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用一杯水洗脸。一杯水倒进脸盆里,只能覆盖盆底薄薄一层。他把脸盆倾斜着搁起,水就积成了一小洼。他的双手浸入水中,皮肤好像在汩汩吸水。手掌湿润了,双掌贴面,在脸上搓几把。最后,他俯身将一把水扬到脸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活动的功效.我对区域活动中的设问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一、探究式设问策略 运用时机1:当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失败停止活动时 鑫斌拿了乒乓球和玻璃杯,他先将乒乓球放到脸盆里.再将玻璃杯倒扣在乒乓球上,接着往脸盆里倒水,最后把玻璃杯倾斜,乒乓球没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3.
脸盆与水如果说"O"是脸盆,那"~~~"自然是水了。每天清晨,妈妈总会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把我拉到洗手间,在圆溜溜的脸盆里放上凉丝丝的清水,然后把崭新的毛巾在水里浸一会儿,拿出来拧干,把我的小脸蛋擦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等候郑老师来上课。不一会儿,郑老师来了,他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话音刚落,大家便纷纷议论起来,不知道这回郑老师又会变出什么新奇的东西。实验开始了。只见郑老师拿出一只塑料脸盆,里面有三个杯子、三个鸡蛋。三个杯子里都装满了水。郑老师把三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到桌上,还给我们拿出了三个画有脸蛋的鸡蛋:一个红脸蛋,一个黄脸蛋,一个绿脸蛋。郑老师先把一个蛋(红脸)放到一杯水里,那个蛋仿佛石头一般地沉到了杯底。他又把一个蛋(黄脸)放到另一个杯子里,只见鸡蛋也像石头一般地沉到了杯底。…  相似文献   

5.
一、道具乒乓球一只,玻璃球一只,沙子一盆,脸盆一个,木棒一根,布一块。二、表演方法1郾准备一脸盆沙子,事先将乒乓球埋进沙子中,把沙子表面抹平。2郾把玻璃球放在沙子上面,再用布盖在脸盆上。  相似文献   

6.
种戒指     
12月1日童年的一天中午,我从抽屉里拿出一颗妈妈的结婚戒指,从洗手间拿出脸盆,再从柴房取出一把锄头,飞快地从屋里跑出来,找到院子中的一块沙地。用锄头挖了一个深洞,把戒指放入深深的洞内,再把洞用沙子填满。然后用脸盆打一盆水,浇一些水,我祈祷戒指能快点长大,长成一颗有许多戒指的戒指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一杯水生活其实只是一杯水。一杯无色、无味且透明的白开水。除了经过高温杀菌之外,它再没有别的特别。生活其实只是一杯水。一杯水,有的人几下便喝完了。喝完了也便剩下寂寥的空杯子,显露出了生活的苍白。一杯水,有的人只是慢慢地悠闲地啜饮着,却能够甜蜜地喝上一辈子。生活其实只是一杯水。一杯无色的白开水。白开水无疑太苍白了。有的人加入幸福和快乐便把它  相似文献   

8.
    
早晨,邻居家小妹妹叫我去她家看虾。我来到小妹妹家,小妹妹从洗手间捧出一个脸盆放在地上,原来她把虾养在脸盆里呢。  相似文献   

9.
爬杆运动员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叫我把晒干的毛巾挂到洗手间的毛巾架上。由于还惦记着精彩的动画片,我随手把毛巾往脸盆边沿上一搭便又去看电视了。  相似文献   

10.
洗袜子     
正妈妈布置了一项我从未接触过的任务——洗袜子。当时我觉得,洗袜子有什么难的,别说是我自己的袜子,即使是全家的我也能洗得干干净净。晚上洗完澡,我不屑地把袜子扔在脸盆里,然后再把脸盆放到水龙头下面,漫不经心地把水龙头扭开。可没想到哗哗作响的珠海市香洲区北岭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里或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总会摆放几个供水的茶炊,给人们的饮水提供方便。在生活中我却发现茶炊有时也会“偷懒”了,当茶炊里的水较满时,打开龙头,杯子里的水很快就满了,但当茶炊里的水较少时,同样放满一杯水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有人因此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个可以装下30杯水的茶炊里装满水,如果流出一杯水需要半分钟,那么请问:  相似文献   

