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 对于国家形象的定义,鲁宾斯坦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人或群体传达给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信息"①.金灿荣则从形象接受者的角度提出国家形象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侧面,客观形象(image)是多数人认同的、相对固定的心理记忆,而主观形象(perception)指的是个体主观的知觉,多个主观感觉的集合构成形象②.法国学者巴柔则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研究形象,他认为国家形象应该包含文化和社会两个侧面,即形象是"在文化中,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一国认识的总和"③.因此,国家形象的研究是对一国现状和国家实力的整体认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动漫角色造型所塑造出的动漫形象是设计者主观意念和想象中创造出的客观形象。它们被广泛应用和表现在动漫、游戏、动漫插图和电影等领域中,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一体化日益加深、国际传播日趋发达以及国际舆论效应日渐凸显的数字信息时代,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来说,国家形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主观印象,国家形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性格特征、文化气质与行为方式的心理预设和认知判断.正面的国家形象往往使人愿意用同情、理解、和善的态度与方式去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信息和行为;而负面的国家形象则会使人们对该国及其民众相关信息与行为的认知和评价无形中带有刻板印象、排斥甚至敌意.所以,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不仅可以增强本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该国政府处理国内、国外事务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并增强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东西,它的评价主体是传播对象国的受众或广大的外部受众.外部受众大都通过所在国的媒体了解某个国家的信息,而所在国媒体的信息内容除了一小部分为自采外,大部分转引自被报道国家的媒体信息.这就道出了一国新闻报道与该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一、政府形象、信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政府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它的最终形成,不仅取决于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于公众的主观  相似文献   

6.
刘瑜  吴国娟 《新闻世界》2011,(8):314-315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以一抹极具特色的中国红掀开人物展示篇章。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公关的名义,将镜头对准自己,源自个人,却映照全体。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探讨与思索,中国正通过主动改变的话语体系改变西方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刻板印象,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中国符号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全球媒介信息中,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未来中国发展要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7.
大众关于粉丝的印象,大部分来源于媒介的呈现,粉丝的媒介形象以存像的状态连接着客观现实与主观想象,成为大众认识粉丝的重要渠道与参照框架,但媒介建构的粉丝形象并非简单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局部地反映某些事实.本文从媒介呈现和主观现实两方面入手,探究传统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如何呈现粉丝媒介形象并最终给大众留下.主观想象,研究发现媒体所建构的粉丝形象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整合的结果,而大众的主观现实带有时代烙印和主观情绪,造成粉丝的负面形象深入人心,引发圈层代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张娜  徐艳力 《青年记者》2007,(12):113-114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国家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西藏发生的"3·14"事件再一次表明,西藏关涉中国核心利益,西藏形象不仅影响西藏发展稳定,也关系中国国家形象,影响中国发展稳定大局。"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电视台的不少栏目常常因为主持人的走红而家喻户晓。主持人是公众人物,主持人的形象也自然地受到关注。主持人的形象是与受众评价相联系的一种观念,是主持人的表现与风格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反映。主持人的形象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公众形象。节目主持人在关注自我形象时,既不要因为少数公众的主观评价而妄自菲薄,停步不前,也不要因为多数受众的客观评价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相似文献   

11.
形象必须要经过传播,才能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形象.国家形象唯有在对外传播中才能真正塑造起来.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成了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传播手段. 中国的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舆论中所形成的形象,即他人认同".①这也就表明国家形象是一种外在的"评价和认定",是人的一种主观观念和认识,是可变化的,存在着差异和不一致性.换句话说,国家形象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理解的,它"既不是由该国的客观现状所决定,也不是由该国的自我标榜所认定的,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承认,而这种认可和承认又深深根植于认知主体所置身其中的文化知识结构或共享的意义符号系统".②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的形象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形象报道。构成这种新闻形象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就是新闻摄影的内容。内容又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的因素是题材,主观的因素是主题。因此,我们研究新闻摄影的内容,无非是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铁云  张昆 《编辑之友》2021,(11):63-69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一种拥有欲望、情感和信仰的非理性存在物.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家形象在根本处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理念立场、经验知识及媒介技术的参与,处于潜隐状态的非理性因素也时刻共在并作用其间.然而,既往关涉国家形象的学术生产,却大抵是沿着"理性人"的先验逻辑展开的,相对疏忽了人性和文化结构中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在国家形象生成中的介入,抑或注意到诉诸情感和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对国际议题的表达,但此种注意多停留于经验主义路径,超越实用主义和行政范式的理论思考则较为少见.基于此,文章回归理论视野,从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科知识出发,讨论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及其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刊物的形象一、刊物要有良好的形象一个人有他的形象,一本刊物也有形象。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关系到一个人的办事效力、信誉,甚至于前途。刊物也如此。一本刊物有了美好的形象,能招来更多的好稿子,能团结更多的作者,能提高编辑部的声望,能吸引更多的订户。形象如何,看起来似乎是主观的东西,是主观的印象,实际上是客观的,是社会行为产生的效果。北欧航空公司一个部门的经理在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时打了一个比喻,说一名青年男子去追求一位小姐,如果他只是对小姐大献殷勤,一个劲地诉说自己如何崇拜她,如何喜欢她,这不是公共关系,这只是“推销”;如果他把精力用在修饰自己的外部仪表和风度方面,在小姐面前举止谈吐都  相似文献   

15.
一、刻板印象对国家形象传播的消极影响 最早提出刻板印象的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上个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借用传播史上"铅版化(‘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而一成不变')"这一印刷术语,形象地传达出刻板印象的认知心理特征.即使随着时代变迁,某个群体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刻板印象的僵化模式依然使认知主体对客体的新变化"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象的内涵已被许多学者阐释过,凯文·林奇(Kevin ynch,1960)在其著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公众印象,是多种印象的综合.笔者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既包括城市的道路交通、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物质形象,也包括城市的人际关系、法治水平、道德水平、文化品位、艺术追求等反映出来的城市的精神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激发和维系人们对于城市的积极想象,从而产生对城市的积极评价和消费欲望.相反,城市形象受损则激发出人们对城市的消极想象,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都将受到贬损.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形象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为及国家本身是否完善,是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内涵,但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影响公众舆论,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影像表达的话语策略,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人物从符号变得真实,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进而增强国家形象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张昆  刘爽 《现代传播》2023,(2):58-66
以“寰球民意指数”(2020)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估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如何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发现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较为复杂,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较好,但都普遍认可中国既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又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一种不平等的经贸行为、中国是南非最大的竞争国。证实了接触新闻报道、收看影视节目对南非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国外主要媒体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他者"眼中的中国,从而更好地为传播国家形象服务.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长期以来高度关注中国,其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通过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多样的中国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本文梳理并分析了1963年之后各个时期NHK制作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并尝试探索如何通过电视媒体更好地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