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鸿建 《视听界》2006,(2):17-19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给新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新闻是变迁的记录。”记录变迁,也就是记录历史了,所以就有人形容新闻为历史的秒针,今天的一条条新闻,也就是明天的一页页历史。这也就是说以真实性、即时性为其生命的新闻,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了。既然记录的是变迁,记载的是历史,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自然就得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我们就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到历史的流程中去考察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高屋建瓴地去挖掘其新闻价值。一、以历史的眼光,去透视新闻现象,观照新闻事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让今天的新闻在明天…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存在着会议新闻多、领导人活动报道多,报道基层少、报道人民群众的活动少;报道领导新闻视角多,群众新闻视角少;新闻工作者浮在上面多,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少,了解民心、民意、民情少的问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事,身子才能下移,视角才能下移,才能以百姓的视角看问题、想事情,才能以小见大,采写出的作品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发生在基层的实事,才能真正把群众关心的事情与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也才能写出更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
雄鹰在捕捉猎物时有“盘旋”“俯冲”两大独特的本领。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要象雄鹰一样去发现、捕捉精品。记者在平时的新闻实践中,首先要用“盘旋法”去发现新闻精品。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犹如一只高空盘旋的雄鹰,时时俯视着大地。要保持持久的居高临下,就得练硬翅膀。有一双过硬的翅膀,才能遨游长空,搏击苍穹。过硬翅膀的力量源泉在于知识。正象江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的“新闻战线的同志,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业务根底上,老老实实地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有了过硬的翅膀,还应具有坚韧的耐性去观…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军事新闻宣传的性质和任务对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提高综合素质和采编能力,才能担负起神圣的历史责任。我感到,要提高军队新闻工作者的采编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五种意识:学习意识、基层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贾岳  储靖农  王燕兵 《今传媒》2007,(11):65-65
一则小故事令人在感动之余也深受启迪,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由此想到的是媒体报道新闻的四种视角:俯视、仰视、斜视和平视.  相似文献   

6.
心与百姓共跳动刘绩辉我们总说新闻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究引导的艺术。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颗和老百姓共同跳动的心,这样才能通过自己采写的稿件,通过自己潜心经营的版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愿望和情感,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生活。一我出生在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7.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党报记者自然要讲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党报记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指导,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辱使命。既要把鲜活的社会新闻抓上来,又不要对有些新闻进行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党报记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一、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8.
鄢琦 《新闻前哨》2000,(7):39-39
新闻摄影记者要想不辱历史使命,成功地记录下当代这段伟大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夯实知识根底。在努力掌握业务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读一些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科技知识,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党的新闻工作。 打好知识根底,首先要讲政治,要政治家办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讲到:“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才能在新闻领域里得心…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家说过: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则是昨天的新闻。生逢盛世,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理应写出更多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 把握主旋律才能出精品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高屋建瓴的气魄,从大局去理解和审视现实生活中的焦点和敏感点,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留下新闻精品。《忻州日报》从1984年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始终绷紧了这根弦,特别是从1998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精品生产的前提、动力和保障;新闻精品生产彰显新闻职业道德风貌并促使其向更高境界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更新新闻理念、注重文本创新、强化新闻叙事功能,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1.
9月27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19名新闻工作者喜获殊荣。其中荣获长江新闻奖的10名,韬奋新闻奖的9名。我市重庆晚报姜春勇同志获第九届长江韬奋新闻奖。这是我市新闻工作者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黄河新闻启示录》 《黄河新闻启示录》一书,南晓明主编,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省委书记胡富国为该书题写了书名,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光祖写了序言。该书收入了首都及省城新闻界的专家、新闻工作者对《黄河新闻》研讨的学术论文及黄河电视台新闻同仁自己撰写的记述,反映了《黄河新闻》的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新闻界,优秀的新闻作品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少。每年评选出的中国新闻奖都是精品佳作,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的获得者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都是全国几十万新闻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应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这是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有争议的话题。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相似文献   

15.
王玉芬 《青年记者》2007,(22):130-130
作为一名站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贴近"原则,才能不断赋予新闻工作以新的内涵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马琴 《新闻前哨》2014,(6):20-20
随着传播格局的不断变革,受众对新闻工作的贴近性和服务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文件新闻、复制新闻已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会扑下身子、努力靠近,到一线去、往基层走,新闻的生命力才能越来越旺盛.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编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历史与新闻的融合运用。对于党刊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如何在新闻工作中正确认识历史、运用历史、讲好历史故事,是新闻工作者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新闻与历史的良性互动,可以为宣传报道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8.
李沙 《新闻世界》2013,(11):206-207
回顾"政治家办报"提出及发展的历史,意在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工作者需要长期坚持的。只有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坚持好党性原则,才能服务好大众,使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协三项大奖评选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19届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10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7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19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长江韬奋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之后,法制新闻的报道任务加重,同时,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对法治新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新形势下,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策划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加强法制新闻报道的策划,引导社会对法治的认知,提高读者的法律意识,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法律素质。 法治社会与人治社会的区别在于一切依法办事,按照法律已经设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