塞上,是中原,西北,西南,内蒙四大旅游区的结合部和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7.
采用β多样性指数中的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法对甘肃陇西黄土高原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陇西黄土高原41种两栖爬行动中,属东洋界16种,占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的39.02%,古北界15种,占36.58%,广布种10种,占24.39%,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相当,明显反映了该地区区系成分的过渡性质;从陇西黄土高原向陇南山地、陇东高原的生境变迁中,属间、种间更替相对比较缓慢;陇西黄土高原和陇东高原属间、种间分化和隔离较小;陇西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的相似程度最高,物种组成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秸秆——肥料——种植"、"秸秆——饲料——种植"、"秸秆——沼气——种植"、"秸秆——食用菌——养殖"等四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循环农业中的多重效益,提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功能理论及各国发展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各自的特色时,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与其配合,实现良性互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又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而承担着高等教育功能的地方高校则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经济区内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内地方高校要立足<规划>总体要求,自觉树立开放办学的思路,通过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天水师范学院作为区域西部和甘肃陇东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陇东南地区的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个私企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等各项指标在经济成分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初创阶段的问题非常多,主要存在着所有制方面的体制性障碍、市场准入难、资金不足、企业家及其员工素质差、管理模式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