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顾六平 《科教文汇》2009,(32):86-86
切实开展好校企协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校企合作中观念的转变,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实习基地,"产学研"工作,设立奖励金和培训室,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付震 《科教文汇》2011,(21):61-62
在众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订单培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从校企不同的视角,修正了对"订单培养"的认识,然后从"订单培养"的各个流程入手,阐述了各环节中,学校和企业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从而更加明确"订单培养"对学校和企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办学为例,总结了在实施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两个典型案例,探索了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运作模式,探讨了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支持、创新多元办学模式、更新观念等三个方,指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思路,以便好地进行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笪林梅 《科教文汇》2012,(16):165-166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满足软件企业的需求,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必须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加强课程建设、采用多种校企合作形式、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良实训基地等途径,将校企合作融入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现学校、软件企业、软件专业学生的"三赢"。  相似文献   

5.
黄国容  黄慧玲 《科教文汇》2013,(15):119-120,122
通过几年来的校企深度合作,实行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专业+校中厂"专业建设模式。校企共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组双师团队等措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施"订单培养、做学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如何在"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共育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内涵,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宗运  于敏 《科教文汇》2010,(35):21-22
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通过校企合作,提出构建学校与企业学分互认制下的"立体就业"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全过程技能培训,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是产业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实践中,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紫浪装饰装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紫浪"订单班。通过实施三届紫浪订单班,不断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加大企业、学校资源的投入,完善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双主体互动,校企共赢"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中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也是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可以更好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共赢合作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我院创建国家示范校过程中在数控加工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中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发展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现阶段校企的交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无法完全充分体现其作用。本文将分析现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加入学校管理和学校反馈企业教学两方面出发,探索校企合作的改革措施,寻求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它必须建立在校企共赢的基础上,由"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去组织和实施。因此,依托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与行业共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校企合作,开发培训项目,全面提升综合培训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引进企业”是重要的模式;校企合作能产生规模效应,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文章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形成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议:校企合作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企合作要以校内教育为基础,校企合作还要着力提升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校企合作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树金 《科教文汇》2012,(24):62-62,72
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天水华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校中厂"形式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例,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中厂"的建设内容、合作模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校中厂"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由于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中厂",将企业的实际生产现场引入校园,对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杰  邓利民  赵颖 《科教文汇》2012,(28):180-181
针对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学生“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制度。提出了基于企业需求的“N+I”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使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生产无缝化对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莹 《科教文汇》2013,(23):40-40,48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所蕴含的潜力不言而喻,动漫产业的发展推动着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育逐步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着转变,为了达到动漫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各大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开始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之路。本文正是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典型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周良焜 《科教文汇》2013,(27):204-204,206
“八项规定”从细处着手,针对当前问题和弊病,一针见血,是改进工作作风、改善群干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八项规定”的落实将营造一种模式与氛围,为企业的廉政建设注入新内涵。我院作为江西省甲级交通设计企业,并且伴随着江西交通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其资产和利润逐年增加,可能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八项规定”对企业的廉政建设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与企业的廉政建设相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波 《科教文汇》2012,(19):28-28,35
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题,阐述了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途径,提出了构建"政-产-学-研"多元系联合培养人才思想,介绍了河池学院坚持"学以致用、有发展后劲"教育理念,开展"主题多元化、形式多样性校企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宁波地区的集群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资源与能力约束的现状。在产业集群原有产品协作的基础上,从增强集群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提出了产业集群协作创新战略模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了资源共享、制度与机制、社会氛围、网络技术体系等多个层面的集群协作创新问题,并探讨了网格化协同创新支撑平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陈诗慧 《科教文汇》2013,(12):127-127,136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对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一直以来探索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引入到顶岗实习管理中,从项目申请、评价审批、执行和控制、自我总结、终审考核等方面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三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主要做法包括发挥传统优势,创新办学内涵;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合作”、“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三农”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多种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地方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创新保障机制,发挥科技为农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