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董劲聪 《师道》2006,(5):52-53
学生成长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常规的德育工作经验已经应付不了,一些传统的教导方法往往会失效。所以,我一直寻找新的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手段,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全新的教育理论,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一、扩展胸襟,包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标准,严要求”是我班级管理的主要作风。我知道工作中原则是不能少的,但我认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才是完美的。常常听到一些班主任咬牙切齿地说“已经给你多少多少次机会了,下回再发生一定如何如何惩罚”一类的话。而我不会拿任何让学生尴尬、难堪、甚至…  相似文献   

2.
互动平台     
《班主任》2013,(2):11-11
阅读每期《班主任》是我每月的必修课。我经常在页面上勾画圈注并将重要内容向其他老师推荐。多少次,我推荐的文章让大家赞不绝口;多少次,我推荐的案例让大家恍然大悟;多少次,我推荐的新理念让大家豁然开朗。《班主任》是我们成长的贴心伴侣!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16年的教学生涯,正是那多少次激情演绎、多少次同堂切磋、多少次名师提点,让我从一名教学新手慢慢成长为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到现在走进名师工作室。当我反思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时,突然发现,我的开课史其实就是我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4.
孔伟建 《山东教育》2011,(7):121-121
昨天,你伴我成长。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一所小学任教,闲暇之余,就喜欢读你——《山东教育》。里面的教学案例展示了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风采,教我如何把一堂课上得更精彩。多少次,沉浸在阅读你的喜悦中,是你伴我走过教学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多少次,我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受着鲜花与掌声,却不见台下黑暗一隅你绽放的笑颜;多少次,我在这大千世界里横冲直撞,却不见你默默为我收拾行囊的身影;多少次,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般纵情地奔跑,却不见你深情注视我的眼神。我的母亲,你如地下的泉水一般,默默汇集,哺育我成长;而我如地上的喷泉一样,大声喧哗,越喷越高。  相似文献   

6.
多少次我梦回童年,面前总是浮现着您的身影。十字路口有您的指点,成长史上有您的一页,智慧门前有您给的钥匙,成功是您的启蒙。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毕业了,分配在农村幼儿园。激动、兴奋、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使我不能平静。然而,  相似文献   

7.
秦娜 《山东教育》2011,(Z4):121
昨天,你伴我成长。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一所小学任教,闲暇之余,就喜欢读你——《山东教育》。里面的教学案例展示了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风采,教我如何把一堂课上得更精彩。多少次,沉浸在阅读你的喜悦中,是你伴我走过教学的初始阶段。今天,欣赏着你的魅力。工作几年来,你让我受益匪浅:名师的文采和魅  相似文献   

8.
润物细无声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没有多少教育经验,但我知道只要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就一定能走入内心。  相似文献   

9.
家乡四季歌     
我可爱的家乡——甘肃,虽然我已离别她好久了,但家乡广阔的田野,挺拔的树木,鸟语花香的景象,却使我难以忘怀。多少次思念家乡,多少次想亲身回到家乡,多少次在那甜美的梦中又回到了家乡。思念终于冲破了我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12)
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已经记不清上了多少堂课,批改了多少次学生作业,但那次作文课所引发的真实故事,却一直让我铭记在心。从那件小事中,我终于顿悟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当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学生也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学校德育往往满足于开设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校园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结果,导致学校德育的效果不佳。笔认为,要使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显性教育外,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赵兵兵 《辽宁教育》2013,(4X):76-77
<正>2009年初,我校开始进行"小班化"研究,对我而言,"小班化"这个名词是陌生的。从毕业以来,我教的都是大班,从教十多年来,我习惯了面对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讲演,习惯了在好学生的准确回答中陶醉,习惯了在成堆的作业本中耕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小班化教育"。班额的改变,带来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向要强的我陷入了迷惘和慌张。时间不允许我犹豫,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实践"小班化教育"的洪流中。一、学习"小班化教育"理论,树立"小班化教育"观念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如何开展"小班化教育"?这是我最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刚开始,我觉得小班化教育就是人数少了,桌椅摆放变化了,教室的环境美了。经历了多少次的培训交流,多少次的专业引领,多少次的思想碰撞,多少次的反复实践,多少次的课堂观察后,我渐渐明白,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是我最初所想的那样,而是在教学上更加强调关注每一个。我开始改变,改变自己的备课、教学,让自己更深入地读懂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个5岁幼儿的80后母亲,我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不再是认识多少汉字,懂得多少书本知识,因为我深知现在的社会拥有高情商比拥有高智商更加重要。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善良、懂得感恩与欣赏、自强自立的孩子。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248-249
每一次教育实践活动,都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体验与生命成长。我立足学校,走进家庭和社会,设计、组织富含生命教育元素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受到生命教育的启迪,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浓浓的写作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5日晴多少次,从那朵小花旁经过,却忘了去触摸它的芳香;多少次,将阳光盛在眼里,却忘了咀嚼它的灿烂;多少次,那些不留痕的美丽与我擦肩而过,而我却忘记去追逐,去念想。突然,在不经意间拾起风传来的讯息,才忽然发现:美,其实就在我的身边。当我怀揣着感恩和恭敬的心观看完由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频道播出的综艺节目——开学第一课之《美在我身边》后!真正的从内心感受到这是一部集艺术、教育于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总觉得是一种绝招。我一哭,人家就会迁就我。所以,我一直在哭声中成长。要问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哭多少次?嗨!就是用电脑计算也难以统计出来。但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17.
我——一个15岁的女孩,似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然而我却不能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我的天空总是下着雨。从我记事起,我就患有可恶的头痛病,久治不愈。面对我的头痛,白衣天使们也只能摇头。多少个小鸟欢唱的早晨,多少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被家长、被老师、被同学送往医院。至于我曾多少次失望过,又曾多少次鼓起勇气面对这个难以面对的事实,我也记不清了,我只知道我已无数次地被自己天空中下的雨淋成了落汤鸡。15个春夏秋冬了,有谁能够想像到一个小女孩在泥泞的成长之路上艰难爬行的情景。泪水如雨水,流得我好累,不,应该说是好痛苦,可这又能如何?…  相似文献   

18.
成长     
刘洲玮 《华章》2011,(5):40-40
其实,至今我也不能分清,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到底有多少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关怀,多少份对文化的关注和情感的宣泄,多少份神圣职责的义务,多少份身不由己的命运的驱使和对生与死的放逐。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是一瓶甘甜的水,我希望亲爱的妈妈和慈祥的老师能喝下我,使她们变得年轻,充满活力。她们为我的成长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呀!假如我是一瓶清凉的水,我要让整天工作、不辞辛劳的叔叔阿姨尝一口。他们每天骑着车,奔往各自的工作岗位,认真地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以微笑迎接每一  相似文献   

20.
从我踏上教育这片热土时,就与“异步教学”当时的“黎世法教学法”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我的教育生涯,是“异步教学”引领我成长,是“异步教学”给了我辉煌的人生,使我从一名山里娃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这“异步教学”三十年大庆之日,我愿把我的成果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