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确立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属性的要求,是权利和义务对等性原则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利益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以及理论技术上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应从生态补偿的政策、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等方面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在我国有一定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制。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首先应准确界定概念,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生态补偿制度是一种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调整利益相关者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环境利益均衡,促进环境公平、正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构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时应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合理界定补偿主体,实行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补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新疆地方层面有关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指出现有法律制度缺乏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价值补偿相关内容的规定。分析了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标准难确定、补偿资金来源较单一、补偿监管主体多重化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制定地方法规,以完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面对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煤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以低的资源消耗,在维持生态平衡前提下获取较快经济发展的途径.建立并完善煤矿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一种能够很好地保证煤区生态修复高效顺利进行的方式.文章对目前我国煤矿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思考,提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和补偿内容,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法律法规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厘清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对于深入研究生态补偿理论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法律关系是研究法理基础及推进立法实践的基础,分析和界定完整的生态补偿法律关系框架是重要的理论准备。结合已有立法实践和实际情况,我国应以地方立法为主、重视地方立法实践经验,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综合性法规与不同类型、领域单行法规或规章并行的多层次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构既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理念落后,致使构建中出现立法匮乏、执法不力、司法保护不周全等问题,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路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重视环境经济手段,拓宽资金渠道;海洋生态补偿变"输血型"为"造血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加强司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洞庭湖区域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优化以经济、行政、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制度,推动《生态补偿办法》出台。完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生态补偿政策模式。积极探索形成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加强生态补偿的江湖河区域合作,以提高生态补偿的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契机、巢湖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保障"长三角"水生态安全这三个角度,分析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流域的生态资源特点和经济基础,结合流域现有的政策制度,通过借鉴各地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经验,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生态补偿立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对这些事件进行生态补偿是对生态环境恢复、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的必要手段,但我国法律对该类事件的生态补偿规定并不明确.本文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生态补偿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旨在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建立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来落实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金的筹集以及补偿金的管理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态补偿制度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存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的,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作者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模式:法律上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标准,严格和完善土地行政征用的法律规定,建立土地征用补偿费方式的法律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生态补偿问题。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恢复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从法的价值和法的核心出发研究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阐述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通过协调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与权利之间关系来实现环境正义这一价值目标;并且以法学方法来校正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出现的正外部性,使之有效内部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土地管理主要采用国家行政强制或法律管制来限制土地利用的传统方式。而域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则采用激励性机制,主要表现为生态补偿标准市场化、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公众实质性参与、补偿资金来源政府与市场双重驱动。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对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设计具有重要启示。应建立生态补偿专门机构、实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强社区实质性参与、健全财政金融法律,构建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激励性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受益者、破坏者与生态保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贵州省开始探索省内生态补偿机制,但是贵州省当前关于生态补偿的立法过于简单和原则性、可操作性较差.因此贵州省亟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补偿立法和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完善贵州省生态补偿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政府间生态补偿是困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府际生态补偿受到相关法律制度、传统闭合行政模式以及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是经济一体化、生态协同治理、惠民效应等因素又继续形成动力,客观上要求引入府际合作理论以破解跨区域生态补偿难题。结合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特点,提出府际生态利益结构再造,政务信息共享,探索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投融资体制并引入社会制约力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府际生态经济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使得海洋生态补偿成为必要,这不仅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维护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秩序的需要。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需要具备理论学说、国内法律政策、国际合作基础。具体而言,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应包括基本原则、海洋环境监测制度、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生态补偿基金制度这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片面关注经济增长而不顾资源环境状况的发展思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就是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生态补偿制度来调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对立矛盾。我国目前尚缺乏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导致面对矿业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束手无策。本文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既包括对即将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也包括对历史已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恢复的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国家补偿制度,针对新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统一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运用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现实性。从法律角度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体制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时,进行法律救助,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的法律缺陷和对被害人法律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在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的现状,对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内涵进行了阐释。在全面理解这一制度的基础上,从珠江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借鉴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从法学的角度提出了构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