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重技能、重考试、轻人文的现象,分析了英语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要英语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挖掘蕴藏在教材文化背景中的人文内涵,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文知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教学中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欢 《惠州学院学报》2010,30(2):117-120
当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倾向应该被摒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文学价值同等的重视。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在语言学习领域里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建波 《文教资料》2010,(19):237-238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经管类院校存在不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和现象,突出地表现在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重文凭轻水平、重知识积累轻能力的转化,由此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雪萍 《甘肃教育》2011,(11):46-46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课程。事实上,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独立轻合作、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师院校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课程建设轻素质养成,重形式表现轻人文教育,重特长展示轻整体参与,重轰动效应轻循循善诱等偏向。为此,必须优化艺术教育的过程,切实把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美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是学习教育其它课程知识的基础,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文章将从语文知识、师范专业、终身发展和人文素养四方面来探讨我国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发展提高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合格师资的历史使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应准确定位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通识+专业+人文+教师技能的融合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重构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孙苗 《考试周刊》2014,(99):95-96
<正>英语泛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技能、传播知识的综合课程,同时是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基础课。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中,泛读课程同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英语基础较本科院校学生较弱,且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有特定的专业方向等。因此,笔者将结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泛读课程的培养目标及个人日常教学工作经验谈谈高职院校英语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中英美文学课程处境尴尬。该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努力改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62):143-144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科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优势。目前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忽视了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本文从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