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女画了一幅剪贴画——《我的理想》,说是要在主题班会上展示。画面上的她,是个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我问:“为什么想当教师?”她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职业,但她一定得是‘不两面派’的老师!”随后,她断断续续地列举了这样一些现象:老师之间有说有笑,转眼面对学生就绷起了脸,总那么爱训人,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快考试了,同学们喜欢的图画、音乐、体育全不上了,给语文、数学“让课”。不是说素质教育吗?难道只有语文、数学才是素质吗?上区里的公开课,早就排练好了,连谁举手发言、问什么、答…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师是启蒙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要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因为小学的语文教学几乎可以说就是教师的“示范”教学,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愿意模仿教师。教师怎么写字、怎样说话(强调、语汇等)、怎么朗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过这样的情景:“我们默默地看着她写字,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道出了他当年做小学生时对老师蔡云芝先生的热爱,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所具有的熏陶渐染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莉 《陕西教育》2003,(3):26-26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课标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如在教《落花生》一课时,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今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体验各不相同,有的人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它虽然不好看,可很有用。有的学生却认为要做“外表光鲜,又有用的人”。理由是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爱人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天晚上吃好饭,我看书写作,她则坐在灯下一丝不苟地备课。我对她每天两小时的备课态度很是不屑:没听说教师要做研究者不要做教书匠吗?  相似文献   

5.
李雪玲 《学周刊C版》2014,(11):184-184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不强,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面对“教师教——难,学生作——难”这一现状,细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想是教师在做“无米之炊”,导致学生做“无米之炊”.教师策略少,没有把准学生的“兴趣点”,是导致“难作文”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6.
从溪边到庄坑小学这五里的崎岖山路上,一位山村女教师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整整走了二十多个春秋。同事们说:“她是新长征干部”,乡村们亲切地称她为“妈妈先生”。她就是婺源县赋春镇庄坑小学校长,江西省优秀复式教师戴春莲。(一)1977年,戴春莲高中毕业,背负着“我一定要回家乡当一名教师”的承诺,毅然地扑向了大山的怀抱。庄坑小学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窝窝里。生源少,成班率低,一个教师在一个复式班上同时要教二至三个年级。戴老师一走进课堂就面临着二年级语文一年级数学的复式教学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稚气未…  相似文献   

7.
[案例]最近,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她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落花生》,这篇文章寓理于物,通过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只求名利,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不求名利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又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在学生纷纷举例后,教师又问:“那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有的说想做“不求名利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有的…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要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从教20多年来,第一次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而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踊跃极了,几乎每个人都举手发言。当我给出“精”字组词时,其中的一个女孩把手举得特别高。于是我便让她作答,她大声地组了个“精子”。这时我看到班上没有什  相似文献   

11.
做了33年的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到诚惶诚恐,举步维艰。面对语文教学,我常常陷人一种困顿、痛苦中难以自拔,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该具有怎样的学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真正的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语文教师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我还常常拷问自己:你是在培养只能应试的考生,还是在培养真正有语文能力的学生?你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吗?你的学生能说爱写吗?你有无语文思想的高度?有无独到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语文视界?你自身是否具有富赡、深厚的语文素养?今天,你有资格做语文教师吗?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小学生“随文”认识、体会、领悟、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标点符号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解决、突破教材的重难点;用标点符号的留白,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怎样呢?我认为还存在四个问题: 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还未真正领会,或者表面上似乎领会了,而实际上却并不照着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大纲》规定得明明白白:“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在语文课中,教师要讲字词句篇,学生要练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就是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这“八字宪法”应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14.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说来,语感是十分有用的!语感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16.
常常发现同学们在上课铃响后,仍在想,在做一些与语文教学无关的事情,诸如:“这道数学题怎么解不出来呢?”、“信里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刚才棋错一步,满盘皆输”等等,注意力不能马上集中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我尝试采用“气功人定”来收收心,于是我便结合中专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上课后先进行一些静思活动,具体做法是:上课以后使学生人静:坐姿端正,双手平放双膝上,两脚与肩平宽,双目微闭,心里只想一件事:我要上语文课了。人静时间大约十五秒钟左右。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境界。只要是关于语文教学。文学创作与欣赏甚至一…  相似文献   

17.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已有十年之多了。对于自己,我还需要不断丰富自我,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将我所学渗透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我深感责任的重大。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到一些教学方法。现我将从教以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霍懋征,194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以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离开实验二小。1978年,她重新回到实验二小工作。在学校召开的欢迎会上,她深情地说:“我今年57岁,教学时间不会太长了。因此,我要争分夺秒,为祖国四化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从教60年,霍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珍惜自己的这些经验,希望把它传授给年轻的教师们。她深情地说:“人在世界上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再有经验的人,死了也就完了。现在我多说一点儿,别人就会少走点…  相似文献   

19.
巩:陈老师,我做了6年的语文教师,非常喜欢孩子、喜欢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是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却是最让我头疼的事情。每次题目出来,我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地“挤”,结果他们写出的作文大多还是语言干巴,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管理》 2000年第5期发表了彭劲龙同志的《“只考语文数学”值得商榷》一文,说出了笔者几年来想说的心里话。 笔者曾多次深入到小学,在进行课程开设方面的调查时发现,由于不考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副科”,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村小学不开设这几门“副科”.另一半左右的农村小学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但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基本上形同虚设。对于那些不开“副科”的学校,由于增加了语文、数学题目的变化,再加上有些教师增大了作业量,所以学生还是有做不完的功课。可见,“只考语文、数学”,并未减轻学生的课业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