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基于"1+X"制度背景下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重设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模式"的措施建议,为探索市场引领职业教育、校企共同育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企业,拓展办学思路,构建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校企文化建设融通、课程设置融通、实训场域融通、学生评价融通的合作办学“四融通”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从传统“订单式培养”向“需求导向型”合作模式转变,实现了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评价机制,重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3+3+3"人才培养模式、"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工学交替、理实融合的施工季节性2+0.25+0.25+0.5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探索行业主导、校企共建专业,成本分担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和社会服务新途径,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加强;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了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应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构建"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施"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理实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课程改革,共育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校企融通课程是现代学徒制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载体,而DACUM则满足高职药学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体、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互动、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组织以教学做一体为主导、课程开发实施以校企双元为主体,是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五大要求.基于DACUM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的实施要建立目标共赢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运行制度,构建校企共育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体系,开发互利共享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资源,组建责任共担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学团队,实施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小班化试点教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论述重新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快推进课证融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四个合作”“五个共同”,培养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同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创新教学资源等重点内容,并从建立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诊改机制、积极推进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诊改两方面论述其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航  李明 《高教论坛》2014,(7):66-68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各试点高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融通性有待加强,创新性和实效性有待深化。"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采取措施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然后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该专业人才培养具体实践,包括确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探索实施"1443"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对接岗位,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实施三段式育人,共同开发育人模式;推行双导师制,共建教师培养机制;二元对接考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共同建设评价机制,加快学生职业发展;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企业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和企业资源等因素嵌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研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社会服务开展等方面总结了我院汽车服务类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家庄地铁订单班的"2+1"人才培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满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组织和制度作保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对接"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观念转变,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五粮液集团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由企业成立模具教学事业部,校企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模具产品"真实生产过程"的"2+1+假期"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良性机制;通过教学事业部对接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考核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材料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做法,提出了基于"课程优化、师生互选、校企合作、科学实习"思路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了课程体系优化、师生双向选择机制、校企合作双赢和科学毕业实习等一系列措施及成效,并对其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4.
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校企"无缝对接"、文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以及高职生工作价值观的现状都要求校企进一步合作。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打造"双主体"模式、实现"双证融通"是文化对接赋予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内涵。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让行业文化进专业,校企共建企业文化体验中心让企业文化进班级,校企共办企业文化讲坛让职业文化进课堂,是文化对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资源"和"师资发展"这两个关键环节,而其中作为"教学资源"突破口的课程体系构建仍存在诸多问题。台湾环球科技大学产学共建背景下学生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的经验能够为推进国内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集群依托江苏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等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深化"校企融合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共育机制。在构建"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合作开放、共享互补的实训体系,打造现代食品设备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互融、双兼互聘的师资队伍,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促进了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发挥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课程不改革,就很难落实。只有熟知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紧跟就业市场脉搏,才能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文章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所采取的"五岗一体、逐层推进"的多形式校企合作,并开发"44递进"课程体系;完善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所建立的学生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由之路。长春光华学院信息类专业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践行了校企产学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念,创新了"2.5+0.5+1.0"及"3+1"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元四共五平台"工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体系,以及合作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率先将企业"5R"模式引入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