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萱的人物画笔触充满棱角,富有个性,其代表作《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更为佳品,不仅能够体现出贵族生活,也能从细节临摹当时的唐朝的生活细节。因此,无论是张萱的艺术思想,还是张萱的绘画技艺,都值得后代画家学习和挖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很多作品是描绘民风、民俗的。如唐代画家张营所作的《捣练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苏汉臣和李嵩分别创绘的同名画《货郎图》等等,都应属于风俗画范畴;近  相似文献   

3.
新风俗画是报刊中一种很好的宣传样式,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好品种。党报和其它报纸,应该运用这一画种,在自己的报纸上适量登些新风俗画。祖国传统绘画中,有许多作品是描绘民风、民俗的。如唐代画家张萱所作的《捣练图》、宋代画家苏汉臣、李嵩分别创绘的同名画作《货郎图...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5,(2):126
从《最炫民族风》到《江南style》再到《狐狸叫》,近年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被一些神曲洗脑。一位音乐人方礼君曾指出这种洗脑神曲火热的原因:"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对复杂,但《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节奏的律动感更强,也相对简单,特别容易带动情绪。"当  相似文献   

5.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6.
邓恩 《新闻记者》2004,(5):30-30
全美国最有钱及最有影响力的500万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之所以成功,用其出版人KarenElliottHouse的话说:“在全球拥有700名记者和编辑队伍的《华尔街日报》每时每刻都在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让我们的读者对这个日益复杂的商业金融世界保持清晰的认识,同时为他们提供取得生意、事业和个人生活的成功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最近,针对中国读者的口味,直接由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翻译过来的《人民币升值争议》一书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人民币升值争议》是《华尔街日报》“中国观察”、“环球视野”及“…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幅图片。图中一人手持长棍,捣向一台机器。图说的标题是《销毁赌博机也低碳》,正文写道:昨日上午,警方集中销毁160台赌博机。与以往浇煤油焚烧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书评,是一本书好坏与否的最直接的评价,也是读者决定是否购买这一本书的很重要的参照。在书评建设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比较著名的有《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商业周刊》等杂志,还有《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09,(3)
或许数字是枯燥的,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2008年,北京央视资讯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重庆报业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针对《重庆晚报》的发行覆盖、人群构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研分析。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或许可以最直接的了解《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10.
某县人武部有位新闻干事,经常将通讯员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稿件,稍加整理(也有一字不动原文照抄的),署上自己的大名寄出发表。时间长了,人们都叫他“新闻捣爷”。某县广播站在年终评稿时,有个编辑把一位通讯员的来稿,签上自己的名字,打印后上送参评。这说明,在我们新闻战线,“新闻捣爷”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1.
进士登科录是研究古代科举制度及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始文献。历代进士登科录是方志《进士题名》最直接的渊源之一,用《进士登科录》与之校勘,可发现方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同时,方志对进士登科录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各有短长。我们在利用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各得其用。  相似文献   

12.
张婴 《视听纵横》2002,(5):83-84
我是浙江电视台社教部《帮助》栏目的一名编导,从《帮助》栏目开播之日起就一直和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困难群众打交道,以前曾做过农村栏目——《田野的风》,主要也是侧重于人物类的节目。我觉得在这类节目中,人物采访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其实在一般的电视节目中,都离不开人物采访,尤其是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节目中,更要进行大量的人物采访。因为从知情人物或新闻人物那里获取的新闻材料最直接,最具体。但是我们平时也会发现有些人物采访空洞、套话,缺乏深度,似乎说不说都没什么太大关系。这样的人物采访不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到底怎么样的人物采访才能吸引人呢?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能揭示人物内心真实情感和想法的采访,以及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采访是最有魅力的。在形式上,电  相似文献   

13.
专副刊与读者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新闻前哨》2007,(5):40-41
一、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渴望表达的年代。现在的中国人都渴望表达自己,他们需要用最直接、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天,打开电视,观众参与制作的新闻节目比比皆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对话》、《超市大赢家》,到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人又是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18-21
人们读书有很多目的.例如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而CCNews《信息系统工程》“书架”栏目里面所介绍的图书,是具有“功利”性的。这种“功利”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希望“书架”里面的每一本书.都能够成为一件工具。这件工具可以对CIO的职业成长起到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下最具影响力,最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优秀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都面临着许多困境,既有节目自身的发展方面的,也有外部的环境条件方面的,这都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努力研究,很好地解决已有的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詹未  唐善蓉 《视听界》2005,(6):93-95
美国很多电视节目都是按季播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视系列剧、真人秀类型的电视节目,如我们熟悉的《老友记》、《绝望的主妇》、《幸存》、《学徒》等,播放的进度都是以“季”来计算的。《幸存》第10季在2005年5月份播出尾声部分,平均收视观众达到2080万人,在家庭中的收视份额达到67%,在18-49岁的人群中收视份额达到43%,收视率排名也仅次于《美国偶像》、《犯罪现场》和《绝望的主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相似文献   

18.
这一节我们要谈一谈刊物的主编. 一、万鸟主编及其他在我们谈论之前,我先讲一则轶事。有一本杂志,名叫《万象》,创办人聘请了一位主编,希望能把杂志办得生动、活泼,包罗万象,让广大读者都喜欢。这位主编喜欢养鸟,鸟类是他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东西.他认为大家对美丽的鸟儿一定也感兴趣,或者也应该像他一样感兴趣,所以,鸟类随着该主编人主编辑部而进入刊物——封面是珍禽异鸟,文章是鸟的奇闻趣事,不上半年,《万象》杂志便鸟言鸟语,啁啾一片了。结果呢?杂志由《万象》变成《万鸟》,读者渐渐离去.  相似文献   

19.
回音     
<正>张作光(山东):《档案春秋》是我最爱读的杂志之一,每期文章都仔细阅读。2015年第2期看到了《不灭的星火》一文后,我一口气读完,稍作休息又读第二遍,对老伴说:"要是能有一本《银幕荧屏一老兵·仲星火》这本书该多好啊。"老伴也说:我们这代人是看《李双双》电影长大的,李双双和孙喜旺是咱最崇拜的人了。在她表妹的帮助下,终于收到了这本书。所以,我和老伴特别感谢《档案春秋》,感谢作者老老夏,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相似文献   

20.
蔬菜情史     
特意去菜市场买来一堆菜来做饭,直接诱因是看了阿蒙的《时蔬小话》。书中全是关于蔬菜的,什么芸薹、油菜、芥菜、莴苣、葫芦、青笋之类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吃到的,如今一篇篇娓娓道来,不仅食欲全都勾了出来,乡愁也涌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