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同编辑客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编辑活动的外在的具体形态。编辑社会关系,即主体同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编辑活动同在的隐形形态。两种形态在整个编辑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相互交织的影响,体现了编辑活动双重形态的作用和意义,为我们从整体意义上认识和理解编辑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在我国兴起以来,众多学者对编辑活动有过论述,视角各异,各有所重。但大多着眼于编辑活动的客体来进行论述,编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的创构活动,不仅包括文化客体,更有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劳动,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编辑活动的主体即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关系,对揭示编辑活动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而在作者、编辑、读者三者关系互动中,编辑是其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它具有联系沟通的中介作用、组合加工的优化作用和把关引导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编辑主客体是编辑活动中的主要构成对象,也是编辑文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编辑主体是指具有合理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相融合的能够对出版物这种精神产品进行选题、组稿、加工、编排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的设计者。编辑客体是编辑主体业务活动的对象,是为编辑主体所接受、认同的并由读者共同参与创造的具有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二者的关系是在编辑工艺流程中通过评价、鉴赏、选择而形成的。编辑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制约着编辑主体的认同尺度。  相似文献   

4.
浅谈编辑工作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在整个社会文化网络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它在出版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就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而言,编辑、印刷、发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其中编辑工作是基础,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编辑主体复杂的思维活动。编辑主体思维活动规律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思维、选择性思维、超前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协调性思维等方面。充分认识和把握编辑思维活动规律,对促进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意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编辑主体必备和追求的思维,它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或缺。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发散性、灵活性、超前性、批判性等特点;对精美的精神产品发现和加工的过程必然要求编辑主体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7.
潜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潜科学引入编辑学研究领域,对编辑活动进行潜科学分析,可以看出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活动的过程、编辑活动的结果,都具有明显的潜科学性质。这一研究活动开辟了编辑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对于编辑主体创新意识的研究,在出版界正深入进行着。但是,许多论者只停留在对编辑个体的活动和编辑技艺上,而忽略了从整体上对编辑主体能动性与创新意识的研究,笔者试图对编辑的主体作用与创新意识做以轮廓性论述。 一、编辑的主体作用 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始终在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能动作用。编辑主体的这种能动作用已经被普遍承认。这不仅因为编辑主体在这种主观能动的作用下,编辑主体在整个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便有必要对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进行一番探究了。 第一,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看,编…  相似文献   

9.
编辑主体是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客体是编辑对象-稿,编辑过程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轨迹,编辑主体是指编辑过程中编辑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组稿是从期刊到作,再由作到期刊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组稿过程中发挥编辑主体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主体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体,在编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编辑作为编辑主体,应当具有主体意识,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存在和作用,作为编辑主体应尽的职责,作为编辑主体应具有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编辑活动不仅是选择、优化文化成果的活动,而且是参与建设、整合与重构社会文化体系的活动。其在社会的文化继承、积累、创造过程中的实践表明,编辑活动是文化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这一渠道中,编辑活动制约着文化传播的速度、方向和质量,以及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供需要求的满足程度等。编辑者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作为编辑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操作者,是通过具体的编辑程序和编辑行为来体现其对文化传播的调节、控制作用的,其劳动是促成大众传播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编辑决策研究断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辑决策贯穿于编辑活动始终,是编辑学的关键范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编辑决策的一般过程与普遍原理、编辑决策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编辑活动史上编辑决策的现实启示;必须创新研究方法,凝练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编辑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13.
人的情绪常态化表达、宣泄不足,容易发生心理疾患。编辑作为现代文明传播的中介,期刊质量的直接把关者,责任重大,并承受着来自职业、社会等多方的压力。近年来高校编辑心理异常化现象呈逐年升高趋势。编辑心理常态化,对期刊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造成高校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的原因有:学术质量要求规范性强、工作重复艰苦、劳动成果隐匿、外在给予的社会性压力等。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主体现代化是指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编辑主体在编辑意识、编辑素质、编辑手段与技术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包括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编辑从业素质的现代化、编辑手段与技术的现代化等方面。编辑主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创新而不断产生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论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一项以创造社会审美价值为目标的脑力劳动,自始至终充斥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刊物保持持久生命力和特色的基础,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保持刊物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不能因坚持原则而扼杀个性,也不能因过分弘扬个性而忽略原则。二的有机统一,是办好学报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学报编辑主体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主体的思想观念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出版的整体质量。当代信息科学及相关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及,促使编辑主体紧跟现代化的形势要求迫在眉睫,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者应对编辑主体现代化的内容主体意识、人格素质及编辑手段进行研究,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编辑的现代化,使学报能迅速地反映和传播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实践现代性是编辑实践价值的最终体现。起步于创造社诞生时期的郭沫若的编辑实践,无论是从编辑手段,还是编辑结果来看,都能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其中,创新意识、晶牌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是其现代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门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出版社推行企业化管理的重要一环。为此,出版社要确立自己的发展愿景,让每个编辑都朝之共同努力;淡化编辑部的部门分工,以便实现图书出版的板块化、系列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发出版资源;实行编辑队伍分流,确保选题策划的质量;借鉴"面条式组织"管理模式,对编辑进行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编辑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是编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方面,编辑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编辑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认识编辑的本质、作用、过程和创新,对编辑活动与社会发展和谐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