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自1644年至1840年的197年间,安徽有191年发生水灾,170年发生旱灾.此外,还有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灾害发生频率,与清代以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清代前期安徽自然灾害呈现出4个特点,即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发生极为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很强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2.
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径流,民国时期安徽江淮流域自然灾害众多,灾害发生的高频率和地域性特征使安徽不得不重视水利建设.民国时期安徽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水利行政得到统一,水利事业管理日臻完善,救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一时期以"治水救灾"为主的水利建设对缓解安徽罹灾甚重的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安徽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政府对水利事并非真正重视,水利建设有计划无事功等.探索研究民国安徽水利建设事业对我们今天水利事业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中叶,上海响应国家号召,在安徽皖南广大地区建设小三线后方基地,至1988年全部无偿移交安徽,历时24年,对安徽特别是皖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008年国家出台文件,指导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并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安徽为此成立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转移企业。两者发生在不同的年代,都对安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三线建设的得失结合当前实际对更好地建设皖江示范区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云程 《学语文》2012,(6):31-33
探究题是直接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题,自从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探究性试题后,高考试卷中"探究性"试题有愈来愈红火的趋势,甚至在有些省份已经成了必考题。2012年又有新课标全国卷、安徽、福建、湖北、四川、江苏、辽宁、天津、浙江、江西、北京、山东等12份考卷考了探究题,分值为5—10分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探究题的提问方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命题方向的变化,无疑对教师日常教学具有着直接的引领作用。下面以2004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就试题亮点部分,与读者一并赏析。一、转换试题呈现形式,侧重对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考查中考物理试题从形式到内容上做必要的变革,是中考试题的必然发展趋势。例1 (2004年安徽第4题)我国现有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请你以其中一种(核能发电方式除外)为例,说明该发电方式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例如,核能发电: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  相似文献   

6.
1904年3月,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等人,深感安徽风气闭塞和宣传爱国、鼓吹革命的重要,便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在《俗话报》创办期间,我国对美关系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人民反对1904年的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另一件是在反对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性的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相似文献   

7.
纵观2012年安徽文综卷历史试题,贴近教科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鲜明的时代感;材料的选择和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适度体现了安徽特色;首次尝试开放性设问,采用分等赋分。  相似文献   

8.
柏文蔚(1876---1947)在署理安徽都督期间(1912年4月27日至1913年6月30日)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对安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安徽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宋代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安徽境内发现了较多的先秦有铭铜器。截至2010年8月发表资料,安徽出土先秦有铭铜器共二百四十三件,其中宋代三件,20世纪以来出土二百四十件。出土地包括寿县等二十五个地区,其中寿县出土最多。通过收集整理安徽出土铜器的文献研究资料,对安徽出土的有铭铜器进行了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0.
以来自安徽池州的102名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认知方式。结果表明:初中教师认知学生心理特征的方式主要有观察、产品分析、个别谈话、家访和向同学或其他教师调查等。观察、产品分析相对运用较多,家访、向同学或其他教师调查等相对运用较少,问卷、测量、查阅资料等其他方式则未有教师运用。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方式的数量主要为一种或两种,较少采用多种方式,总的来说方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1.
又过了一年新春,搜罗内心对故乡教育同仁们最想说的话,就是安徽人办教育的胆子能否更大一点。历史上,安徽不缺胆子大的人,从曹操、包拯到大包干的小岗村民,安徽历史上办教育也不乏胆子大的人;但近些年在安徽的学校走一走,感到大家的胆子还是小了点,尤其是2014年到过安徽多地,这种感觉更是明显。由此想到1985年前后,安徽的私人办学、职业教育都有一些胆子较大的人向前冲,但后来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限制,缺乏后继者,这股潮流也就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安徽深受土匪之害,匪徒遍地横行,股匪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对当时的安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民国时期的安徽土匪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其成因也受到安徽地理环境、民风传统、自然与人为灾害等等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异步教学研究》2009,(5):28-28
1987年4月黎世法著《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年6月黎世法著《论中学教育方式最优化》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全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实验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这一时期的安徽高等学校存在规模小、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办学方式不甚规范和专业设置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等诸多不足,但仍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推动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安徽工业趋势路线图及其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和安徽产业结构的特点存在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安徽省工业经济有了较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近代以来更是连年不断。究其原因,既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也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文章认为,自然因素是导致灾害的直接原因,政治、经济因素虽然不会促成某一种自然灾害的直接发生(1938年黄河决堤事件是个例外),但是,腐败的政治、落后的经济,使近代政权既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防灾、御灾上有多大作为,也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减灾上有多大成效,从而加剧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工业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安徽是长三角西部成员,对安徽及周边城市工业行业的相关性和差异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间的工业联系及变化,以促进城市工业良性发展。选取2011、2020年分行业数据,采用均值与相关性检验方法。研究表明:安徽传统工业行业呈扩散分布,相邻城市间普遍相关;现代工业行业在发达地区聚集,相邻城市呈现非连续性相关,且东部跨省城市的相关性大于西部跨省联系。东部大城市与安徽近邻城市存在不同的联系机制,南京与安徽芜湖、合肥、滁州的行业结构具有同步性,而杭州与安徽芜湖、宣城、黄山的行业结构表现了非同步性。安徽两个明显的工业圈是以合肥为主的皖东南工业圈和皖北工业圈。各类城市工业都出现了升级现象,大城市的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中小城市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医药等行业的份额有明显提升,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等行业的地位有下降表现。  相似文献   

18.
道光十一年江苏、安徽等省发生大范围的严重水灾,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本次救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吏治腐败对晚清荒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后,针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国民党及其地方派系在一定程度上发动民众抗战。主政安徽的新桂系吸收爱国进步人士成立安徽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为争夺动员工作的实际控制权,新桂系采取调整领导成员、转变工作中心、集训工作人员、裁减组织机构等方式加强对动委会的控制,直至最终取消动委会组织。新桂系对安徽动委会的控制和改造,使得民众动员工作未能在安徽普遍、持久、深入开展下去,反映了国民党及其地方实力派民众动员工作的有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降,安徽自然灾害不断,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破坏性较大的灾害,发生频率都较鸦片战争以前提高,一方面严重破坏近代安徽农村的水、生物、地质等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破坏了居住、交通、生产等社会环境。江淮地区过度的经济开发,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又使安徽乡村环境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