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倪斌 《成才之路》2013,(11):94-95
无意间看到两则寓言故事:一则是《我牵蜗牛去散步》,另一则是《蜗牛牵我去散步》。两则故事都是讲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第一个故事中的"我"因嫌蜗牛爬得慢,于是又急又气,拉它扯它,蜗牛因此受伤,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第二个故事中的"我"不再催蜗牛,跟在它后面,无意间"我"欣赏到了一路风景,而蜗牛也早已爬到了"我"的前面。我不禁为第一个故事中"我"的急躁而轻笑。猛然间,我班的那帮淘气包在我眼前一闪,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2.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的"蜗牛"和雷州话中的"毛露螺"同词异名。从来源看,"蜗牛"是已经区分水生和陆生后陆生蚌类软体动物的习称;"毛露螺"则体现了在雷州人的意识中,水生和陆生蚌类软体动物还无区分。从构词法看,"蜗牛"是中心语素居前的偏正式复合词;"毛露螺"是AB-C式的偏正式三音词。从使用变化看,雷州话中的"毛露螺"这一名称正在向"蜗牛"转变;"毛露螺"虽然也用来比喻动作缓慢,但使用概率不高,人们更常用"蛇"来比喻动作缓慢。随着普通话的推广,雷州人比喻缓慢的喻体也在逐渐由"蛇"转变为"蜗牛"。从信息含量的角度看,"蜗牛"强调这一动物"牛角"一样的触角,"毛露螺"则强调其喜欢潮湿环境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4.
山子 《中学教育》2011,(5):27-33
当前,"减负"已成为中小学的重要工作,但"过重课业负担"概念不清的问题,制约着"减负"政策的贯彻和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过重课业负担"概念进行主客观切割,离析其"构成要件"并分析了两种倾向,以期求解"减负"问题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漫画中的蜗牛从自己的壳里爬了出来.并高喊着:“我也要减负……”  相似文献   

6.
王小花 《考试周刊》2012,(36):147-148
多年来提出的减负增效,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明减暗加",要么只"减负"不增质量,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一线教师。多年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减负"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是指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不是卸掉学生应有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俞奇军 《考试周刊》2009,(36):146-146
"减负"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减负"并不意味着不要质量,"减负"是为了"增效",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内最大限度地内化所学知识,并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得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吴国和 《辅导员》2014,(23):25-25
人们常用"蜗牛的速度"形容很慢,有人曾记录蜗牛全速疾爬的速度为8.5米/小时。即使按这个速度计算,也需要5天才能走完1千米的路程。那么蜗牛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有位网友做了个小实验,他在河边捉到一只蜗牛,放到岸边石块地上,观察了5分钟左右。在这5分钟时间里,这只蜗牛爬行了大约1厘米,由此计算出蜗牛的时速是0.00012千米,也就是12厘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道宽而细的横褶,横褶后端较尖,这就是它的"足"。  相似文献   

9.
余艳 《青少年日记》2014,(10):49-49
2月22日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顶峰,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在世人眼中,"雄鹰可以到达金字塔的顶峰"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雄鹰有健壮的体格和过人的胆识,具备了登上金字塔顶峰的条件;而蜗牛却不是如此。蜗牛既不像雄鹰一般的高大魁梧,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也不像雄鹰一样有过人的本领,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蜗牛有毅力,懂得坚持,更懂得什么叫做"笨鸟先飞"。就像儿歌《蜗牛与黄鹂鸟》中,黄鹂鸟与蜗牛的一段对话。黄鹂鸟道:  相似文献   

10.
国家和北京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如何减负?是否就是仅仅减轻学生的课业数量?是不是就等于不要布置课外作业?不!"减负"绝不是简单的"减",在"减"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增",即"增效"。"减负增效"必须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09,(12):80-80
我们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继推介静安、徐汇、卢湾和闸北等四个区"减负增效"经验后,再次推出黄浦、长宁、杨浦和金山4个区的"减负增效"新举措。本期我们刊载了黄浦区教育局"减负增效"举措,即"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活用教材,让学生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这是"减负增效"的最终目标。现将这些经验和举措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今年,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纷纷行动,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减负并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反而是强调"减负"的同时要能"增效"。那么在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呢?  相似文献   

13.
蔡定勇 《学子》2012,(6):4-5
这几年来"减负"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工作者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动真格,出措施,重权出击,"减负"势在必行。但静观反思,是否所有学生负担都重,减掉哪些过重负担,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呢?  相似文献   

14.
范雨芹 《考试周刊》2011,(43):147-148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负担没有减少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我作简单分析。 首先是对"减负"的理解。有人认为"减负"就是给学生少一些作业、少一些补习,多一点玩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给学生多一点压力,让他多学一点东西,也无可厚非。这些理解都不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5.
陆芳 《考试周刊》2010,(48):47-47
"减负容易增效难"。在大力呼吁"减负增效"的教学环境下,许多教师纷纷这样抱怨。是呀,学生远离了无休止的考试、复习、作业,减掉了身上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教师也削减了批作业、讲试卷的精力和时间,乐得师生一身轻松,谁不欢迎呢?可是老师们在担心:"减负"势必"减效",  相似文献   

16.
刘波 《学子》2012,(6):5-7
2010年8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这次"减负令",被称为动真格的"减负令"。2011年2月14日,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实现减负增效,要减负增效必须有科学的方法。笔者认为,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就是减负增效的科学方法。 原理一:"南风效应"的应用——只在学生答对的题目上打"√"  相似文献   

18.
薛小英 《教师》2014,(13):87-87
校园的花坛有许多小小的蜗牛,课余时间学生们总喜欢三三两两地趴在花坛旁与小蜗牛一起玩。语文课上,我发现许XX同学一直在课桌里玩着什么。走近一看,他的手心里静静地躺着两只小小的蜗牛。又是玩蜗牛。我走过去提醒他,他不服气地小声嘟囔:"他们都抓了小蜗牛了……"我一听,更生气了,索性停下课来,请所有抓了蜗牛上来的学生都站起来亮亮相。几个学生垂头丧气地站了起来。我一看,都是几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  相似文献   

19.
刘桂珍 《成才之路》2010,(21):99-99
减负增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之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合理设计课堂模式,追求"减负"与"增效"双赢;重视教学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信赖教师,发挥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黄鹂静 《宁夏教育》2011,(7):139-139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就"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中有这样一段话: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