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分别从公众书誊语体的科技语体,新闻语体,政论语体,艺术语体的语篇中各选取8篇英语文章,对其中委婉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使用频率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委婉语的使用提供事实证明和数据支持。统计的结果表明委婉语在不同语体中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政论语体、艺术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从而对传统理念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原新梅 《红领巾》2005,(1):127-129
从语体角度对共时状态下的字母词语在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公文语体中的分布规律、语用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发现语体对字母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制约作用,因而需要针对不同语体确立使用字母词语的规范.规范的制定要注重层次和重点,力求宽严适度、刚柔有别.  相似文献   

3.
梁永刚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4):43-44,52
汉语政论语体常用排比修辞格.本文对汉语政论语体中排比结构的英译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期更好地指导政论语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考察21个量词的重叠式在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用例,发现不同句法位置、不同语义解读的量词重叠式有不同的语体色彩。具体表现为:量词重叠式充当主语和主语定语,且表达周遍义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体中;量词重叠式充当主语定语、宾语定语、状语、谓语、补语等成分,表达多量义、逐量义时一般不出现于口语中,多分布在书面语体;在韵律上,量词重叠式也表现出较强的书面语倾向。来自广州话和潮汕话的语料也支持本文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语体具有多样性特点,科学、艺术、报道、事务、广告、法律、政论等主要领域语体都有分布,但各体分布很不均衡,数量上存在3个梯级;阅读材料的主题、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报刊政论语体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笔昔从统一的趋势、表现力和报刊语体的不同体裁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特点,阐明报刊语体的研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  相似文献   

7.
俄语翻译对象的语体分为文学、政论、科技语体等.不同语体对译者和译文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译者的知识储备、词汇运用和搭配的能力、对语体特性的了解以及对翻译方法技巧的掌握是一篇优秀译文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传统上对语体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修辞的层面。近年来我国语言学家开始从语法角度,对语体进行研究。但在众多对语体的分类中,没有涉及法律语体的归属问题。我们认为,从言语行为的角度看,法律语体应属于指令性语体。本文主要通过与口语、叙事、新闻、学术、政论等几类语体进行比较,考察法律语体的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为依据,考察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A1A2B1B2语音形式,包括B1和B2的声调,A2的声调、AABB的轻重模式,并初步认为语速和语体色彩对A1A2B1B2的语音形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鲁迅杂文是政论语体的逻辑性、战斗性和文艺语体的形象性、情感性、模糊性交汇融合的结晶。是一种交融语体。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体育商业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几乎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体育了。作为传播体育信息的媒体之一:体育报刊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重视。而体育报刊为了适应和吸引读者,其语体也日趋成熟。 构成体育语体基础的因素是那些呢?大致说来有表达体育信息的内容、传播体育信息的目的、广大的读者群(尤其是体育爱好者)等等。 “体育语体”到底是什么呢?专家们过去在给语体分类时,认为书面语体可分为四大类,如张弓的“文艺、科学、政论和公文”,胡裕树的“事务、科技、政论和文艺”。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的体育报刊还不受重视,体育报刊的内容不外是体育论文、体育知识介绍、体育新闻报道这些,而它的语体特点尚未形成,仅仅依附在其他语体之中,基本上属于专家们说的“科学”或“科技”语体。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现代语文》2010,(7):72-72
语体根据表达内容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根据媒介形式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语体有正式与非正式,广义与狭义之分。语体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形成并服从于言语交际需要的语言结构类型和方式,“我手写我口”忽略了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时,后面的“地”字到底用还是不用,除了一些是说写者的使用习惯外,多数情况要受到句法、修辞、语体、风格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一部分规律与一般状语标记"地"的隐现相同,有些则是形容词重叠式状语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语体是现代汉语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通过语言材料的实际运用,确立有关的规范,形成具有特定风格的语言特点体系,对语言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也可以称为日常交谈语和专门交际语体,其中,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文艺、科学、政论和事务四种基本类型,在这些基本类型里面,又包含众多的分支类型,法律语作则是事务语体属下的一种.本文拟就法律语体的风格特点进行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语体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电视新闻语体作为新闻语体的下住语体,其发展历史则相对更短,它是逐渐在电视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伴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着的言语现象.与其它语体一样,俄语电视新闻语体发展的内部动力也来自于稳固性和变动性、排斥性和渗透性这些因素.与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及口语体的交叉渗透使俄语电视新闻话语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俄语电视新闻语体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俄罗斯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为文本 ,对邓小平文献谈话语体的风格特点作了探讨 ,提出了融谈话语体和政论语体为一体的交叉语体的新范畴  相似文献   

17.
要让学生理解不同语体风格的具体内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诵读典范的课文或文章片断,让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具体文章的诵读变得有声有色、具体可感。本文具体论述了诵读在文艺语体教学、政论语体教学、科技语体教学、事务语体教学中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比喻作为现代汉语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对于语法形式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喻性短语作状语具有形象化的描写作用,在文艺语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刻画人物、描写动作、环境、场景,叙述情节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从语体的角度来考察居于状位的比喻。考察了其在文艺语体的三种下位语体:散言体、韵文体、剧文体中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并分析了其在不同语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词、形容词的“A不AB”表达式是近些年受港台用语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它的产生有其合理性。其特点是只适用于动词与形容词,而且不受词的结构的影响;它的使用范围多为口语、文艺语体和大从媒体,科技、政论、公文语体中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政论语体中间隔反复修辞格的使用理据、修辞功用及英译技巧进行了分析归纳,以期为更好地翻译政论文献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