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出版社的版权从业人员是出版社与海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中间环节,其工作侧重于提供相关出版公司的图书信息、洽谈版权条件及执行合同,此外还要承担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备案、版税的汇付和收取等工作,即出版社的版权经理人更多行使的是行政职能。但我认为优秀版权经理人更应将自己的工作职能定位为海外市场开拓,因为做版权就是做市场。  相似文献   

2.
图书的版权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同时改善了国内出版机构的经营管理。随着入世的临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的交流。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程策划,也就越来越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下面是我在图书的版权贸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一、做好图书的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如引进某一专业的图书,必须比较准确地掌握以下的信息:国际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内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和销售情况,国外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3.
吴小红 《出版参考》2010,(13):28-28
在版权贸易中,如何抓住优质资源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版权经理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一家美国的版权代理公司,掌门人拥有美国很畅销的图书资源,他们在中国成立独立的公司,向出版社推荐图书内容。由于出版社对市场没有明确的预估,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出版社版权经理人的工作被定义为与国外著作权人、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中间环节,侧重的是维护版权权利、洽谈版权条件及合同执行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收集相关出版公司的图书信息,并提供给编辑等.国内外大多数出版社的版权经理人的工作并不包含项目的前期策划,决策则由策划编辑承担.作为一个合格的版权经理人,除做好版权贸易的具体工作外,还必须为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前期决策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起到对外合作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版权贸易逐渐成为出版界的关注焦点。本文从编辑实务角度阐述了策划出版一本引进版图书整个流程中的工作要点:如何选定原著及译者,如何弄清版权归属、洽谈版权、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后还要做什么,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有哪些要点以及图书出版后还有哪些后续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向欣 《出版经济》2005,(9):25-28
华章公司经管版权中心 郭晔 有市场必然会有竞争,如果说到应对其它出版单位竞争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出版如何面对市场.我们的定位是,成为经理人心目中最有价值的图书品牌.经理人或有志于成为经理人的这个人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教育和经管类图书着眼于BUSINESS的部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工作;在工作学习之外,华章文化的定位,是为了满足前两个产品线以外的经理人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7.
刘燕丽 《编辑之友》2011,(12):121-122
一版权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近几年来,在版权贸易工作中,两极分化现象趋于严重。对于一些大出版社而言,由于其先天的资金、规模优势,受到外版图书著作权人和外版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的青睐,引进外版图书竞争优势凸显。相对而言,一些中小出版社,由于种种原因,版权贸易工作踟躇不前。久而久之,出版资源越来越向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出版社集中,而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版市场正在掀起一股童书热,面对快速增长的童书市场需求,通过引进版权书来迅速增强出版社的供给能力是出版社常见的经营策略之一.本研究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个案,探索出版社如何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引进版权图书助推自身品牌建设、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并提出引进版权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晓明 《今传媒》2016,(9):166-168
艺术类出版社由于本身受众和图书选题的限制,在国内出版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但从整体图书市场的发展来看,读者对艺术类图书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版权贸易的大规模开展,国内出版社对版权运营的概念逐渐加强,版权已逐步纳入出版社的资产管理,并成为提升出版社实力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艺术类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的意义、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下利用版权贸易进行出版社转型的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人类知识产权强化保护及出版的国际化,已成为21世纪不争的事实.固步自封的出版机制和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出版社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涉外版权贸易.要搞好涉外版权贸易,应了解当代国际图书版权贸易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了与国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图书,而不仅是单纯的国外图书版权引进. 早期的图书引进,国内出版社更多的做法是把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买过来后,或直接影印或翻译成中文出版.这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出现过一些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图书,在大众文艺类图书领域尤其如此,国外畅销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同样能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但是有些领域的国外版权图书,如教育类尤其是语言学习类图书,适当的本土化工作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于8月15日揭晓,共评出输出版优秀图书57种、引进版杜科类优秀图书55种、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22种,同时评选出19位优秀版权经理人。这些优秀版权经理人长期从事版权贸易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3.
版权贸易是出版社开拓市场,增强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如中信出版社通过<谁动了我的奶酪>一炮打响,随后又通过大量的版权引进图书进一步扩大影响,成功地从默默无闻的小出版社,一跃成为知名的出版社.现结合几年来从事版权贸易的心得,以及我社图书结构调整的大方向,谈一下肤浅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出版广角》2011,(7):35-36
大学社应当抓住机遇,既要弘扬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又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出发点,引进真正的原创性图书,形成图书品牌,提升本社品牌,把版权贸易做大做强,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社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5.
新蕾出版社在引进文学中,打造了国际大奖小说品牌,从2003年开始出版国际大奖小说丛书,到2009年1月,已经出版了59种图书,成为了儿童文学中的一个品牌。从现在销售的情况来看,我对大奖小说版权资源的选择应该说是  相似文献   

16.
图书版权贸易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德国约有8000万人口,但有超过3000家出版社6000家书店,图书年营业额92亿欧元,版权输出规模超过我国,这种反差值得我国出版从业者关注和研究.文章介绍了德国图书出版的相关做法,以期为我国版权贸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吕娜 《出版参考》2010,(6):24-24
目前,对国内的许多出版社而言,版权贸易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和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把握机遇,把版权贸易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增强本社的竞争能力,成为出版社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从事版权工作近十年的版权经理人,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在版权贸易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毕业,机缘巧合进入了版权这一领域,至今已有五年时间,笔者从图书代理到日韩及台湾图书版权经理,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前辈与同行的提点和关照,得到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现将几年来日文版权工作的一些粗浅想法,与大家分享。刚刚接触版权贸易这一行业时,前辈告诉笔者,版权经理人不仅需要广阔的视野,了解国际出版市场的动向,参与选题的规划和开发,而且,在日常业务中  相似文献   

20.
&#  &# 《出版与印刷》2015,(2):2-3
近几年,小众图书出版日益受到很多出版社的青睐。著名出版理论家陈昕在其《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中提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将形成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分众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日益增大,并逐步超过一般大众市场。小众图书出版现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认可。但单一的出版模式并不能形成规模,更不用谈长久的发展。小众图书的出版要想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