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儿歌配乐朗诵活动中,教师利用音乐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诗歌,再借助相应的儿歌(诗歌)图谱,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自主欣赏、感知儿歌本身所富有的音乐性节奏特点,激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儿歌内容,提升幼儿的有节奏地朗诵儿歌的能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正>歌表演是把歌唱溶于舞蹈之中,让幼儿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理解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边唱边表演的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在歌声时用动作来加以补充,下面谈几点在歌表演中提高幼儿的自主表现力的策略。一、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是提高幼儿自主表现力的动力陈鹤琴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了解了幼儿兴趣,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3.
对幼儿进行音乐特长的培养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它以幼儿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理解音乐的意义为特征,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及兴趣为宗旨,以达到激发幼儿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情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让幼儿增加审美体验为目  相似文献   

4.
音乐律动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增进幼儿音乐活动情趣的体验,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动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高效教学手段,幼教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游戏化的韵律活动,通过营造游戏情景、合理的语言引导以及开展游戏竞赛等手段来提升韵律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动手能力,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邵莹 《成才之路》2014,(30):I0011-I0012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方式之一,我国优秀的音乐瑰宝更是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优秀作品,但在西方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双重挤压下,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师在选择民族音乐作品过程中就要注意音乐作品的适宜性、趣味性、教育性、统一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创新,满足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需要,促进音乐教学不断完善。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学的游戏化,有利于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幼儿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提升游戏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歌唱行为是幼儿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够提高幼儿音乐能力、满足幼儿自我表达需要、激发幼儿想象力和丰富幼儿生活世界。幼儿自发性歌唱行为具有自娱性、情景性、突发性和片段性及整体性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专门的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创设自由、宽松的音乐环境来实现幼儿自发性歌唱行为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绘本《蛤蟆爷爷的秘诀》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绘本"画面蕴含神秘感""情节层层深入,富有一定的惊险性"的特点,尝试以逐图阅读、自主阅读、亲子阅读、集体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通过以提问引发幼儿猜想,激发幼儿自由讲述欲望。同时,用恰当的音乐进行烘托,让幼儿感受故事意境,并在课件中制作动态标志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的运用,幼儿在积极思考、大胆猜想、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中理解了故事,同时获得了相应的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价值,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并用多种方式表达表现,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开展歌唱活动,应根据歌曲特点及内容合理地利用图谱,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幼儿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马闻泽 《课外阅读》2011,(10):378-378
在进行全方位素质培养的今天,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对幼儿实施美育,实现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幼儿音乐能力培养可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通过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活动中,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融合,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期摸索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质的要点。教师可用何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探究性?怎样用音乐自身的特点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如何来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阐述了影响幼儿探究的因素有:教师的选材、对幼儿音乐学习的了解、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性的方法有: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引用有效的提问,详细地论述了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融合音乐与探究性的策略及教学例说。通过教师的实践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使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成为愉悦性、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呢?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钢琴伴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钢琴伴奏不仅和歌曲教学活动密不可分,而且在律动、舞蹈、音乐欣赏等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将直接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以及幼儿音乐兴趣的产生和音乐创造性的培养。所以,钢琴伴奏对提高音乐教学活动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钢琴伴奏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将直接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所以钢琴伴奏对提高音乐活动的效果有积极作用。一、表现力强的钢琴伴奏能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音乐活动中,除了教师的语言启发外,钢琴伴奏能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教唱《大雨和小雨》时,我开始只是采用简单的分解和弦来伴奏旋律,要求幼儿跟着琴声唱出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对比,但幼儿的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因其表现手法、操作材料的多样性、多彩性,使之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的话"?我认为不仅需要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还要对幼儿绘画心理的理解与开发,对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正确引导与充分挖掘,将创意、个性的培养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点,通过对幼儿美术活动恰当的指导,建立正确的儿童美术发展观,促使幼儿的美术表现力不断提升。因此,我利用自己带大班美术教学的契机,尝试进行水粉画教学试点,通过引入丰富的绘画手法、材料等,开拓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从而达到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其对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手,从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引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及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三方面论述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晴妍 《学周刊C版》2019,(18):169-169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可以推动我国的发展,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习惯、素质,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摇篮,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对节奏有所认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的深入落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促进幼儿和教师双方有效发展的良好途径和策略。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幼儿的潜能和参与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促使幼儿自主、自由地进行探索和感悟,使幼儿对音乐形象、音乐元素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幼儿的表现也更加具有个性化。本文立足幼儿游戏化的学习特点,在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实施中实践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许丽萍 《早期教育》2012,(12):49-50
民族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音画、音诗、音话、音律、音游等五方面出发,探索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多元策略,使得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更易于被幼儿接受,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