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启动—徘徊—沉寂—重提—蹒跚—倒逼而催生复兴"的复杂演进过程。其中,职业教育协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教育协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招生存在壁垒,三地职业教育投入差距悬殊,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平衡,制约协同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建议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建立以职业教育实验园区为载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承载区和以县域职教中心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多微承载区。京津冀职业教育"一集多微"协同发展模式;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投入职责和比例,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投入均衡;明确区域产业功能定位,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中国第三极点已成为不争事实.探讨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对区域远程教育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背景下,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对京津冀三地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及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和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一个教育孵化器、发展推进器的重要作用.这也对京津冀开放大学的一体化建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2023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会议要求,促进京津冀教育装备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前,京津冀三地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和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教育装备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国明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三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日渐频繁的交流均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存在统筹规划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等问题。京津冀高校应秉持实事求是、合作共赢的态度,构建促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并落实具体措施,推动京津冀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为国家构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助力。  相似文献   

9.
综合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性师范高校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北省师范高校转型升级的目标或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契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综合性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要讲求担当有为,在协同发展中锐意进取;讲求开放创新,主动适应协同发展的市场需求;讲求规划设计,聚焦协同发展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雄安新区承接京津教育重地的科研教育功能给河北省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长期存在于京津冀三地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伴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的推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点也进一步明确。笔者在释读"十三五"专项计划及分析雄安新区顶层设计意义基础上,提出搭建"新型网络化京津冀教育圈"网络平台;借助顶层设计,构建区域教育协同运行机制,优化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河北省高等教育错位发展,实现教育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首先需要京津冀教师协同发展,也就是建构“京津冀教师共同体”。京津冀教师共同体既包含基于大学与学校建立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也包括学校之间形成的S-S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京津冀教师共同体,既需要关注成员价值观和愿景的共享性,又要容忍和尊重成员的异质和差异性,其目标是为了谋求教师进步和共同的发展,其保障机制是合作实践的有效性。根据京津冀教师共同体各维度发展的实际状况,可以把京津冀教师共同体分为教师形式共同体、教师实践共同体、教师精神共同体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跨行政边界、关涉多主体、且时效滞后的复杂性过程与复杂性实践。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多维度"与"多样态"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京津冀三地展开;审视名目繁多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发现内生动力缺乏与"碎片化"协同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重构增进"公共价值"的核心理念、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治理,是进一步深入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全球化、区域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教育协同发展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区域整体与部分有机统一,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三地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克服观念、期望、体制等不利因素,发挥地缘、命运共同体、人心所向等有利因素。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分步分层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基本原则,在资源分享、政策沟通、标准统一、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需要建立必要的组织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由领导决策层、专家咨询层、职能部门执行层组成的科学有效的协同发展组织架构;顶层规划设计协同机制;沟通协商机制;专家咨询、论坛汇智等研究咨询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农业综合大学为龙头、高职院校为骨干、中职学校和县职教中心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动力不足,院校地域分布不均,涉农专业存在招生、就业"两难"困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调整高职院校布局,加大涉农职教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1):132-135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问题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作出了有益而成功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需要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困境与挑战依然存在,更需要从顶层设计、政府主导层面加强支持力度,创新协同模式,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在北京教育功能疏解、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高等教育合作仍面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失衡、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明显、区域教育链与产业链匹配度不高、多利益主体难以协调等突出问题。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补齐河北在高等教育领域短板,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是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生教育规模、导师队伍、学位点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和差距,指出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和差异体现出三地协同发展具有共有价值,在理念、制度、规划上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利好政策之下,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机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第二要转换思维范式,打破省域意识,树立区域一体化意识;第三是明确三地的功能地位,走差异化发展战略;第四在举措上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多元管道。  相似文献   

18.
正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皆为我国重要都市圈和经济带,京津冀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发展,为三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详细阐述了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发展对策,以期能为京津冀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对京津冀三地在生态环境协同建设中的立法保障、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产业分工、运行机制、法律体系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六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