12.
会飞的河马     
李志伟 《小火炬》2011,(4):10-11
大奇经常和爸爸到动物园去玩.每次去,必然要看大河马。那大河马老是泡在水池里,露出又黑又红的脊背.看起来像一个超级大蹄膀。河马的脑袋也泡在水里。只露出小眼睛、小耳朵和大鼻孔。一旦有人抓起一把青草朝它晃.河马就张开脸盆那么大的嘴.等着你把青草往里面扔。  相似文献   

13.
巴巴熊有个缺点:对什么都不在乎。瞧,“滴嗒,滴嗒……”巴巴熊家的屋顶,有个地方漏雨了,他拿出一个脸盆,接住了雨水。邻居长耳兔来串门,看见屋里的脸盆,说:“巴巴熊,等雨停了,赶紧把屋顶修修。”“没事的,我放个脸盆就解决了!”巴巴熊满不在乎地说。  相似文献   

14.
董琦 《河南教育》2004,(10):25-25
人们常把师生之间知识量的比例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意思是要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本身必须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笔者以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惟一因素。要想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5.
洗衣苦乐曲     
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衣间里传出了一阵阵欢快的歌声。第一天离开妈妈洗衣服,当然好玩喽!哗——水唱着歌儿,落到了脸盆里。我赶紧把脏衣服扔进脸盆。突然,水盆里的水变  相似文献   

16.
岳伟 《中学教育》2001,(3):24-25,8
“要给予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长期以来,这句话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被奉为经典,它把教师比作一桶不,把学生比作一杯水,意思是说教师的知识量只有多于学生,才能驾学生,从而在教学中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这一角度讲,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一桶水”是怎样的“一桶水”?是“死水”还是“活水”?是清新的还是变质的?教师是如何给予学生“一杯水”?是灌输还是引导?现实的教学实践已暴露出了这一传统教学观的许多弊端,如重物轻人、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引导等。因此重新审视并超赵这一教学观念,对于提高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墙上的彩虹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正当太阳光斜射的时候,把一张方凳子放在阳光下,把一个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方凳上。然后拿一块长方形镜子,将镜子与水平面成30°角浸放在脸盆的水中。这时阳光透过水  相似文献   

18.
张晨曦 《小火炬》2011,(4):32-33
“乖乖老师”给孩子们演示了精彩的水流打结后,把刚才的道具——空罐头甩千.收起来,却在背包里碰上另一个“秘密武器”.他忍不住又掏出一个用细铁丝做成的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的方框,然后把一根直铁丝搭在中间。“再看一把!很好玩呢!”“乖乖老师”笑呵呵地把少量水装进脸盆.将一块肥皂在水里蜻蜓点水般地“周游”几下.再把这个铁丝框放进有少许泡沫的水里,让铁丝榧挂上一层肥皂膜。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简清的语言、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方向,这是我读过《高效课堂22条》后对这句话的理解.过去人们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让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分装给学生,这也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出力不少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0.
教学随想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一般说来,这是对的.但还要看:这是一桶什么水,这水是否为学生所需.倘若“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货不对路”,纵使老师有10桶水、100桶水也无济于事.一潭死水、污水,怎能饮用?为什么大学教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生,道理在此。金给学生一杯水,固然不错,但高明的教师,是引导学生去找到水井或发掘水源.那水井、水源是源头活水,它的可贵,就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知识的海洋里,能吐住~条条具体的航线,固然很好,但学会了使用罗盘和海图,就永远不会迷航了,岂不更好!*有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