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使科技期刊在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出现了磁盘期刊、光盘期刊,进而发展为网络期刊,使科技期刊信息量加大,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由单一传播转变为立体传播,发行量增大.科技期刊编辑应尽快提高素质,适应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使科技期刊在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出现了磁盘期刊、光盘期刊,进而发展为网络期刊,使科技期刊信息量加大,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由单一传播转变为立体传播,发行量增大。科技期刊编辑应尽快提高素质,适应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管理转制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分析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影响科技期刊转制的主客观因素:期刊在发行代理上没有选择;期刊分布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等.思考了现行期刊事业单位转制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科技期刊转制的对策:转变观念,分类发展,品牌创新,树立集团化意识,开展涉及期刊内容的活动等.  相似文献   

4.
也谈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兼与赵来时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葛赵青  赵大良  刘杨 《编辑学报》2004,16(6):457-458
从语言、稿源、管理体制和产业化经营等4个方面论述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认为:作为国际化科技期刊,应当使用英语,中文期刊不符合国际化期刊的基本特征;稿源是关键,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世界各地的稿件;作为期刊国际化保障的管理体制,应当进行改革;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际期刊检索系统收录标准与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被收录的状况。分析了国际期刊检索系统的作用与本质,提出如果片面强调其在科技论文水平评价中的作用,并将其定为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硬指标,将不利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提出辩证看待国际期刊检索系统,并加快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期刊检索系统的发展及加快中国期刊与国际期刊检索系统的连通,是我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并健康发展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6.
丛艳娟  吉国明 《编辑学报》2019,31(5):531-534
为了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加快期刊的融合速度,以陕西省8种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为例,给出了科技期刊具体的融合方法。对科技期刊的融合背景和影响科技期刊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编辑人员整合、编校共享平台、整体宣传和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要想取得真正的融合效果,需要对期刊进行定位,挖掘期刊特色,形成期刊风格,还要充分利用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人脉资源。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张行勇  李明德 《编辑学报》2002,14(3):198-200
陕西159种科技期刊中,事业拨款计划型、半独立经营型和独立经营型分别占总数的88.7%、8.1%和3.2%.说明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体制落后于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根据科技期刊的性质和主办单位的管理基础,提出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股份合作制管理体制模式,前者主要适于高等学校学报编辑部和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一些实行事业拨款计划型编辑部参考采用,后者主要适于半独立经营型和完全独立型及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合办期刊编辑部参考采用.强调创新管理体制不是将期刊推向市场不管,而是明确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经营者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从体制上保障科技期刊在我国加入WTO后在科技期刊市场体系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努力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着力创立期刊品牌效应,论述了持续稳定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树立科技期刊品牌的必要措施,从而达到使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游苏宁  石朝云 《编辑学报》2011,23(3):189-193
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内忧为:科技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弱化,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支持欠佳,管理体制僵化,转企改制和运行机制未理顺,期刊运营能力较差,新型出版形式的冲击,出版产业人才结构失衡,拓展型、经营型的人才缺失,出版语言的限制等。外患为:科学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致使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国外科技期刊发表;跨国出版集团加速进入中国,进一步掠夺国内优秀稿件;国内期刊既无能力与国外期刊竞争,也未找到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成为科技期刊运用新媒体的一种新尝试.科技期刊开通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较多.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具有加快稿件查询进度、缩短出版周期以及增强与作者互动等优势,存在信息单一、后期维护和经营跟不上、网络编辑人才缺乏以及期刊思维需要转变等问题.本文对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下,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努力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着力创立期刊品牌效应,论述了持续稳定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树立科技期刊品牌的必要措施,从而达到使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包涛 《编辑学报》2006,18(2):117-117
由扬州大学刘明寿和赵金文合著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新论———品牌策划与运作》一书已于近期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编辑学报》主编陈浩元编审为该书作序。该书是一部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到科技期刊编辑学理论、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精品期刊的创办、青年编辑的培养、市场化经营等,尤其是笔者从事多年期刊评优分级、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策划、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创办精品期刊、合并高校办刊等的系列研究,将理论与实际较好地…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对科技期刊发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对科技期刊的发行冲击,分析了在网络形势下影响科技期刊发行量的各种因素,指出科技期刊只有找准定位,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加快网络期刊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  相似文献   

14.
漆蓉 《编辑学报》2005,17(4):262-263
基于当前期刊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趋势,认为高校科技期刊编者应转变办刊观念,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期刊实现产业化;应以重点学科为基础,加快高校科技期刊集团化步伐,实现集团化规模运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网络对科技期刊的发行冲击,分析了在网络形势下影响科技期刊发行量的各种因素,指出科技期刊只有找准定位,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加快网络期刊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27日~28日,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协副主席杨福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届论坛以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为主题,分设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创新,科技期刊的评估体系与科技期刊发展,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发展,开放存取等新形式与科技期刊发展,大众期刊市场化、产业化与科技期刊发展等5个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420余位嘉宾和30余位国外嘉宾参与了本届论坛,共同讨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是国际趋势,当前我国行业科技期刊集群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的建设意义,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综合性期刊集群平台和行业期刊集群平台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的一期建设概况、平台架构以及建设成果,并从未来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农业科技期刊集群发展展望两方面提出我国农业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目标与策略,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精品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提升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俞志华 《编辑学报》2005,17(5):321-323
作为精品科技期刊当务之急是要深化对此类期刊的内涵、价值的再认识,挖掘精品科技期刊的资源价值,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人才资源、运营策略、管理体制、创新理念是构成期刊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4个最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整合就是现代期刊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内核.从这4要素出发,对精品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切入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中国科技期刊应面对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号寰  王振玉 《编辑学报》2001,13(Z1):67-69
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中国将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科技期刊将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期刊的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尚与国外先进科技期刊存在差距,尤其在期刊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导向等方面更为明显.为此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在办刊方式上,要发挥其科技先导作用;走科技期刊产业化的道路;加大期刊的管理以及培养适应新世纪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期刊强国的希望在于期刊编辑,专业、学者化编辑将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期刊编辑要不断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利用融媒体技术,激发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期刊办刊模式改革。本文以《中国兽医学报》为例,探讨提升编辑“四力”对于加快期刊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